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层
(1)矿区地层
中奥陶统马家沟组(O2s、O2x)及峰峰组(O2ƒ) 该出露厚300m,为兰灰、褐灰、黄色 层状石灰岩。顶部为灰色薄层状泥灰岩夹绿色薄层状泥岩。
中石炭统本溪组(C2b) 该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灰岩之上,厚约5~20m,平均16m。由铁铝岩、灰色泥岩、薄层灰岩、砂岩、夹薄煤层及油页岩组成。
上石炭统太原组(C3t) 该厚72~100m,一般为82m左右,为一套海湾相沉积物。由泥岩、砂岩、砂质泥岩,菱铁矿、粘土泥岩、沥青质泥岩、灰岩和煤层组成。
下二叠统山西组(P1s) 该平均厚56m。由深灰色、灰黑色砂岩、泥岩、炭质泥岩、砂质泥岩、粘土泥岩及煤层组成。
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P1x) 该厚约70m。由灰色粗砂岩、灰色、杏黄色、黄绿色砂质泥岩组成。底部有2层薄煤。
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P2s) 该厚约354m。底部为一套灰黄、黄绿色中、粗粒砂岩,夹黄绿色、灰兰色或紫红色泥岩;中上部为葡萄紫泥岩夹灰绿色砂岩。
上二叠统石千峰组(P2sh) 该出露厚约80m。下段多为紫红色、砖红色泥岩与紫红色薄层细粒长石砂岩互层。泥岩中常夹有粘土质细砂岩,砂质泥岩条带。
第三系上新统(N2) 该厚0~100m,不整合复盖于下伏基岩之上,由砾石、砂层、泥灰岩及棕色亚粘土、砂质粘土、粘土组成。
第四系 该不整合复盖于下伏基岩之上,厚0~104m。底部为浅灰色砂砾层,含蚌壳化石。中部为浅棕色亚粘土。最上部为马兰期黄土,黄灰色粉砂、具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底部常含有砾石层。在黄河岸及沟谷中有现代冲积砾石、砂砾、砂岩。
(2)含煤地层
河东煤田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山西组。
太原组(C3t) 由砂岩、泥岩、砂质泥岩、石灰岩和煤层组成。山西组(P1s)由砂岩、砂质泥岩组成。根据215队拟定的标志层名称和煤层代号,与太原西山煤田比较,其标志层和煤层对比列入下表。
河东煤田含煤地层煤层及标志层对比表
地层 |
太原西山煤田(山西煤田地质局148队) |
河东煤田 | |||
乡宁矿区(山西煤田地质局144队) |
离、柳矿区(山西煤田地质局148队) |
偏、河、保、兴矿区(山西省地质矿产局215队) | |||
下石盒子组 |
|
桃花泥岩 薄煤线 骆驼脖砂岩(K4) |
桃花泥岩 砂岩(K9) |
桃花泥岩 中粗砂岩(K4) |
砂岩(S5) |
山 西 组 P1s |
铁磨沟段 |
01,02,03号煤 上、下铁磨沟砂岩 |
煤线 中砂岩 |
煤线 中砂岩 |
1,2号煤 中砂岩 |
北 岔 沟 段 |
1,2号煤 上冀家沟砂岩 |
薄煤线 砂岩(K8) |
2号煤 中粗砂岩 |
3号煤 中砂岩 | |
舌形贝页岩 3号煤 冀家沟砂岩 |
1,2号煤 薄层细砂岩 |
3号煤 中砂岩 |
4号煤 中砂岩 | ||
4号煤 北岔沟砂岩(K3) |
3号煤 砂岩(K7) |
4号煤 砂岩(K3) |
6号煤 中砂岩 | ||
太 原 组 C3t |
东 大 窑 段 |
5号煤 火山村砂岩 |
泥灰岩或钙质泥岩 (K6) 4,5号煤 |
泥岩含动物化石 5号煤 中砂岩 |
8号煤 S4砂岩 |
东大窑灰岩(L5) 6号煤 七里沟砂岩 |
灰岩(K4) 7号煤 薄层中砂岩 |
灰岩(L5) 6号煤 薄层中细砂岩 |
魏家滩海相层 9号煤 中粗砂岩 | ||
毛 儿 沟 段 |
斜道灰岩(L4) 7,7下号煤 上马兰砂岩 |
灰岩(K3) 8号煤 薄层细砂岩 |
灰岩(L4) 7号煤 中砂岩 |
土门页岩 10号煤 薄层中细砂岩 | |
毛儿沟灰岩(K2) 煤线 下马兰砂岩 |
灰岩(K22) |
灰岩(L2、L3) 煤线 薄层细砂岩 |
保德灰岩 11煤 薄层细砂岩 | ||
庙沟灰岩(L1) 8,9,10号煤 薄层细砂岩 |
灰岩(K21) 9,10,11号煤 薄层细砂岩 |
灰岩(L1) 8,9,10号煤 中砂岩 |
关家崖海相层 12,13,14号煤 桥头砂岩 | ||
晋 祠 段 |
吴家峪灰岩(L0) 11煤 晋祠砂岩(K1) |
薄灰岩 11号煤 砂岩(K1) |
灰岩(L0) 11号袄 砂岩(K1) |
扒楼沟灰岩 15号煤 无名灰岩 砂岩(K1) | |
本 溪 组C2b |
|
半沟灰岩(Lb) |
|
透镜状灰岩 |
张家沟灰岩 |
煤线 中细砂岩 铁铝层 |
12号煤 中粗砂岩 铁铝层 |
煤线 铁铝层 |
煤线 中细砂岩 铁铝层 |
2、构造
本区位于鄂尔多斯台坳河东坳缘带河曲-临县南北向坳陷(A1-1①)的北部,为走向近南北或北北东,倾向西或北西西的单斜,倾角一般在5°~10°之间。区内波状起伏及断层较为发育。在矿区北部梁家碛至河曲城之间及南部褶曲发育,尤以南部更发育。北部褶曲为一组轴向北东东,向南倾伏。南部褶曲分为北西与北北东两组。以前者为主,受其影响,南部地层产状转向南西倾没。区内断层分为两组,一组北西50°~70°,一组北东10°~50°,前者较为发育。矿区南部为天桥地垒,由三条正断层组成,走向北西,倾角80°~90°,落差一般20m左右,沿断层带有泉水分布。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