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煤层气 -> 相关报道

温室气体可以换美元 CDM对山西发展之解析

2006/4/10 11:02:18       
 温室气体可以像商品一样买卖?答案是肯定的。世界银行碳汇基金于2005年12月13日至14日与晋城煤业集团签署了购买煤层气发电项目6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减排协议,这不仅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量600万吨当量,而且可以获得发达国家支付的2700万美元的减排收益。据悉,世界银行碳汇基金与晋城煤业集团350万吨及与山西能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晋城市煤层气综合利用有限公司75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减排协议正在积极磋商中。如果上述协议达成,山西将会获得9000万美元的减排收益。
  
    什么是CDM?
  
    温室气体可以像商品一样买卖,源于《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据介绍,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必须在2008年至2012年间将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在1990年基础上平均减少5.2%。发达国家履行减排义务可选择三种机制,即联合履行、清洁发展机制(CDM:C1earDevelopmentMechanism)和国际排污权交易。所谓CDM,是一种跨国贸易投资机制,即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既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又有助于温室气体减排的项目投资,换取投资项目所产生的部分或全部减排额度,从而履行减排义务。
  
    据世界银行测算,全球二氧化碳交易需求量在这5年间预计为每年7亿至13亿吨,由此形成一个年交易额高达140亿~650亿美元的国际温室气体贸易市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减排市场提供者之一,未来5年每年碳交易量超过2亿吨。清华大学清洁发展机制研究小组的研究表明,预计2005年CDM项目将会使外国投资净增加19.6亿元,2010年达到39.4亿元。
  
    这些减少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仅改善了环境,而且还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换回资金和技术。对于目前还没有减排份额的发展中国家来说,CDM无疑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抢夺CDM“馅饼”
  
    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储量10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煤层气储量的1/3,焦炉煤气资源也非常丰富。目前国家已将山西省列为全国唯一的煤炭可持续发展试点省份,为山西省与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的合作带来了巨大的潜力。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总经济师刘志勇透露,山西省在煤层气和焦炉气综合利用、燃料替代等煤炭、焦化、金属镁诸领域有很大的CDM项目开发市场潜力,但是目前的项目开发不太令人满意。
  
    某资深国际交易商代表李先生向记者介绍,目前发达国家要在本国减少排放一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成本大约在100美元以上,而通过市场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购买清洁空气只需要花费20美元左右。目前国际上挂牌现价为20美元一吨,期货价为23美元,说是国际市场非常看好的期货。更为诱人的是,这个“馅饼”还包括煤炭行业的矿井瓦斯气的回收利用,钢铁行业的高炉煤气发电技术、焦炉煤气回收利用技术,化工行业的余热回炉技术、离子技术,风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甚至节能建筑、废弃物处理等。目前,山西省一批有减排潜力的企业和CDM项目,特别是有减排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全氟化碳(PFCS)能力的企业和CDM项目已进入“抢夺馅饼大战”中。
  
    备好“吃饼”大盘子
  
    “现在不做就来不及了。”据了解,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是最具潜力的CDM市场,约占目前全球市场的40%以上。现在不抓住商机,到2012年我国也可能履行减排任务时,机会就少了。山西省某集团负责人胡先生告诉记者,CDM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是一个很细致的过程,一个项目究竟减少了多少温室气体排放,给环境带来多少积极影响,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后,还需联合国有关机构测定和认可。因此如何利用CDM带来的资金和技术,需要建立一系列机制。“目前,我们与外国机构的合作只能算是起步。”
  
    为此,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6年2月9日出台了《关于实施全省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初步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领导,构建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山西省CDM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工作;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大力开展CDM项目的能力建设活动;要迅速开发和推荐一批有CDM项目潜力的企业和项目,与发达国家的碳交易组织和机构进行项目开发与合作;制定CDM相关扶持政策和配套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健康有序推进。
  
    目前,山西省已有晋城市、吕梁市的几项CDM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另有阳泉市的一个燃料转换项目进入待批阶段。专家预计,在2008年前山西省将有相当一批企业和CDM项目可能通过国家“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进入CDM项目交易运行程序。
 
 来自:山西日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