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河北煤灾

2002/9/26 22:00:55       
特约记者 王波 梁建

今年6月至7月间,媒体报道河北相继发生两起煤矿冒顶、坍塌事故,地方公布的数字是死伤10多人,而当地小煤矿死伤事故的传闻不断。本刊特约记者分赴河北小煤矿比较集中的石家庄、邯郸、邢台、张家口、承德等地,实地考察了小煤矿工人鲜为人知的生存状况,以及小煤矿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带来的繁荣和灾难。

矿工:"每天一从矿井出来就往家赶,告诉家人我还活着。"

7月8日,石家庄井陉矿区凤山镇煤矿北凤山矿井发生透水事故,5名矿工仅一人幸存。7月18日,救援工作结束后,记者来到北凤山矿。

矿井已经关停,多数矿工已经回家。整个矿井显得有些冷落,只有竖井棚子上飘着的红旗和石棉瓦"安全为天"四个大字依然非常醒目。

整个矿井口,只有梁元元一个人坐在地上。38岁的梁初中毕业,在矿上工作有三四年了,家距北凤山矿井15公里,有个9岁的女儿,4岁的儿子,媳妇在家务农,此外还有个60多岁的老母亲。

梁每天都要骑车2个小时回家,"家里没有电话,刮风下雨也得回家报平安,回家后还要下地干活。原来在采石场工作,经常不发工资。煤矿一个月四五百元工资能按时发。这里的30来个矿工几乎都来自附近的偏远农村。孩子要上学,在农村还要交各种税费,家里人都要吃饭,有其它出路,谁愿意下矿井?下井能不害怕吗?害怕也没用,习惯就好了!干这么多年就给家里买了辆拖拉机种地用。"

"你给孩子买过的最让他们高兴的东西是什么?"记者突然好奇地问了一句。

沉默了许久,这个憨厚的汉子突然转过脸去,大颗大颗的泪珠滚落出来。 "没有……什么也没有买过!"而后便再也说不出话来。旁边一个矿井的工作人员插话说:"他的衣服都是刚来矿井时穿来的,有4、5年了。矿工都这样,哪里有钱?"记者这才注意到,他破旧的衣服居然是套西服,已经被油渍涂抹得不成样子,裤子上还有个大口子。

记者决定下井看看,走进北凤山矿井斜井口,身后厚重的密封大木门,一扇扇在身后关上,每一声沉闷的关门声,都让人感到:退路已被切断,只能在黑暗中听天由命了。 

除了人行斜井,北凤山矿还有一个竖井。对于凤山镇煤矿的矿工来说,斜井和竖井成了他们的生死之门:5名工友是说笑着从斜井下去,而后被人从竖井运出来。

竖井更加恐怖:钻入勉强算是电梯的"斗子",人开始慢慢下沉。不久,除了头灯发出的一丝微弱的亮光,周围一片漆黑。井壁很粗糙,不时出现的黑洞令人毛骨悚然。估计下了不到30米,开始听到了嘀嗒溅落的水滴声。沉入井底,借着微弱的灯光,可以看到,头顶上的木板用柱子顶着,黑洞洞深远的矿井没有一人高,一条钢丝绳深向远方低矮的巷道。弯着腰往里走,越往里巷道越窄,不时还有个岔口。前面带路的矿工,一边走一边谨慎地测瓦斯浓度……

张家口涌发煤矿附近的山脚下,小窑洞一字儿排开。这是矿工们的住所。

老李正在窑洞里和几名工友就着二碟小菜喝酒,他的爱人坐在炕上一边给孩子喂奶,一边满足地看着丈夫。这位来自山西浑源的强壮男人自豪地说,因为干活多,他每月能挣2000多元,比在家里种地不知强多少倍。当记者问挖得越多是否越不安全时,他不屑地说:"只有多挣钱,没有多安全!"老李和矿工们拒绝了记者的拍照请求,觉得不太光彩。

50多岁的建波来自唐县,因为上午不用下井,早餐是一碗飘着几片菜叶和西红柿的面条。炉火上一窝猪油熬得正欢,建波说,只有下井干活前才用猪油炒点菜吃,那样经饿。建波的3个孩子都在上学,每年学费2000多元。他住的矮房子是骡棚改造而成,喂骡的食槽在狭窄的屋子里较为突兀。

同屋56岁的老杨来自黑龙江,三天前他刚没了12岁的孙女。孙女的坟就在一个小坡上,他这些天精神不好,整天喝了酒绕着那块山坡转。孙女因脑血管破裂而亡,孩子发病时无钱医治,矿主给了老杨2000元,杨的老伴竟然激动得给矿主跪下。杨从前在国有大雁煤矿工作,因为没有自己的骡子,杨给别人赶车挣钱,他的梦想是将来能拥有一头自己的骡子和一部矿车。 

幸存者:"活着干死了算,不下井我能干什么呢?"

在井陉矿区医院,记者见到幸存矿工康拉亭。 "炮刚响,水就哗地来了。我抓住木头支架,才没有被大水冲走。井里全是水,到后来,我的矿灯没电了,井里一片漆黑,我只能喊着与同伴联系,并想趟着水往外走。但组长在黑暗中喊着告诉他,水可能把井里的木头支架泡松动了,最好不要乱动,在原地等待救援。后来,水堵住了通风口,呼吸越来越困难,我心里想,听天由命吧!再后来,我就失去了知觉。"

许多人都猜测说,大难不死的康拉亭这辈子一定不会再下井了,恐怕连煤都不再烧了。可是他说:"我已经下了17年的井了,活着干死了算,不下井我能干什么呢?儿子娶媳妇还要花钱呢?再危险也得下啊!"

此前,张家口蔚县汤庄村涌发煤矿发生"6·24"重大冒顶事故,死伤不祥。7月16日记者赶到该村时,抢险营救工作仍在继续,许多妇女和孩子正挤在村后的一块小山坡上看热闹。坡上点缀着几丝癞子头似的庄稼地,长势低矮的豆苗稀稀拉拉,星罗棋布的小煤窑井架密布在山沟地头。汤庄人说,连年天旱,种下种子收获的却是白亮亮的沙土。从前还能用轳辘从井里摇点水浇地,但自从小煤窑多起来以后,水一浇就不知被吸到哪里去了,所以干脆不浇。这些让村民诅咒带给他们恐慌的小煤窑也为他们带来了一定收入,"没有小煤窑以前,村里都是喝小米稀粥。"

现在村民们大多住上了砖瓦屋,他们原先住在村后一片废弃的土坯房,有点经济头脑的村民将这些龇牙咧嘴摇摇欲坠的老房子租给了外地的挖煤工。村里不时有赶着骡子卖水的,一车水很少,却能卖上20元。

村子里的青壮劳力大都在周边村里的小煤窑做挖煤工。小煤窑不雇本地人,外地人死一个赔四万元左右,本地人就得赔七八万元。随行的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在那些小煤窑里"死个人就像死只苍蝇一样,一年不死一个伤几个反倒不正常"。

汤庄村小学现在已临时改建成遇难矿工家属和抢险工作人员的食堂。豆角炒肉、素白菜、白米饭蒸腾着热气,家属们神情木然地坐在饭桌前。来自山西浑源黄家坡村的王大姐双目无神地呆望着窗外一声声长叹着:"整整20天了……"她的丈夫是16名被困井下的矿工之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位中年女人身形憔悴,背都弓成了虾状。她将豆角中的肉挑出来分给同乡,自己小口咀嚼着白饭,不时拭着眼角的泪,很久才将一小碗白饭吃完后起身静静地往住处走。

同是黄家坡村的小靖本该当天上这趟班,因为自己的骡子腿受了伤没下井,侥幸捡回了一条命。今年34岁的小靖已有七八年的挖煤经历,从前是大同矿务局的合同工,合同期满后回到家乡种了两年地,却将挣来的工钱都赔光了,于是小靖拼揍了3300元买了一头骡子四处挖煤。

小靖现在每月约有1500元的收入,喂养骡子每月要花四五百元,加上生活费,每月能剩下七八百元。小靖的妻子和5岁的儿子都跟在他身边,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存够五六千元,然后改弦更张做点小买卖。但这足以令工友羡慕:小靖抽两块钱一包的烟,住每月60元的单间。小靖的儿子满屋撒欢,记者问他家乡好还是这里好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这儿好!"

转变:"哪天煤挖完了,咱们这儿也就完了。"

邢台沙河市最富裕的是白塔镇和刘石岗乡。

刘石岗乡原来在沙河市并不是一个突出的乡镇,上关村村民们说,要是没有煤矿,刘石岗啥也不是。全村有小煤矿11座,最大的四矿开了三四年光景,外村人承包经营。承包人向村民每人每年支付损失费30元,耕地在采煤区范围内的,每亩地赔偿2000元。村民农闲时常到矿上打打散工,在井下采煤一个班可以挣到四五十元,在地上装煤每天也能挣出一二十元。

这一两年村民开始对四矿有意见了。半夜矿井上的粉碎机呼隆呼隆的声音吵得睡不着觉,晾在院子里的衣服等到干的时候又蒙上了煤灰,有的甚至院墙裂缝。村民只敢捡白天浇地,因为地里出现了很多深窟窿,水哗哗地往下流就是不见满。地一湿,窟窿周围的地就会也跟着往下陷,要是晚上一不小心人就会陷到窟窿里。 

刘石岗乡90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地开采煤矿,现在,煤矿仍是刘石岗乡的经济支柱。 

白塔镇80、90年代几乎就是现在的刘石岗乡对于资源倚赖的一个翻版。大量的煤从地下流到了地上,镇上一家经营产业配件长达10年的门市见证了这样的疯狂,"那些年,铲车配件走得很快,铲车几乎一天24小时地工作。"老板感叹说。

所幸的是,现在的白塔镇正在改变,今年没有新开一家煤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白塔镇的储煤也正渐渐减少。现在,全乡共有36家煤矿,和鼎盛时期相比大幅度减少。 "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哪天煤挖完了,白塔镇也就完了。"这个道理也是80年代最早一批靠开小煤矿发了财的老板们最先明白的。白塔镇栾卸村有名的恒利集团早先就是靠开煤矿发的家,现在转向了制药业。

镇政府制定的发展战略中鼓励更多的"地上"经济形式。现在,白塔镇的经济只有四分之一来自煤矿,重头放在了冶金、水泥等方面。新兴起的企业中,几乎都是靠开煤矿起家的,燕都纺织厂、海源公司印染厂、燕王集团水厂等几家有名的企业,无一例外。现在,当年有名的产煤村栾卸村已经没有一家煤矿了。

"现在,即使没有了煤矿,白塔镇也倒不了。"镇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地下的煤挖完了怎么办?刘石岗乡的许多矿主还没来得及多考虑。这样的过程在几年前白塔镇已经走过了,一个是一个的背影,一个是一个的未来。

末路:"小煤矿怎么一下子就像蝗虫一样起了群了?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