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煤化工 -> 各地状况

山西煤化工发展之痛

2005/8/16 17:47:56       

    说起山西煤化工发展史,许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叹口气———代价太大了,痛呵!
 
    痛在哪?痛在环境。

    挖煤挖出生态之痛

    搞煤化工的第一步是挖煤。搞其它许多产业的第一步也是挖煤。在挖煤这一步上,山西走得好惨。

    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环境专题小组的最新调查研究显示,1978~2003年,山西省共产煤653108.8万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共计3988.54亿元,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总投资需求为1035.44亿元。挖煤挖出了生态之痛。

    据统计,采煤对山西省水资源的破坏面积已达2035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3%。山西省每采1吨煤,即损失2.48吨地下水。2004年,山西省煤炭产量接近5亿吨,破坏水资源12亿立方米,这个数字相当于山西省巨资建造的引黄工程一年的总引水量。

    采煤已造成山西省七分之一地面悬空。连年的生态破坏、无序采煤漏水等已造成全省近70%的土地支离破碎。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连济指出,山西省采空塌陷所引发的耕地破坏、地面和地下工程损毁损失约为22.51亿元。

    山西省目前煤矸石积存量已达10亿吨,占全国累计存量的1/3,占地20余万亩,而且每年以1亿吨的数量递增。煤矸石每年给全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6亿元。采煤每年还要排放120亿立方米左右的煤层气。据推算,每采100吨煤就要消耗1.5亩森林。长期采煤使原本植被茂密的大同煤田、霍西煤田变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频发。此外,采煤还带来山西省湿地面积退缩、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沙化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目前全省95%的草地退化,有些完全丧失了利用价值。

 煤化炼出环境之痛

    煤化工的第二步是煤化。

    与第一步一样,走这一步时,山西仍旧一边留下全省煤利用率不到40%、矸石利用率不足20%、粉煤灰利用率仅54%的浪费,一边留下严重的大气污染。

    早有有识之士批评说,山西的煤化工产业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资源,又严重污染了环境。以占煤化工很大比重的焦化产业为例,全省已建成投产的焦化项目,由于焦炉装备水平低,生产工艺落后,化产回收、焦炉煤气综合利用设施不到位,煤焦油回收率仅44%,焦炉煤气回收利用率仅24%,年直接或间接损失煤焦油约150万吨,损失高热值焦炉煤气约128亿立方米,全省每年浪费焦煤资源约650吨~1300万吨。焦化副产品不能有效回收利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不科学的煤化工发展还给山西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据环保部门监测,山西主要炼焦区大气中颗粒物高达800mg/m3,苯丙芘含量超标,附近地表水中化学耗氧量、氨氮等污染物严重超标。焦化产业是山西最大的污染源,煤炭和煤化工集中的地方往往是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在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中,临汾、大同、阳泉包揽前三名。山西省社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如果计算环境污染损失,山西省每年新增GDP基本上都被抵消了。

    止痛只能靠产业集群化

    针对煤化工产业发展之痛,近年来山西痛下决心,先后出台了《加快发展具有山西优势的煤化工产业三年推进计划》和《山西省加快煤炭工业发展三年推进计划》等战略方案。这些方案围绕着一个战略目标:靠产业集群化提高煤化工产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力度,提高煤化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在这一过程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该省立争在今后三年内,以煤化工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形成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山西煤化工产业集群。争取到2007年,全省煤化工产业高浓度化肥总产量达600万吨;甲醇及其下游产品总产量达200万吨;聚氯乙烯总产量达100万吨、氯丁橡胶总产量达5万吨、聚乙烯醇总产量达10万吨、1,4-丁二醇总产量达10.5万吨、1,4-丁二醇下游产品6.5万吨;苯精制及下游产品加工能力达100万吨;煤焦油及精加工能力达300万吨,2007年煤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

    山西省期望通过推进这些高新技术和产品的生产,来抚平环保之痛。

信息来源:中国化工报 石新忠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