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创新

创新,创出煤矿建设新篇章(图)

2006/4/1 10:22:24       
   上世纪80年代,年产1500万吨的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在晋北黄土高原落成,以与当时世界现代化煤矿同步的先进管理、科技装备和高效率,在使我国煤炭工业开采水平一步向前跨越了30年的同时,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20年后,还是在平朔这块黄土地上,随着又一座设计年产1500万吨煤炭的大型现代化煤矿————中煤集团平朔安家岭煤矿项目建成,在把中国煤炭工业开采水平提升到21世纪的新水平同时,其创出的投资比初设估算减半、实际产能翻番等一个个中国煤矿建设史上新纪录,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理念创新  投资减半

    1999年,在中煤集团平朔安家岭矿项目即将建设前,摆在前面的路有两条:一是照搬安太堡矿模式,二是超越安太堡矿模式。  

    当时,安太堡矿的管理和装备水平在我国煤炭业依然处于领先地位,其“三高”(高效率、高科技、高效益)也仍是众多煤炭企业学习的榜样。中煤集团公司和平朔公司的项目建设者们却以企业家的远见和气魄选择了后者。他们知道,虽然安太堡的管理和装备水平是先进的,但受当时我国传统基建模式的影响,也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照搬就意味着要重走老路,不仅100亿元拿不下这个项目,还会使项目建成后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主动和竞争实力。  

    时任平朔公司总经理、现任中煤集团总工程师、平朔公司董事长的张宝山在介绍当时项目决策时说:“安家岭矿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只有靠打破常规,创新建设思路去建设。创新有困难和风险,但困难和风险再大,也比到建成后等死强。这不仅是对项目、对企业负责,更是对国家负责。”  

    “设计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在确保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围绕“能力不变,投资减半”的目标,中煤集团的领导与安家岭项目的建设者按照创新思路,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项目设计进行了优化:设备选型立足国内,关键设备进口或合作制造;减人提效,减少生活配套设施,充分利用安太堡矿地面设施富余能力,避免重复建设;增加外包黄土剥离;缩减工作线长度,减少基建剥离量等。优化设计的结果,使项目建设概算总投资核减到了48.38亿元。  

    随着项目建设按照创新设计陆续开工,顺利推进,到2001年7月仅用37亿元投资、29个月工期、1000名定员,就初步建成了与安太堡矿同等规模的露天矿,并开始进入试运行。  

    试运行刚半年,由于煤炭市场需求连年不旺,煤炭市场售价仍在一路下滑,同时煤矿建设、生产所需的油、电、钢材等各种原材料和土地征用费却在不断上涨,使得露天开采已没有再降成本的空间。中煤集团领导班子成员们果断做出了一个在国内外均属首创的决策:利用安家岭矿建设项目剩余的10亿元左右资金,在安家岭矿区再开发两座大型现代化井工矿,通过实施露井联采,在确保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力争使年煤炭产能翻番。  

    实践证明,做出露天和井工联合开采的决策是科学的,目前安家岭露天矿的资源回收率达到了96%以上,井工矿工作面的回收率达到了85%  。在最大限度地取得回收资源的同时,也为项目降低生产成本,产出各种适应市场煤炭商品、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为中煤集团建设亿吨级煤炭集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集成创新  技术突破

    建成一个生产安全、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特大型矿区,光有理念创新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科技创新来做支撑。中煤集团和平朔公司领导认为,对安家岭这样一个涉及多种学科的大型矿区来说,在技术创新方面,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需从零开始,也可以通过发挥集团在煤炭科技、煤炭建设、机械制造和煤炭建设方面的综合优势,集成他人已经采用的单项技术来进行创新。  

    “浅埋深、硬顶板、硬煤层条件下应用综采放顶煤工艺”在安家岭井工矿首次取得成功,就是中煤集团按照这一思路在项目建设取得的众多成果中独具特色的一项。井工矿建设之初,在平朔矿区还没有一处综采工作面,地方煤矿采煤也全都是采用房柱式开采工艺,也就是说,安家岭井工矿的建设在当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面对两种采用何种工艺的抉择,经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反复计算,集团领导和安家岭的建设者认为只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是完全具有成功可能的。  

    井工矿的采煤设备到底是采用进口的,还是举集团之力攻关制造?按国际市场价格,引进两套综采机械设备,共需5亿元资金,这势必会导致建设资金不足,引发项目停工。经过考察,中煤集团领导发现,集团所属企业煤机制造企业已基本上掌握了大型现代化煤机制造的核心技术,关键是设备的液压支架制造技术还有待提高。于是,中煤集团领导按照集成创新的思路,再次做出决策,发挥集团综合优势,走自主制造的路。  

    按照实现年产500万吨以上目标要求,经集团综合协调,调集专家共同开展液压支架制造技术攻关,不久就在承担这一制造任务的集团所属的北京煤矿机械厂取得了重大突破,并顺利实现了年产500万吨煤炭综采这一重大装备的本土化制造。而自主制造的每套设备的价格比进口便宜,性能却毫不逊色。  

    随着自主研制设备的安装到位,综采放顶煤工艺在安家岭井工矿也取得了超出预想的成功效果。试运行结果显示,在四号煤层煤炭资源回收率可达到85%以上,在采区回收率可达到78%。同比采用综采大采高采煤工艺,仅在一号井上窑采区3个工作面,即可多回收煤炭538万吨,按照每吨150元计,可多创造8亿元的经济效益。而新工艺的采用,也使安家岭矿项目整体实现了投资比初设估算减半,实际产能翻番的目标,自主研制设备的成功,不仅解决了安家岭矿和中煤集团其他煤矿的大功率设备配套难题,由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也使我国在强力放顶煤设备研制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目前已开始接受国外客商订单,出口海外。  

    管理创新  终身负责

    安家岭矿项目“投资减半、产能翻番”目标的实现,关键还在于它在建设中不断建立和完善了一个确保创新思路实现的管理制度。

    围绕创新目标的实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家岭煤矿建设者在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质量监督检查制五项制度的实施中注入了人称安家岭精神的创新特色。  

    如项目法人责任制实施,其中的“责任”一般是指项目法人负责到项目竣工投产为止,也就意味着,即使项目竣工投产后亏损了,也与项目建设时的法人无关。而在安家岭实施的是“终身责任”,即通过组建项目公司,按独立法人公司的要求,明确赋予法人对项目筹款、建设实施、生产经营、贷款偿还和资产保值增值全过程负责的权利。也就是说项目建设法人不仅要管理项目建设,还得管项目建成后的生产经营,并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使项目法人其在树立起建设期间节约意识同时,也树立起还贷意识、效益意识。为此,安家岭建设者在说到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的一系列创新时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这种项目法人“终身责任”机制逼出来的。  

    正是这一“终身责任”的机制,逼出了安家岭项目在执行招标投标制时,无论工程大小,均按“全公开、全覆盖”的要求,一律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在执行合同管理制上,真正做到了严格程序,项目签订的1555项各类合同履约率达到了100%  。在施工中,逼出了整个项目施工质量合格率达100%  ,优良率达85%  。

    不断的创新给了安家岭矿成就梦想的动力。截至目前,安家岭矿项目仅在试生产期间就累计为国家上缴税费11亿元,并累计归还贷款21亿元,成为国内第一家一投产即可按期还本付息的煤炭项目。

安家岭露天矿采矿现场

来源:经济日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