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1-9月全国对外贸易总额为 10245.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下同)23.7% 。其中出口 5464.2亿美元,增长 31.3%。进口4780.8亿美元,增长 16.0%。
2005年1-9月五矿化工类商品进出口总额为2801.7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7.3%,增长31.6%,高于全国增速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 1011.1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8.5%,增长42.1%,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进口1790.7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37.5%,增长26.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
一、五矿化工类商品出口增幅呈下滑趋势,进口增幅波动不大。
五矿化工类商品出口同比增呈现了阶梯式下滑势头,由3月份单月增幅69.8%,6月单月增幅34.5%,下降至9月份单月增幅17.0%。进口增幅波动不大,维持在30%左右,其中7月份增幅最低,为25.6%;9月份增幅最高,为33.2%。详情见图表。

二、五矿化工类商品对各地区出口全面增长。
对亚洲出口554.7亿美元,占五矿化工类商品出口总额的54.9%,增长44.5%。其中对东盟出口123.8亿美元,增长60.2%;对日本出口111.5亿美元,增长31.2%;对韩国出口95.0亿美元,增长59.9%;对香港出口91.2亿美元,增长25.9%;对台湾省出口40.2亿美元,增长32.4%;对印度出口22.6亿美元,增长54.5%。
对欧洲出口185.4亿美元,占18.3%,增长41.8%。其中对荷兰出口31.8亿美元,增长49.0%;对德国出口25.4亿美元,增长38.8%;对英国出口22.2亿美元,增长25.8%;对意大利出口19.0亿美元,增长26.5%;对比利时出口18.2亿美元,增长32.9%。
对北美洲出口185.4亿美元,占18.3%,增长37.1%。其中对美国出口168.5亿美元,增长36.3%。
对拉丁美洲出口38.5亿美元,占3.8%,增长28.9%。
对非洲出口26.9亿美元,占2.7%,增长55.3%。
对大洋洲出口20.2亿美元,占2.0%,增长36.8%。
三、 五矿化工类商品国内各省市出口情况
2005年1-9月五矿化工类商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按出口额大小排序):
1、广东出口171.2亿美元,增长27.4%,占比16.9%,比去年同期下降2.0个百分点;
2、江苏出口118.2亿美元,增长63.6%,占比11.7%,上升1.6个百分点;
3、上海出口104.6亿美元,增长35.2%,占比10.3%,下降0.6个百分点;
4、浙江出口97.7亿美元,增长45.8%,占比9.7%,上升0.3个百分点;
5、北京出口82.5亿美元,增长65.6%,占比8.2%,上升1.2个百分点;
6、山东出口76.6亿美元,增长45.8%,占比7.6%,上升0.2个百分点;
7、辽宁出口70.3亿美元,增长77.4%,占比6.9%,上升1.3个百分点。
上述7个省市五矿化工类商品出口总额占五矿化工类商品出口总额的71.3%,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
四、一般贸易方式仍是主要出口贸易方式
今年1-9月五矿化工类商品一般贸易项下出口为676.9亿美元,占五矿化工类商品出口总额的66.9%,增长43.1%;
加工贸易项下出口为292.5亿美元,占五矿化工类商品出口总额的28.9%,增长38.9%。其中进料加工贸易项下出口为228.6亿美元,增长39.3%;来料加工装配贸易项下出口为63.9亿美元,增长37.6%。
五、主要商品进出口情况
出口:
成品油出口1155万吨,金额51.1亿美元,分别增长38.3%和85.5%。其中:汽油出口500万吨,金额23.4亿美元,分别增长21.0%和62.0%,平均单价增长33.9%;煤油出口191万吨,金额10.3亿美元,分别增长32.8%和95.0%,平均单价增长46.8%。
成品油出口主要市场为:新加坡189万吨,金额9.0亿美元;印度尼西亚178万吨,金额8.8亿美元;越南160万吨,金额7.1亿美元;巴拿马116万吨,金额3.1亿美元;日本103万吨,金额4.5亿美元;香港89万吨,金额3.5亿美元;韩国71万吨,金额3.1亿美元。
煤炭出口5453万吨,下降17.6%,金额31.8亿美元,增长15.7%,平均单价增长40.4%。主要出口市场为:日本、韩国、台湾省,出口金额依次为11.1亿美元、9.9亿美元、5.9亿美元,上述三个国家和地区所占市场份额为84.5%。
焦炭及半焦炭出口979万吨,金额19.3亿美元,分别下降5.6%和36.1%,平均单价为197美元/吨,下降32.3%。对主要出口市场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对欧盟出口下降幅度最低。
欧盟295万吨,金额5.9亿美元,分别下降3.1%和32.3%,平均单价为200美元/吨,下降30.1%;
日本228万吨,增长2.7%,金额4.7亿美元,下降29.1%,平均单价为206美元/吨,下降31.0%;
美国110万吨,增长0.1%,金额2.3亿美元,下降42.9%,平均单价为204美元/吨,下降42.9%;
巴西106万吨,金额2.1亿美元,分别下降33.8%和54.3%,平均单价为200美元/吨,下降31.0%;
印度77万吨,增长1.3%,金额1.5亿美元,下降34.7%,平均单价为200美元/吨,下降35.5%。
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出口16731万条,金额27.7亿美元,分别增长16.7%和62.4%。其中机动小客车轮胎出口4236万条,金额9.1亿美元,分别增长81.0%和89.5%;客货车轮胎出口2629万条,金额15.0亿美元,分别增长7.2%和54.5%。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对美国出口4583万条,金额9.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3.6%。
钢材出口1580万吨,金额101.8亿美元,分别增长83.0%和105.2%。其中板材出口683万吨,金额43.1亿美元,分别增长119.2%和148.9%,平均单价增长13.5%;棒材出口458万吨,金额21.3亿美元,分别增长60.3%和73.6%,平均单价增长8.3%。出口主要市场为:韩国、美国、欧盟,出口金额依次为24.2亿美元、13.1亿美元、8.7亿美元。
钢坯及粗锻件出口598万吨,金额23.1亿美元,分别增长111.5%和124.4%。主要出口市场为:台湾省154万吨,金额6.3亿美元;泰国131万吨,金额4.9亿美元;韩国93万吨,金额3.6亿美元;越南63万吨,金额2.2亿美元;印度尼西亚57万吨,金额2.2亿美元。
铁合金出口131万吨,减少11.3%,金额19.9亿美元,增长23.2%。其中硅铁出口71万吨,金额4.7亿美元,分别增长10.4%和0.2%,平均单价下降9.2%;钼铁出口18068吨,下降37.6%,金额8.4亿美元,增长80.6%,平均单价增长189.4%。
未锻造的铝及铝材出口154万吨,金额32.4亿美元 ,分别增长11.6%和27.9%。其中未锻造的铝(包括铝合金)出口102万吨,减少5.2%,金额18.3亿美元,增长4.2%;铝材出口52万吨,金额14.1亿美元,分别增长71.4%和81.8%。
阀门出口11.7亿套,金额17.9亿美元,分别增长4.8%和33.0%。其中对欧盟出口4.9亿美元,占阀门出口总额的27.4%,增长35.9%;对美国出口4.1亿美元,占阀门出口总额的22.8%,增长36.3%。
进口:
原油进口9396万吨,金额341.6亿美元,分别增长4.0%和44.7%,平均单价增长39.1%。进口主要来源地为:沙特阿拉伯1669万吨,金额59.9亿美元;安哥拉1251万吨,金额45.3亿美元;伊朗1100万吨,金额39.4亿美元;俄罗斯894万吨,金额33.2亿美元;阿曼853万吨,金额30.9亿美元;也门498万吨,金额18.3亿美元;苏丹494万吨,金额18.6亿美元。自上述7国进口数量占总进口量的71.9%。
成品油进口2324万吨,减少16.4%,金额71.9亿美元,增长11.1%。其中燃料油进口1979万吨,占成品油进口总量的85.2%,同比减少12.9%,金额51.7亿美元,增长17.1%。成品油进口主要来自韩国、新加坡、俄罗斯,进口金额依次为20.5亿美元、15.5亿美元、11.5亿美元。
钢材进口2000万吨,减少16.4%,金额192.3亿美元,增长20.6%。其中板材进口1744万吨,下降15.2%,金额159.9亿美元,增长20.7%,平均单价增长42.3%。板材进口主要来源地为:日本、韩国、台湾省、欧盟,进口金额依次为48.6亿美元、36.0亿美元、33.3亿美元、26.8亿美元。
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19895万吨,金额134.4亿美元,分别增长31.6%和42.6%,平均单价增长8.4%。主要进口市场为:澳大利亚、印度、巴西,进口金额依次为45.1亿美元、41.2亿美元、27.2亿美元,自上述三国进口占我进口总量的84.5%。
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198万吨,金额70.9亿美元,分别增长2.7%和25.6%。其中未锻造的铜(包括铜合金)进口116万吨,金额39.7亿美元,分别增长10.6%和41.5%;铜材进口82万吨,减少6.7%,金额31.2亿美元,增长9.8%。
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1401万吨,金额183.3亿美元,分别增长0.5%和22.1%。其中聚乙烯进口287万吨,金额29.9亿美元,分别增长2.1%和24.6%;聚丙烯进口235万吨,金额23.3亿美元,分别增长7.1%和26.8%;聚苯乙烯进口276万吨,减少3.7%,金额32.9亿美元,增长11.4%;聚酯进口92万吨,减少21.8%,金额21.8亿美元,增长21.6%。
肥料进口1075万吨,金额23.8亿美元,分别增长13.9%和39.1%。其中化肥进口337万吨,减少1.6%,金额8.6亿美元,增长11.1%。
环烃进口462万吨,金额43.3亿美元,分别增长15.3%和33.0%,平均单价增长15.4%。
对苯二甲酸进口498万吨,金额39.7亿美元,分别增长11.8%和28.2%,平均单价增长14.7%。
六、对五矿化工类商品近期出口趋势的分析
1、随着国家宏观管理政策的调整,关系国计民生的资源性及高耗能、高污染商品出口会逐年减少。特别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落实,五矿化工类商品出口会呈现减量化增长趋势。
2、近年来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和人民币汇率的调整,相对地降低了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3、五金、建材、精细化工类商品出口是五矿化工行业出口的新的增长点,出口呈逐年大幅度上升的趋势。但在短期内五金、建材、精细化工出口的增长难以弥补“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商品减量化增长产生的差额。
结论:上述因素会导致五矿化工类商品出口在近期内会呈现平稳下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