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 含水层特征
寒武—奥陶系(Є-O)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 该浅部岩溶溶洞发育,其层位在侵蚀面下60~120m。单位涌水量0.1~231/s.m。水位标高640m。
太原组砂岩间夹石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组) 该石灰岩(K2、K3、K4)含水性较强,浅部溶洞发育。据高平矿区资料,单位涌水量0.000091~0.72l/s.m,渗透系数0.027~7.43m/d。
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组) 该含水小。据高平矿区资料,单位涌水量0.0047~0.33 1/s.m,渗透系数0.002~0.535m/d。
第四系砂砾孔隙潜水及基岩风化带潜水 据高平矿区资料,前者厚约20m,单位涌水量0.094~3.321/s.m.,渗透系数0.457~5.50m/d。后者厚50m,单位涌水量0.00046~3.73 1/s.m.。渗透系数0.535~5.05 m/d。
沁水煤田晋城矿区各煤层煤质特征表
煤层号 |
水分 Mad % |
灰分 Ad % |
挥发分 Vdaf % |
硫分 Std % |
发热量 Qnet,d MJ/kg |
Pd (%) |
Y,mm |
Gr,l |
煤种 | |
3 |
原 |
0.45~4.77 1.45 |
10.52~23.22 14.26 |
6.22~10.68 7.92 |
0.27~0.66 0.40 |
25.10~35.87 34.43 |
|
|
|
WY |
精 |
|
4.51~5.95 5.25 |
4.04~8.27 6.82 |
0.33~0.45 0.39 |
|
|
0 |
| ||
5 |
原 |
0.62~1.94 1.36 |
10.10~35.44 19.30 |
|
1.23~9.80 3.11 |
14.10~35.68 30.49 |
|
|
|
WY |
精 |
|
|
4.73~7.12 6.10 |
|
|
|
0 |
| ||
6 |
原 |
|
14.19~28.35 20.24 |
|
0.48~2.76 1.40 |
21.24~28.42 25.49 |
|
|
|
WY |
精 |
|
|
4.71~6.72 5.93 |
|
|
|
0 |
| ||
9 |
原 |
0.46~3.38 1.54 |
9.95~36.41 19.01 |
|
0.80~6.27 3.18 |
14.49~35.76 34.54 |
|
|
|
WY |
精 |
|
|
3.97~7.70 6.92 |
|
|
|
0 |
| ||
11 |
原 |
0.63~2.15 1.33 |
14.72~22.94 19.38 |
6.93~10.02 8.24 |
1.35~2.77 2.19 |
34.59~35.18 34.81 |
|
|
|
WY |
精 |
|
4.70~8.04 6.55 |
6.39~7.09 6.74 |
1.04~1.30 1.18 |
|
|
|
| ||
14 |
原 |
|
|
|
|
|
|
|
|
WY |
精 |
|
|
|
|
|
|
|
| ||
15 |
原 |
0.37~3.21 1.30 |
9.21~36.31 18.51 |
6.93~9.53 8.52 |
1.53~9.73 3.38 |
11.57~35.66 34.96 |
|
|
|
WY |
精 |
|
3.86~6.11 4.65 |
3.96~8.10 6.60 |
|
|
|
0 |
|
(2) 隔水层
1.本溪组(C2b)和太原组底部铝质泥岩及砂质泥岩、泥岩为“奥灰”岩溶水与煤和太原组裂隙岩溶水的隔水层。厚约28m。
2.煤系(C3t、P1s)地层中夹在石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和砂岩裂隙含水层间的泥岩,砂质泥岩和煤层,并构成平行复合结构,起层间隔水作用。
(3)地下水流场条件
本区位于三姑泉域的南部,矿区北、北东和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裸露区为补给区,矿区内为径流区,位于丹河河谷的台头泉、土坡泉、郭壁泉、三股泉(石青泉、马尾泉、苇滩泉)、三姑泉为排泄区。总流量5.52~7.20m3/s,出露标高342.33~660.45m。以晋长断裂带为界,地下水总的流向自北向南。
(4) 充水条件分析
可采煤层接充水含水层山西组煤层为砂岩裂隙水,太原组煤层为石灰岩间夹砂岩裂隙岩溶水,含水小,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下伏“奥灰”岩溶水,含水丰富。矿区煤层大部分位于“奥灰”岩溶水位之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古书院、王台铺、凤凰山等矿井,目前开采山西组煤层,矿井含水系数0.46~0.63 m3/t。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开采15号煤层水文地质条件可能较复杂。
2、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1)上覆松数层厚度及煤层埋藏深度
上覆松散层厚0~30m,煤层最大埋藏深度400m。
(2) 煤层顶底板条件
直接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夹薄煤层或炭质泥岩,属Ⅰ、Ⅱ类顶板。老顶11、13、15号煤层为石灰岩,12、15下号煤层部分为细砂岩,1、2、3号煤层为中、粗砂岩。当煤层之上直接为老顶时,则属Ⅳ类(1、2、3),Ⅴ类(11、13、15),15下号煤层部分为Ⅲ类。煤层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及细、中砂岩,后者顶面平整,易于管理。15号煤层底板多为泥岩,常有底鼓现象。
(3) 煤层顶底板及围岩物理力学性质
各类岩石的物理力学特征列入下表。
岩石物理力学特征表
岩石名称 |
抗压强度 |
抗拉强度 |
抗剪强度 |
泥岩 |
27.95 |
1.36 |
|
粘土岩 |
108.0 |
106.4 |
|
砂质泥岩 |
63.9~99.28 |
1.80 |
|
粉砂岩 |
124.8 |
1.72 |
|
细砂岩 |
88.91~99.80 |
2.49 |
|
中砂岩 |
24.6~55.12 |
1.80~2.09 |
3.51 |
粗砂岩 |
|
1.73 |
|
石灰岩 |
135.5~137.39 |
2.56~2.75 |
|
3、矿区环境地质条件
(1)矿区环境地质条件与地质环境问题
矿区为碎屑岩低山和黄土丘陵区,年平均降雨量593mm,集中在6、7、8月。地震基本烈度为Ⅵ—Ⅶ度,动峰值加速度(g)为0.05~0. 1。
岩土体 山体为碎屑岩,山顶覆盖黄土,丘陵为黄土丘陵,丹河及其支流等河谷为砂质土。
常见的环境地质问题在低山和丘陵区为崩塌(黄土、基岩)、滑坡(黄土、基岩)及潜在不稳定斜坡,7、8月份为雨季,有形成泥石流可能。
(2) 煤矿开采中的地质环境问题
矿区建设首先造成人口密集,人为工程活动强度增大,加重了地质环境的压力,诱发或发生新的地质环境问题。
1.筑路、采石、地下采煤等破坏了山体斜坡的稳定性,导致已经存在的稳定或基本稳定的崩滑体复活,或引发新的崩滑体。
2.地下采煤诱发“地面变形”,黄土覆盖区可形成“开采沉陷盆地”,其中心部位引发“地面塌陷”,在盆地周缘诱发“地裂缝”。碎屑岩区产生“地裂缝”。
3.在较大河(沟)两侧建厂(矿)、筑路等,挤占河(沟)道,还将生产设备、材料、废渣,以及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和倾倒,堵塞了河(沟)道,丰富了固体松散物,造成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增大。
(3) 煤层瓦斯
浅部开采矿井为低沼气矿井,如古书院、王台铺、风凰山矿相对瓦斯涌出量2.12~2.64 m3/t.d。晋普山矿为19.34 m3/t.d,属高沼气矿井。
(4) 煤尘爆炸危险性
煤尘爆炸性指数12.5~15.0%,有爆炸性。据东山矿区罕山矿煤尘爆炸试验,15号煤层火焰长30mm,加岩粉量60%,15下煤层火焰长10mm,加岩粉量20%。
(5) 煤的自燃趋势
本区煤为贫煤和无烟煤,煤自燃趋势等级为不易自燃或不自燃。罕山矿煤的燃点测试列入下表。
燃点测试成果表
煤层号 |
原样(T2) |
还原(T1) |
氧化(T3) |
ΔT(T1-T3) |
自燃倾向等级 |
15 |
349 |
408 |
390 |
8 |
不自燃 |
15下 |
418 |
426 |
398 |
28 |
不易自燃 |
4、地温
本区地温梯度<3℃/100,据生产矿井调查为地温正常区。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