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煤电产业何去何从

2024/6/12 16:32:52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形势下,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作为能源大省,山西省在煤电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山西省是中国的重要煤电基地之一,其煤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全国前列。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传统的煤电产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煤电产业作为高碳排放行业,其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电产业的竞争力逐渐减弱,亟需转型升级。

 

2023年7月,《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煤电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报告发布。报告中提到,若不考虑碳捕集封存利用等负碳技术应用,基准情景下山西省煤电行业将于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峰,峰值为2.86亿吨,比2021年累计增加9.10%;到2035年、2050年、2060年,碳排放预测为2.54亿吨、1.61亿吨、1.39亿吨,比峰值累计下降11.32%、43.78%、51.53%;

 

降碳情景下山西省煤电行业将于2028年实现碳排放达峰,峰值为2.78亿吨,比2021年累计增加6.09%;到2035年、2050年、2060年,碳排放预测为2.38亿吨、1.32亿吨、0.98亿吨,比峰值累计下降14.60%、52.59%、64.47%;

 

强化降碳情景下山西省煤电行业将于2026年实现碳排放达峰,峰值为2.71亿吨,比2021年累计增加3.16%;到2035年、2050年、2060年,碳排放预测为2.28亿吨、1.17亿吨、0.62亿吨,比峰值累计下降16.07%、56.64%、77.04%。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山西省煤电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碳中和要求山西省在保障电力供应的同时,必须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对煤电产业的清洁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电源角色地位角度看,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双碳”目标的推进,山西煤电将逐步从提供电力、电量的主体性电源向提供可靠电力的调节性电源转变。这种转变意味着煤电在保障电力供应和系统安全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调峰调频、辅助服务等功能,以适应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

 

未来短期内,山西省煤电装机总量仍将保持一定幅度增长,预计2030年达到8300-8700万千瓦,但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煤电定位的转变,煤电装机总量的增速将逐渐放缓,并逐步实现合理退出。

 

与此同时,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也将加速山西煤电定位转变和合理退出进程。预计到2030年,山西省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2022年的3倍左右,可再生发电量占比升至40%。到2060年,山西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将分别达到2022年的4倍和12倍,可再生发电量占比提升至80%以上。

 

科技创新是煤电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山西省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煤电产业智能化升级。通过引进先进的智能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提高煤电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政策引导是推动煤电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要推动山西煤电绿色转型,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着重考虑。

 

第一,协同推进煤电转型与新能源发展。应制定综合规划,确保煤电转型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同步进行。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增加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装机规模,同时逐步减少煤电比重,形成煤电与新能源互补发展的格局。加快推动国家在山西统一规划布局的晋北采煤沉陷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实现风电光伏基地、配套煤电、输电通道“三位一体”;鼓励煤电和新能源企业通过调节能力租赁、交叉持股、环境价值合作等方式联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相互带动、利益共享。

 

第二,完善市场机制。落实《山西正备用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实施细则(试行)》,尽早启动山西备用辅助服务市场,强化市场对机组顶峰与深调的激励作用;发挥山西省级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在用电企业负荷管理、用电量监测、能效分析等方面的作用,探索建立匹配需求侧资源响应的市场机制。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煤电企业与新能源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推动煤电企业提高能效、降低排放,同时支持新能源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此外,还应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通过市场机制促进煤电企业减排,推动整个行业的低碳转型。

 

第三,妥善处理煤电转型衍生问题。山西省应充分考虑煤电转型对就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对于煤电企业职工,应加强培训和转岗安置,确保他们平稳过渡到新能源领域或其他行业。同时,还应关注煤电转型对地方经济的影响,通过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产业升级等方式,缓解转型带来的经济压力。此外,还应加强煤电企业关停后的环境修复和治理工作,确保转型过程中的环境安全。

 

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煤电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通过优化煤电产业结构、加快新能源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政策引导等措施,推动煤电产业向清洁高效、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山西省煤电产业的定位也应从传统的主体性电源向提供可靠电力的调节性电源转变,以适应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的趋势。展望未来,山西省煤电产业将在保障电力供应、推动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