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煤炭运输 -> 运输新闻 -> 铁路运输

世界铁路重载运输目光投向中国

2007/12/29 11:59:39       

3亿吨!这是迄今世界上一条重载铁路创造的年运量最高纪录。 

    2007年12月27日3时58分,随着28509次货运列车从茶坞站开出,采用世界先进重载技术装备的现代化煤炭运输大通道---大秦铁路,提前4天完成3亿吨年运量的目标。中国铁路勇攀世界重载运输技术高峰,从此新增了一座闪光的里程碑。 

    在具有80多年重载运输历史、拥有120多个成员的世界铁路大家庭中,中国人掌握铁路重载运输技术仅仅十几年。全长653公里的大秦铁路,继2003年运量实现1亿吨设计能力后,成功地依靠自主创新,各大系统奋力攻关,连续4年实现了年增运煤炭5000万吨,相当于新建两条同等运力的双线电气化铁路,创下了铁路运营密度、运输效率、干线年运量等多项世界之最。 

    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是一个奇迹。它高高地举起令世人交口称赞的重载铁路“中国牌”。 

    两万吨煤炭重载列车从头走到尾,2800米,比绕天安门广场一周还多40米 

    煤都大同,里八庄煤炭装车基地。玻璃房子般的煤炭装车集控室里,全神贯注的工人在专注地操作电脑控制的装车程序。一节载重80吨的铝合金C80型车厢,只需56秒就装满了煤炭。一列空车徐徐开进装车线,只要1小时46分,两万吨重载列车就能满载而出。 

    秦皇岛港,世界最大的煤运港口。现代化翻车机稳稳接入满载煤炭的货车,缓缓转动180度,240吨煤炭翻江倒海般流入地下煤仓。几秒钟后,卸空的车厢稳稳落地,鱼贯而出。地下煤仓的煤炭,通过传送带源源不断地输往选煤厂、登上泊在码头的货轮。 

    记者驱车行驶在大秦铁路沿线公路上,一幕颇为壮观的情景映入眼帘:一前一后两台“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前拉后推着220节亮丽的银色车厢隆隆前行---每节车厢装满煤。沿着两万吨煤炭重载列车从头走到尾,2800米,比绕天安门广场一周还多40米。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之一。铁路以运量大、速度快、成本低、全天候、环保减排的运输优势而著称,不但是我国综合交通领域的主力军,也是国家电煤运输的主攻手。大秦铁路的上游连接着煤炭储量达6000多亿吨的货源地,下游连接着世界最大的煤炭外运港口---秦皇岛港。它为全国4大电网、5大发电公司、10大钢铁公司、368家电厂和6000多家企业输送生产用煤,同时把温暖送进千万家。 

    2004年,铁道部统筹规划,明确提出大秦铁路实现年运量4亿吨的发展目标。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亲自主持研究大秦铁路扩能方案和技术装备创新实施方案,并登上机车驾驶室,全程添乘大秦铁路两万吨试验重载列车。 

    大秦铁路依靠内涵挖潜、自主创新等措施,精彩实现了铁道部制定的每一个阶段性目标:2004年,1.5亿吨;2005年,2亿吨;2006年,大秦铁路实现年运量2.5亿吨;2007年,大秦铁路再增运5000万吨煤炭,实现年运量3亿吨目标。 

    1年运输3亿吨煤炭是什么概念?这些煤炭,可为国家生产1.5亿吨钢铁或1.95亿吨化肥,可满足全国3亿城镇居民1年的生活用电所需。如果把3亿吨煤炭装满我国铁路载重量最大的C80货车(即每节车皮装80吨的货车),车辆连接起来累计长度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周还要多5375公里。 

    “我们就是要瞄准世界铁路重载技术装备制高点,进行自主创新,一开始就站在高起点上” 

    发展铁路重载运输需要应用多项科技手段,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制造业水平的综合实力,是国际上公认的铁路运输尖端技术之一,代表着铁路货物运输领域的先进生产力。记者注意到,有报道称,美国民用和国防工业的许多关键技术,都直接来自于对阿波罗技术的消化、优化和二次开发。作为一项高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重载铁路也具有这样的技术带动作用。大秦铁路集纳了钢铁冶金、机械加工、车辆制造、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电力牵引技术等多学科的成果,成为我国技术经济综合实力的代表。 

    20世纪20年代,重载铁路在美国首次出现。当时,美国东部的煤矿与铁路合作组成总重量约1万吨的单元列车,将整列车煤炭直接送往发电厂或港口,中途不经过任何编组作业,堪称高效。目前,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俄罗斯、巴西等国家,重载运输极大地提高了铁路劳动生产率。 

    面对世界铁路重载运输比较先进的技术装备,面对国民经济发展不断增长的运力需求,中国铁路怎么办?大秦铁路怎么办? 

    “我们就是要瞄准世界铁路重载技术装备制高点,锁定当今国际上最先进、最成熟、最可靠的重载技术,进行自主创新,使我们一开始就站在高起点上。”铁道部副总工程师、科技司司长耿志修这样概括了大秦铁路的自主创新之路。 

    如同“嫦娥一号”卫星集成了国内大量高精尖技术成果一样,重载铁路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在我国发展重载铁路,要解决列车制动、多机牵引操作和遥控、牵引动力、装货车辆、线路结构、站场设置、电力供应等技术装备问题。 

    “重载列车不怕电力机车拉不动,怕的是机车指令发出后万吨列车停不下来。”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副所长李学峰说,大秦铁路60%的线路都是山区铁路,如果万吨、两万吨列车下坡时制动不好,很可能车毁人亡,中间的车辆甚至会被挤成“铁饼”。 

    为有效解决山区铁路中的通信可靠性问题、长大下坡道的周期制动问题和长大列车的纵向冲动问题,大秦铁路在世界重载铁路领域率先实现了Locotrol技术和GSM-R平台的有机结合,把机车分布式同步操纵Locotrol技术由过去的点到点通信传输,依靠改进GSM-R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为系统网络通信传输,使得近3公里长的重载车辆,实现了前后同步控制,操纵误差仅为0.6秒。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大秦铁路前后历经了63项技术改造,先后攻克了万吨和两万吨重载列车不明原因紧急制动和车钩分离惯性故障等技术难题,使列车分离事故锐减90%,一跃跻身世界铁路重载先进行列! 

    “大秦魅力”令国外同行惊叹不已 

    今天,当世界目光聚焦大秦铁路时,那不只是在关注其运输数量上的增长,更是在研究中国重载铁路内涵挖潜的伟大实践。 

    在这条世界上煤炭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铁路上,货车全程往返一趟最短仅用1.375天;边施工边增运,平均每1.7天就会有一个新的运输组织方案启动;平均每秒钟通过煤炭9.4吨---“大秦魅力”令国外同行惊叹不已。 

    “国外重载列车一般都是白天开、晚上停,而大秦铁路上,昼夜奔驰着重载列车,重载列车运输组织已能像我国客运组织一样实现班列化开行;在国外,重载铁路施工线路上列车会停运、运量会减少,而大秦铁路上,我们一边施工一边运输,运量还在增加。”太原铁路局局长、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汛作了这样一个鲜明的对比。 

    大秦铁路创造的诸多世界第一,彰显出铁道部统一指挥、精细调度的重要。车、机、工、电、辆协调配合,相关铁路局、相关行业之间联劳协作。铁道部为被称为“我国重载第一路”的大秦铁路,提供了最好的发展环境。 

    大秦铁路创造的诸多世界第一,同时也因为大秦铁路职工能吃苦、有办法,做到了国外重载铁路做不到的事情。正是他们的智慧、创意,让大秦铁路不断创造着奇迹。在世界上没有任何类似经验可循的大秦铁路上,大秦铁路职工凭着勤奋学习,掌握了先进的重载技术,研究并摸索出科学的工作方法。 

    在被誉为大秦铁路“火车头”的湖东电力机务段,1名火车司机可以开4种不同型号的机车,1名普通工人可以修理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功率机车。大秦铁路职工就有这么一股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劲头。工人发明家---山西省劳动模范、湖东车辆段工人技师周成刚,新时期火车司机的优秀代表---铁道部“火车头”奖状获得者、湖东机务段程利甫……他们是千万大秦铁路职工的典型代表。2007年4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的新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就有大秦铁路职工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的19项内容。 

    千里之外,流光溢彩的上海滩。川流不息的上班一族,傍晚搭乘四通八达的城市地铁回到家中,打开电暖气很快就能把房间烘得温暖如春。百姓生活苦于频繁停电、发电机组因为电煤吃紧“停三开四”的“电荒”时代,似乎是尘封已久的记忆。但有谁能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繁忙的大秦线上,一列列重载列车仍在忙忙碌碌地往返于大同与秦皇岛之间,默默保证着千家万户的灯火通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