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科技创新

山东新矿集团科技创新破解经济增长难题

2005/12/12 16:21:09       

     作为一个资源型企业,如何破解经济增长中的难题?山东新矿集团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必须以科技创新破解经济发展难题。中国第一个薄煤层螺旋钻无人工作面、第一个研究应用"冲击地压危险煤层采用开采解放层和综采放顶煤耦合开采技术"等12个"中国第一"落户新矿集团。
    作为国家级技术中心的新矿集团,"十五"期间共完成科研攻关、新技术推广项目1066项。其中,4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2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6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40项获得国家专利,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分别达到60%和85%。新矿集团科技创新成功破解了经济增长难题,使企业经济总量迅速壮大,销售收入由2000年的43亿元跃升到2004年的110亿元,今年将达到150亿元。
    "资源是煤炭企业的生命线,浪费资源就是犯罪" 。极薄煤层、极限井深、废弃煤柱、"三下"压煤、高硫高灰煤的开采,是困扰国内外煤炭企业的难题,也是造成煤炭资源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
    新矿集团通过科技攻关,在我国率先攻克了大规模煤层地下气化的技术难关,先后建成了4座煤炭地下气化站。过去,矿区内1亿多吨遗留煤柱和边角煤无法开采,2亿多吨"三下"压煤不敢动用,近2亿吨高硫煤不能采出。现在,这5亿吨呆滞储量,都将在地下转化为洁净的气化能源,乖乖地冒上来。开始,矿区居民用这些煤气做饭,后来,采出的煤气越来越多,就用它发电和烧制陶瓷。去年矿区地下气化产气量达到488.07万立方米。
    1米以下的煤层开采,是让煤炭企业头疼的难题。新矿研究应用"薄煤层螺旋钻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填补了国内采煤技术空白,实现了1米以下煤层的机械化开采,工效比炮采提高10倍,原煤回收率提高17%。该采煤法可广泛应用于开采围岩较稳定的薄煤层和极薄煤层,并且可以用来开采边角煤、"三下"压煤和回收各种煤柱,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作为新矿集团比较年轻的矿井,翟镇煤矿的资源储量相对丰富一些,但该矿并没有丝毫的松懈,在节约资源上充满了紧迫感。
    针对部分煤层顶板存在的隐患,翟镇矿先后投资5000万元,将原来高档普采全部改为综采生产,解决了以往使用高档普采丢煤量大且不安全的难题,实现了一次采全高,减少了顶底煤量的损失。最近,他们又从国外引进了一台全国独一无二的大型掘进机。通过装备条件的改善,不仅提高了效率和回采率,也提高了矿井的安全系数。2000年至2004年,他们将上级下达采区回采率由80%提高到90.7%,累计多采出煤炭185.1万吨,相当于延长矿井寿命1.16年,创造经济效益3.94亿元。
    清洁生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他们大力研究推行"洁净煤技术",成立了洁净煤公司,投资2930万元对6座选煤厂实施技术改造,将精煤年产量提高到500万吨以上。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2座水煤浆厂,形成年产水煤浆30万吨的生产能力,并已销往省内外市场。与此同时,他们成功攻克了造纸黑液制浆科技难题。经山东省能源利用检测中心和环保检测中心检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造纸、制浆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环保、节能及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了制浆业和造纸业的"黑"、"白"双赢,企业被国家水煤浆中心制浆技术研究所确定为"山东实验基地"。目前,该集团正积极与纸业集团接洽,尽快实现产业化运营。
   

来源:新华网 作者:郝桂尧 王淑萍 齐传新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