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煤层气 -> 相关报道

我国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的规划与目标

2005/10/28 15:46:07       

   在资源分布上,我国煤层气资源与天然气资源有很好的互补性,即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而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于天然气缺乏的中东部地区,其中华北地区占总资源量的62%。资源的丰富,加上地理上的优势,这些为我国大力发展前景广阔的煤层气产业创造了先决条件。此外,开发煤层气可改变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极不合理的现象,直接减少煤矿甲烷排放量,有效地缓解大量燃煤造成的环境压力,极大地提高煤矿经济效益。

   我国煤层气产业面临的困难

   我国煤层气产业尚处于初创阶段,面临的困难很多:

    首先,煤层气专门勘探历史短,勘探基础薄弱,必须加大煤层气勘探的力度,增加可供开发的储量。
其次,从基础理论上看,我国煤田地质条件比美国复杂得多,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煤层气地质理论以指导生产实践。
第三,要实现我国煤层气的大规模开发,急需进行适合我国特殊地质条件的关键技术攻关。
第四,管网等基础设施有待建设。
第五,相关政策有待完善,资金缺乏需要解决。

   我国煤层气的规划目标

    我国煤层气规划目标是:"九五"期末,实现煤层气的突破,即打出10-15口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煤层气发现井,拿到1500亿-2000亿立方米可利用储量,提供5-6个供开发利用的有利地区。"十五"期间,加大勘探力度,扩大对外合作,增加可利用储量4000亿-4500亿立方米和5-8个开发利用的地区,建成4-5个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2005年,煤层气产量达到30亿-40亿立方米,使煤层气产业初具规模。2010年,煤层气产量达到100亿立方米,形成完善的煤层气产业体系。2015年,煤层气产量达到200亿立方米,实现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发展煤层气产业,造福人民"的宏伟目标。

   煤层气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关各方贯彻一个全方位的效益观念

  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有关专家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政策扶持、支持和资金投入是保证我国煤层气产业形成的先决条件。煤层气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产业形成初期,国家必须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特别是在税费征收、科技投入、产业协调等方面应给予优惠政策;尤其要加大与发展新产业相适应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在勘探、生产和利用等环节上也应给予配套规划和支持。

   2、发展煤层气产业必须坚持走联合之路。煤层气是介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之间的新型产业,它们在地质上、开发技术上以及下游利用上关系非常密切。发展煤层气产业必须集中相关行业的技术、设备及人才优势,最大程度地利用社会力量,联合发展。

   3、国际合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发展我国煤层气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煤层气理论和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我国目前则处在起步阶段,许多关键技术问题现在还没有解决。通过国际合作,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可提高我们自身的发展水平。这将是促进我国煤层气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4、与天然气统筹规划,优先安排。煤层气和天然气在成分和用途上基本相同,可以共用相同的管网设施,下游市场一致,而且煤层气与天然气在分布上也具有互补性,但煤层气资源的综合效益更为突出,开发形势也更为迫切,因此煤层气和天然气在统一规划的同时必须优先安排。

   5、煤层气产业的发展必须上下游一体化,相关产业一体化。鉴于开发利用煤层气的地质特点和技术特点,生产和销售必须同步规划,并尽可能做到与煤炭、常规天然气、电力、化工等相关产业一体化发展。

   6、管网等基础设施要同步建设。开发技术、勘探基础、基础设施建设、及市场取向是目前影响我国煤层气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管网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它在相当程度上是目前制约资源和市场有效连接的关键问题。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从现在开始规划建设煤层气和常规天然气的一体化管线。

   7、切实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煤层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煤层气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科技进步已渗透到了勘探、生产、集输、利用等各个不同的方面。特别在勘探和生产的理论和工艺技术上,各种科技手段的应用尤其重要,煤层气产业的规模、进展和成败最终仍取决于科技进步在煤层气各领域的体现程度。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