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西安焦化厂减产焦炭造成五万居民煤气断供

2004/6/14 0:00:00       
    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gb2312"> 新建网页 2

    “我们正在解决,我们已经在努力解决了。”记者刚递上名片还没说明来意,闪隋成就先开了口。几日来,从市里省里、再到中央电视台,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的媒体频繁来访,让西安市焦化厂(以下简称焦化厂)供销部经理闪隋成越来越不安,“不是已经恢复正常供气了吗?”6月10日上午面对记者时,闪隋成反复说“一定会解决好这个问题”,却拒绝细述“这个问题”的由来、状况和他们具体的解决方案。

问题早在今年3月末就出现了。西安市5万余户使用管道煤气的家庭,突然发生煤气供应时断时续或者火苗非常微弱的状况,已经影响到居民一日三餐的日常生活。直到本月7日,当地媒体《华商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大幅报道此事之后,西安市政府立即于当日下午就此召开紧急会议,次日,西安市煤气公司(以下简称市煤气公司)相关负责人对外宣布:市煤气公司将于当日起恢复5万余用户的正常供气,“但焦化厂暂时还不能完全恢复生产”。而这意味着西安市煤气供应紧张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缓解,随时可能再次断供。

煤气供应骤然趋紧

“3月份那次供应不上,前后不过一个星期,很快缓解了。持续紧张是从5月份开始的,我们曾实行‘分时供气’和‘减压供气’。”西安市煤气公司生产经营科副科长朱宇宁告诉记者。

“分时供气”是指每日三次供应管道煤气,即早6时-9时,午11时-14时,晚17时-21时;“减压供气”就是指燃灶火苗会比较小。“这样基本上适应95%的家庭的生活习惯,不会造成用户很大的生活不便。”朱宇宁说,“当然,有些生活习惯不是这个规律的居民,就会比较麻烦。”

家住西安市西郊地区庆安家属院的李晓亮先生正是管道煤气的用户之一。他说自己一般只有晚饭在家里吃,火苗太小只是造成做饭时间长与吃饭时间推迟而已,并不算很大的影响。“但是有些邻居抱怨比较多,尤其是家里有上学或者即将高考的学生的。”李先生说。

高考前夕的6月4日,市煤气公司再次突然停止了管道煤气的供应,并持续了约两天时间。据说正是因为此次断供,激怒了那些正在为临近高考的孩子炖汤补营养的父母,才催生了媒体对此事的大幅报道,继而引起市政府的重视。

“我们恨不得用户一天24小时都开着煤气灶,我们比用户还着急呢!”朱宇宁解释说,“但西安市焦化厂是我们煤气公司惟一的气源,焦化厂没有煤气输过来,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其实市煤气公司生产经营科科长刘和平,也已多次前去焦化厂与主管生产的梅副厂长协商此事,“但他们也着急,可能比我们更发愁,他们跑铁路不下50次了。”朱宇宁说。

“但是国务院对铁道部下了死命令,铁路要先保电煤,再保三农物资以及救灾物资,焦炭远排在后面了,跑再多也没用。”焦化厂办公室主任杨金龙告诉记者。

正因为如此,“5月份我们原先申请600个车皮只批了200车,平均每天不到7车。”闪隋成说,“而我们去年一整年日产焦炭800吨左右,焦炭外运需要的车皮大约每天18车左右。而且我们厂的焦炭在省内没有需求,全部是供应省外钢铁生产企业的。”

所以车皮大幅减少直接导致焦化厂的焦炭不得外运,全部积压在厂区内成为“落地焦”。据介绍,焦炭应一出炉就直接装车运走,一旦“落地”质量就不好,就要跌价约一半左右。因此,如果不能保证焦炭一出炉就装车的话,企业一般就会考虑减产,避免积压赔本的“落地焦”。

据说,西安焦化厂几天前积压在厂区内的“落地焦”已经近7000吨。焦化厂因此不得不减少焦炭产量。而西安市5万余户管道煤气的需求,全部来自西安焦化厂将煤炭炼成焦炭的过程中,所以,焦化厂减产焦炭就直接造成了管道煤气用户的断供。

从“限时供电”到“分时供气”

“去年一年我们厂的日子很不错,要不是焦炭外运的限制,我们的好日子还能继续。”西安焦化厂办公室主任杨金龙说。

正是钢铁业带给焦炭行业去年一年的“好日子”。焦炭价格从前年的每吨300元一路飙涨至现在的每吨近1000元。成年积压“落地焦”的西安焦化厂从去年开始扬眉吐气。南钢、江西萍乡钢铁厂、成都钢铁厂等等都是西安焦化厂的重要客户。

而随之而来的全国范围内的煤电运吃紧,也是拜钢铁业所赐。去年下半年开始,华东、华南地区的大面积“拉闸限电”,立刻刺激了当地火力发电厂的投资热情。但电力建设的巨大缺口和至少两三年的建设周期,以及当地电煤产量的贫乏,在电力紧张状况远未消解之时,又连带电煤与铁路运输骤然趋紧。来自煤炭工业协会的报告说,煤电运的沉重压力,“已经造成主干铁路线路严重的超负荷运行”。

所以,自去年底以来,铁道部、各铁路局曾多次召开紧急电话会议,“要求各铁路局必须保证电煤供应,要把指标落实到每个分局”。

直至6月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还专门研究部署煤电运的工作,要求“做好运输保障工作,加大紧缺地区电煤运量,努力增加电煤库存”。

“铁路运输的调度、分配和安排,也是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综合运输所郭文龙告诉记者,“煤电运的吃紧这么严峻,焦炭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在运输安排上当然不应该优先。地方政府对铁路运输部门是没有权限的。”

而且,带给焦炭行业“好日子”钢铁业,也已将焦炭行业带入了需要整治的境地。不久前,国家发改委联合财、税、工商、环保、商务部、银监会、电监会等部门,公布了《关于清理规范焦炭行业的若干意见的紧急通知》。文件中认为焦炭行业的已建、在建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国内焦炭需求总量,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投资的损失”。要求各级政府在7月底以前完成对地区内焦炭生产企业的清理和整改,对不合要求的企业,“水、电供应部门要立即停止供水、供电,运输部门不能安排运输计划”。

但西安市政府并没有对西安焦化厂不管不顾,相反是全力救急。

中央调控 市政府救急

“你要是前两天去焦化厂,就能看到他们的厂区堆满了小山似的‘落地焦’,厂区里只能步行,已经没法过车了。”6月10日中午,朱宇宁告诉记者,“7号市政府开会后,帮他们增调来车皮这两天才运走了一大部分。”

“市领导看到报纸报道的情况后,非常重视,由杨(广信)副市长负责召集焦化厂、煤气公司等等相关方紧急开会了解情况,”西安市经委交通处处长、西安市交通运输指挥部主任王平刚告诉记者,“西铁分局的同志看到报道后,主动来找我们研究解决办法。”

市政府的紧急会议的确成效显著,会议商定:西铁分局自6月8日至6月11日,每天提供30个车皮首先用于运走焦化厂厂区内积压的7000余吨‘落地焦’,此后将每天提供16个左右的车皮给焦化厂的焦炭外运,以保证焦炭生产和煤气产量。

这样一来,焦化厂以后每月的车皮数就从5月份的200车大增至近500车了。“现在西铁分局和焦化厂还在继续协商以后的车皮数,我们希望他们提供的车皮能保证焦化厂每天800吨的产量。”王平刚说。

市政府与西铁分局如此“照顾”焦炭外运,不会挤压电煤的运输空间么?不是有悖于“保电煤”、“限制焦炭行业”的宏观调控精神吗?

王平刚认为煤气断供只因暂时的运输压力所致,“这次(煤气断供)并不是我们的煤气公司、焦化厂或者市政府的工作有什么问题,主要是因为国家的宏观调控,因为国务院给铁道部下了死命令,要保电煤,导致西铁分局压力过大。”

“根本不是运力的问题,前几年运力宽松的时候,焦化厂还不是满场区都堆着‘落地焦’?焦化厂的问题是典型的老国企的问题。”市煤气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政府帮他们争取来车皮不是解决问题的长远之计,我们公司觉得应该将这些管道煤气用户都置换成天然气用户。”

这是此次煤气断供后很多人的建议,“西安市西郊太多这种严重污染的企业,对城市的长期发展没有好处。”

“你不能公开提出管道煤气置换成天然气的说法,”王平刚对记者说,“焦化厂有近1000职工,一旦煤气置换成天然气,焦化厂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那这1000多人怎么办?社会稳定是首要的。”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