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两广能源紧张,缩小煤炭需求缺口,日前,珠江航务管理局在红水河复航取得实质性进展之际,召集航运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开发、培育"两江一河"(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煤炭运输市场的可行性,为红水河复航作好市场准备。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认为,开发"两江一河"煤炭运输市场,尽快通过水运将黔西南州的煤炭运往珠三角地区,以规模化的"西煤东运"补充"北煤南运"的缺口正逢其时。
"西煤东运"遭遇运输瓶颈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两广地区煤电油运日趋紧张。目前,广东煤炭需求量为8500万吨左右,通过南北海运和铁路输入量为7000多万吨;广西的需求量是3000万吨,两广煤炭需求仍有较大缺口,市场潜力很大。
"两江一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其中探明储量的有92亿吨,主要集中在黔西南州,如果能够就近通过水运输入下游两广能源消耗大而缺煤地区,可以实现珠江水系上下游经济互补。但由于目前红水河尚处断航状态,该地区煤炭只能通过南昆铁路运往广西贵港再转西江经水路东运,或者经324国道运往广西百色,沿右江再下西江航运干线水运运往两广地区,部分煤炭通过红水河龙滩水电枢纽上游区间水运并在龙滩枢纽附近码头转公路联运运往"两江一河"流域。
南昆铁路是黔西南州煤炭外运的主要通道,全长898公里,巨大运输需求,使南昆线运输在投产不久便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运输能力已处于超饱和状态。煤炭通过公路运往百色也相当困难,324国道的盘百公路是黔西南州煤炭陆路运输的主要通道,其中广西百色段坡陡弯急,在超限运煤车的碾压下毁坏严重,而南盘江大桥由于超限车的长期破坏已成为危桥,2003年起已实行限载通行。
"两江一河"有望成为煤炭运输主要通道
2004年黔西南州水路完成煤炭运量18万吨,"两江一河"煤炭运输量占整个水路长途运输量的70%以上。但由于龙滩水电枢纽正在建设,岩滩枢纽不能正常通航,大化、百龙滩水电枢纽过船设施尚未建成,"两江一河"水上煤炭运输市场难以取得规模上的突破。
珠江航务管理局经过调研,初步分析认为,开展"两江一河"煤炭水上运输,在经济上是可行的。目前"两江一河"航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龙滩水电站上游的曹渡河口至天峨41.1公里段目前尚未开工建设,仍为天然航道;北盘江枯水期航道水深不足,通航保证率低;南盘江枯水期几处浅滩流急滩险,全线航道普遍缺乏助航标志;龙滩临时码头八耐(布柳河口)在龙滩坝址上游500多米处,处于坝址2000米的禁航区之内,天峨海事处称今年将取消其经营资格,停止经营。
调研组认为改善南、北盘江的助导航设施,解决龙滩上游的煤炭接卸码头和新开滩临时码头进港道路困难是当务之急,是进一步促进"两江一河"目前以市场运作为主的煤炭运输尽快形成规模、发挥政府推动作用的关键。同时,也需要抓紧投资建设船舶、码头、物流配送中心,从而实现贵州-天峨-贵港-珠三角的全线配送。
珠江航务管理局局长朱伟桥认为,"两江一河"煤炭运输市场极具战略意义和开发价值,虽然目前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有开发的必要性,应循着此思路加大思考和探索的力度,则"两江一河"煤炭运输市场的开放、形成和发展就能早日为沿岸经济的发展起到更加有力的促进作用。近期,珠江航务管理局将着重对煤炭运输的经济可行性方案进行比选,为企业开发煤炭运输市场做好引导,提供服务,促进航运市场健康发展。
专家认为,2007年红水河龙滩以下复航工程完成,2010年红水河全线复航后,"两江一河"地区的船舶可直达广东和港澳地区,实现珠江干流上下游船舶江海直达,红水河和西江航运干线水运将成为"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煤炭运输将迎来跨越式发展。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