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煤炭气化将迎来新时代。近日,由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和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共同组建的山西省粉煤气化工程研究中心在太原市挂牌成立。
该中心的前期投资为4000万元,主要用于建立大型加压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试验平台,完善工程化验条件和环境测试,力争在2~3年内完成加压技术的研发工作,以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煤气化工业成套工艺、技术和装备,将其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粉煤气化产业化基地。
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是全国520家重点企业和山西省10大重点骨干企业之一,是我国优质无烟煤的重要生产基地。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是我国在煤炭能源领域从事战略性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要科研机构,其专利技术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采用多种粉煤为原料,降低了造气成本,设备投资仅为国外进口设备的一半。我国现有600多家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企业,每年要使用3000多万吨的无烟块煤与焦炭,若按10%改用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设备计算,仅原料费每年就可下降6亿多元,每吨合成氨成本也可降低150~200元。(王飞)
本报讯一条好消息近日在吐哈油田公司3000多名员工中迅速传开。从今年开始,吐哈油田公司把技师、高级技师每月享受的津贴分别由原来的150元和280元提高到200元和400元。这对工作在吐哈的"蓝领"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鼓舞,使员工岗位成才的愿望更加强烈。
3月下旬,吐哈油田公司已经拥有技师、高级技师职称和公司级技术能手称号的员工陆续走进培训课堂,接受专业技能和其他知识的再培训。高技能人才的再次"回炉深造",表明吐哈油田公司在强化全员培训的同时,把培训工作着力点放在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精、尖人才上来。
为了满足油田对人才的需要,吐哈油田公司今年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3月23日,首批40名技师、高级技师及公司级技术能手开始接受计算机应用、机械制图、识图套扣、管阀连接、电机维护以及专业操作等业务培训,强化实际通用操作技能。吐哈油田公司决定,今年计划对他们进行3次培训,每季度组织一次,每次结束时进行考核,四季度还要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考核结果将与个人的薪酬待遇、工作业绩挂钩。
为了鼓励"蓝领"成才,吐哈油田公司决定在提高技师、高级技师岗位津贴的同时,对连续五届获得公司级技术能手的员工,岗位工资晋升一档;在国家级技能竞赛中进入前50名、省部级技能竞赛进入前10名、公司级技能竞赛进入前3名的人员,还将受到1000元至8000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