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耗煤行业 -> 建材行业 -> 建材耗煤

物价走势难把握 宏观调控"咬住"投资不放松

2006/2/6 14:07:06       

近三年,我国经济分别增长10%、10.1%和9.9%,今年的增势究竟如何?经济运行中存在哪些不确定因素和突出矛盾?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数专家认为,今年我国经济仍有望保持较快平稳的增长态势,但物价走势难以准确把握。他们建议,宏观调控仍应“咬住”投资不放松。

    三大需求强劲拉动

    大多数专家对今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持谨慎乐观态度。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专家王小广预测,今年经济增长仍将达到9%以上。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预测,今年GDP增速将达9.5%。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认为,三大需求对今年的经济增长均保持着强劲的拉动作用,我国经济整个来看充满活力。

    他分析,不管是世行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和2005年基本是同一个水平,增长速度是3.4%、3.3%,是比较好的。由于国际产业分工的结果,我国加工工业的产品流向世界、流向欧美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不可能出现大幅度下滑。除非是欧美经济出现大问题,需求下滑。

    再从投资来看,到2005年底,我国全社会投资在建项目总规模有25万亿元—26万亿元,投资不可能萎缩。相反,要努力地从宏观上控制投资规模,防止投资反弹。消费需求方面,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9%,餐饮业增长17.7%,都是很快的。

    通缩通胀难预测

    但对于物价走势,专家们的看法并不一致。哈继铭认为,今年我国不太可能面临通缩,相反,通胀压力将增加。粮食价格继续下降的可能性较小,加上PPI对CPI传导的继续,政府可能上调成品油、水、电等价格,通货膨胀压力将有所上升,预计今年物价将温和上涨。然而,如果现在粗放的投资状态继续下去,就有可能出现低增长和通缩,但这种情况不会在今年就出现。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专家徐连仲表示,今年没有通胀的可能,短期内也没什么通缩的压力,预计物价和去年差不多,涨幅不会太大。今年国际油价仍将在高位运行,大约每桶在60美元左右波动,平均价格比2005年略有下降,但降幅不会很大。

    王小广认为,目前物价进入低增长区间,今年下半年可能出现轻度通缩。为防止再次出现通缩,国家价格政策既要努力保持物价的适度增长,又要推进资源产品的市场化。

    李德水则指出,通胀、通缩两种趋势均存在。存在着导致通缩的因素,比如说部分产品的产能过剩,居民收入特别是贫困居民群体的收入增长缓慢;另外,假如我国出口受阻,也可能造成物价低迷。但导致通胀的压力也存在。国际油价高企,现在政府对成品油的价格实行管理,如果根据需要我国适当地调整一下,价格指数就会上去。此外,服务价格也有很多是政府管制的,这部分也可能上调;工资水平也会提高;如果今年气候不好,粮食减产了,粮价上涨,也会带动其他食品价格上涨。还有,如果货币供应量过大,货币的流动性过剩,也会导致通胀。所以,通胀通缩一线间,两种可能都要去关注,都要努力防止,而现在还不能说必然产生通缩。

    调控投资仍艰难

    王小广指出,从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看,主要是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过大。数据显示,投资还是偏快,连续四年增幅都比消费增长快一倍以上,因此宏观调控的目标是投资,而非国内总需求。实际上,在过去的一年中,宏观调控政策对投资过热的抑制作用已经有所显现,预计今年将是效果集中显现的一年。

    对于如何调控产能过剩问题,专家们认为,解决的办法,从根本上说是靠市场的力量,要相信投资主体是会分析市场,会寻找出路的。市场的力量还会使那些落后的生产能力无法生存,必然会被淘汰。政府在这件事情上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比如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在信贷上面采取一些引导措施等。

    有专家提醒说,今年许多地方政府将换届。受其影响,一些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与平常年份相比,尤其强烈。其中的道理也很好理解:在科学发展观还没有落地生根的情况下,通过投资来拉动GDP的增长依然是最便捷、最好掌控的手段。在换届后,多上项目和快上项目,也是新一届地方政府在短期内快速打开局面的最好方式。正因为如此,要继续保持宏观调控力度不变。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