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煤运输形势的持续紧张,使西煤东运“第三通道”呼之欲出。而电力巨头们参与铁路修建的咄咄逼人之势,对铁道部门的垄断地位提出了挑战。
8月10日,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董焰向记者证实,7月中旬,由其负责的“新西煤东运大通道调研组”向有关单位进行了课题结题汇报。经过近一年的调研,课题组认为,继“大秦线”、“朔黄线”之后,应该修建西煤东运的“第三通道”。
据了解,“第三通道”将西起内蒙古集宁,在河北唐山跨京山铁路后兵为两路,至河北唐山地区的曹妃甸港和滦南站。这条新建铁路将由神华集团、大唐国际、华能集团等电力巨头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共同持股,铁道部参与建设。据悉,该方案已上报发改委,如一切顺利,将在2010年前动工。
“电老大”欲参建铁路
目前,中国“西煤东运”主要集中于两条通道:大秦线山西省大同-河北省秦皇岛港、朔黄线山西省神池-河北省黄骅港。其中大秦线设计运能为1亿吨,现已经扩充到1.5亿吨,而朔黄线2004年的运量仅为6000多万吨。京沪、京广、陇海线运能更是长期紧张。西部煤炭的外运能力目前仍存在约1亿吨以上的缺口。
“巨大的煤炭运力缺口使得电力企业希望能介入铁路营运,很多电厂与煤矿有长期供货合同,我们不是缺煤,而是经常苦于有煤运不出去,自建铁路就可以保障电厂生产。”一位电力业人士表示。
据了解,在国务院特批下,“第二通道”朔黄铁路是以神华集团为主投资兴建的,朔黄铁路在保证神华集团发电用煤的前提下,每年还能带给神华集团数以亿计的纯利润,这对众多发电企业来说诱惑不小。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在2004年6月就提出了修建“鄂尔多斯至京唐煤运铁路专线”的方案,全长800余公里。铁路起点鄂尔多斯是大唐国际的重要煤炭基地,而大唐国际现运营的电厂主要位于京津唐地区,此外大唐国际在南方投入的再建电厂,预计也将在未来几年相继投产,这意味着大唐国际必须把电煤畅通无阻地运到港口。
神华集团同样为争夺“第三通道”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即西起内蒙古准格尔地区的巴图塔站,在河北唐山市西跨京山铁路,至曹妃甸港,全长1000余公里。而准格尔是神华集团的主要煤田所在地,年产量4500万吨,其中外运量达2500万吨。
华能、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发电企业也有各自方案。但因电力企业间分歧较大,各方案都只是一家之言。
各企业方案上报后,2004年10月,由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牵头,联合铁道部计划司、交通部等,组建了“新西煤东运大通道调研组”。近一年来,他们就矿区煤炭资源的储存情况、铁路港口建设可行性研究、环境状况、未来经济发展、能源需求状况等进行了系统的调研。
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的方案则将铁路全长缩短至700余公里,将起始点调至内蒙古集宁,一方面避开了神华和大唐之争,另一方面可借用一段京包线,减少投资;此外,还有兼顾未来利用蒙古国资源的远谋。而且,神华、大唐目前都有支线,从鄂尔多斯和准格尔通往集宁。
“电力企业当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提出方案,但客观上都会对煤炭运能做出贡献,更重要的是,这种平行竞争的引入,对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打破行业垄断将起到示范作用。”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目前最关键的不是方案的选择,“电力企业能不能参与进来,才是首要问题”。
铁道部力主扩建“第一通道”
作为国家铁路行业主管部门的铁道部,在电力企业踊跃提出“第三通道”修建方案时,态度微妙。铁道部计划司司长黄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关于方案的一切都还在研究之中,并无定论。
一位前铁道部人士则告诉记者,有一点可以肯定,铁道部更希望扩建“第一通道”而不是再修一条由电力企业控制的铁路。而朔黄线的独立运营已令其颇感不适。
在众多电力企业为争取修建“第三通道”上报方案之时,铁道部已开始根据去年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路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大秦线进行扩建。按照规划,将以大秦线为核心,形成以山西大同、神府、太原、晋东南、陕西等十个煤炭外运基地为服务重点的铁路煤炭运输网,年运输能力达到20亿吨左右。电力企业欲建的与之竞争的煤运“第三通道”并不在规划之内。
大秦线最初的设计运能为每年1亿吨,此后两次扩建,运能达到1.5亿吨,按计划今年底运能将达到2亿吨,然后每年提升5000万吨,最终实现4亿吨。据悉,为大秦线扩能分流的迁曹铁路将择日动工,其征地拆迁协议已经全面签订。
“铁道部对大秦线进行扩能,就为反对‘第三通道’提供了极好的理由。”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文力教授如是分析。
发改委态度成关键
在电力巨头与“铁老大”各怀心事之时,发改委的态度显得至关重要。而8月10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司司长王庆云告诉记者,目前煤运“第三通道”还只是作为课题在研究,“从课题上升到项目,还需要一个过程。”
不过,在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司司长王庆云看来,“第三通道”的修建与大秦线的扩建并不矛盾。他告诉记者,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的课题研究认为,总体考虑未来的煤炭需求,“第三通道”还是应该修。
“如果到2020年煤炭需求达到26亿吨、28亿吨,就必须搞‘第三通道’。因为从现有的情况看,一条通道也只能运输1亿吨最多两亿吨,所以如果运输量大,大秦线的扩建和‘第三通道’就会形成互补。”不过王司长多次强调这都需要多方研究论证。
“国家的政策是在铁路干线上,只要不是外商控股,谁都可以进来,电力企业有钱投当然不是坏事,国家也鼓励多元化投资。但企业的垄断可能比政府的垄断更厉害。因为政府垄断后还可以指挥,但企业的市场行为你无法指挥。”
王司长表示,从改革的总体进程来看,打破“铁老大”的垄断是必然的,“但这里有个时机以及用什么方式的问题。电力企业只会投他们认为有利可图的线路,但国家的运煤通道和铁路资源是有限的:市场配置是一个方面,普遍服务是一个方面。此外,国家关于煤运通道的决策不能影响到上下游的利益。”
来源:中国经营报 原作者:张岩铭 赵刚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