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省保有查明的及预测潜在的煤炭资源
山西省大同、宁武、太原西山、河东、霍西、沁水6大煤田及若干个小型煤产地保有查明煤炭资源储量2652.84亿吨,其中基础储量1045.31亿吨(含储量589.21亿吨),资源量1607.53亿吨。按主要用途区分,动力用煤861.87亿吨,炼焦用煤918.40 亿吨,贫煤、无烟煤872.57亿吨。预测埋深2000米以浅的潜在煤炭资源3899.18亿吨,其中1200米以浅的潜在资源量1292.45亿吨。全省煤炭资源总量6652.02亿吨,其中埋深浅于1200米的资源储量3945.29亿吨。
查明煤炭资源的煤类分布情况是:北部大同煤田,河东煤田北部河曲—兴县间,宁武煤田北部平鲁朔州一带,赋存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及气煤,以动力用煤为主。宁武煤田宁武、轩岗、静乐、岚县,太原西山煤田,霍西煤田汾阳、孝义、介休、灵石、汾西、霍州、洪洞、临汾、蒲县一线,河东煤田中、南部临县、离石、柳林、乡宁一线,沁水煤田西翼平遥、沁源、古县、安泽一线,赋存气煤、肥煤、焦煤、瘦煤,大多为炼焦用煤。沁水煤田北翼寿阳、阳泉,东翼平定、昔阳、和顺、左权、武乡以及襄垣、长治、高平、晋城,南翼沁水、阳城、翼城一带,以贫煤、无烟煤为主,少量瘦煤。预测的潜在煤炭资源多赋存于查明煤炭资源的延深部位,煤变质程度有加深趋势。
纵观山西省煤炭资源赋存特征,可综合归纳为:
1、总量丰富,分布广泛
山西省煤炭资源总量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55731.60亿吨的11.9%,资源总量规模仅次于新疆和内蒙古。保有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保有查明资源储量10210.56亿吨的26 %,居全国之首。石炭二叠系及侏罗系含煤面积5.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5 %。全省108个县(市、区),赋存煤炭资源并有煤矿开采的85个,占79%。
2、煤类齐全,煤质良好
从长焰煤到无烟煤,各种煤类均有赋存。保有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中,长焰煤、不粘煤及弱粘煤85.61亿吨,占3.23 %;气煤、肥煤、焦煤、瘦煤1694.66亿吨,占63.88%;贫煤、无烟煤872.57亿吨,占32.89 %。山西的炼焦煤资源得天独厚,占全国同类煤炭资源储量2758.60亿吨的61.4%,无烟煤资源储量则占近三成。
按煤的灰分含量等级划分,大同侏罗纪煤层多为特低灰煤(灰分≤10%)。石炭二叠纪煤层以中灰煤(灰分16.01-29.00%)为主,部分低灰煤(灰分10.01-16.00%)。按煤的全硫含量等级划分,特低硫煤(全硫<0.5%)及低硫煤(全硫0.5-0.90%)的资源储量占50%,中硫煤(全硫0.91-1.50%)占17 %,中高硫煤(全硫1.51-3.0%)、特高硫煤(全硫>3.0%)分别占20%和13%。
3、开发条件较好,大多宜于井工开采
除北部宁武煤田平鲁一带赋存埋藏较浅的巨厚煤层适宜露天开采外,其它地区大多赋存中厚煤层,埋深较大,均宜于井工开采。诸煤田总体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简单偏中等,主采煤层厚度稳定,浅部煤层大部瓦斯含量不高,多为低沼气矿井,井巷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山西地处我国中部,具有大规模开发煤炭基地的优越的资源地质条件。
4、与煤共、伴生矿产多,部分可供综合利用
含煤地层中,共伴生有高铝粘土、硬质粘土、高岭岩、铝土矿、硫铁矿等矿产,主要赋存于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为由同一成矿作用,于不同成矿部位和阶段形成的山西式铁矿、硫铁矿、铝土矿、粘土矿四种同源沉积矿产。部分地区富集,具有开采利用价值。
与煤伴生并以表面吸附的形式赋存于煤体中的煤层气,在煤矿中称矿井瓦斯,实际为高纯度甲烷,是一种洁净的新能源。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煤层气资源量为10.39万亿m3,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沁水煤田晋城矿区、阳泉矿区,河东煤田中南部是山西煤层气资源的集中地区,可供开发利用。2004年阳泉矿区井下抽气2亿m3,工业及居民用气量仅占30%,大部排向天空。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晋城煤业集团公司目前主要集中于晋城矿区沁水区块施工地面煤层气井,预计2005年底能完成200口煤层气井,单井出气量2000-3000m3/d,中联煤层气公司规划在沁水盆地南部区块2005年产气1亿m3,2010年产气6-7亿m3,2015年产气30-40亿m3,有可能成为中国规模开采煤层气的最好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