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煤炭市场 -> 消费地市场

2005年6月华东精煤市场趋于饱和 市场竞争加剧

2006/9/20 11:08:34       
华东1/3焦精煤及无烟喷吹煤市场进入五月份以来,去向艰难,目前主要用户存煤爆满,如马钢4月底无烟喷吹煤库存达14万吨,1/3焦精煤在14万吨左右,宝钢无烟精煤库存较满,要求停止下月计划。因用量没有大的变化,目前这些用户发运都不积极,采购不活跃,主要到站已暂停发运,进一步消化库存,同时减少资金积压。有部分用户提出降价要求,或变相提出降价如提高煤质、降底灰分点等要求。华东精煤市场渐入饱和状态。

     华东煤炭市场用户库存充足。江、浙、皖各大电厂存煤均在半月以上,并且存煤质量明现提升,沿江港口库存增多。优质动力煤畅销,低质煤去向不好,资金回笼难度加大,承兑比例赠加,供求基本平衡,但精煤市场反映却截然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因素

     以无烟喷吹煤市场为例,全国十几家大的无烟煤集团公司去年1-4月份销售无烟煤2700万吨左右,今年1-4月份共销售无烟煤3670万吨,同比销量增加940万吨,库存同比增加60万吨,实际产量同比增加在1000万吨,增幅在37%左右,无烟煤资源总量急剧增大的背后是利益驱动,特别是精煤价格拉动无烟喷吹煤产量增加,另外这里还有一个产品结构调整问题,无烟喷吹煤年初订货时价格普遍上调在60元/吨以上,各煤炭生产企业都加大了洗精煤的力度,增加了无烟喷吹煤产量,是目前无烟精煤市场日趋饱和的主要因素。

     2、需求增长相对资源增长后劲不足

     2004年,我国生产钢达到2.7亿吨,比上年增长22.7%,生产生铁2.5亿吨,增长24.12%,生产钢材2.9亿吨,增长23.29%。今年1-4月份,钢产量1.06亿吨,同比去年增幅24.8%,生铁产量近1亿吨,增幅为29.3%,钢材产量1.12亿吨,增幅23.3%。今年1-4月份钢铁产量依然保持比较高的强劲势头。4月9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行局局长贾银松表示,根据各地上报情况,2005年全国产钢能力3.22亿吨,增幅达到78.4%,由此可以预测2005年钢铁产量增幅在20%左右,与目前无烟煤资源量增加存在有较大的幅度差。1-4月份变化增幅相差在10%以上,占总增幅的近1/3。另外钢材市场剧烈震荡,钢铁企业面临结构调整,煤炭需求不旺。从1至4月能源产运耗存反应情况看洗煤产量增加1795万吨,而重点钢厂1-4月煤炭消耗同比减少27.6万吨,同比出现负数;炼焦煤同比增长32.6万吨,增幅2.19%,增长缓慢。另外钢铁企业直接从市场购买焦炭,自身产品结构调整,也造成主要钢厂炼焦煤消耗减少。

     3、宏观政策因素

     国内宏观经济内受CPI指数的上涨的困扰,外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宏观经济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1.8%,与3月份相比,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3%,1-4月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4%的控制目标肯定能实现,目前总体供求关系正处于均衡点附近。宏观调控要对两个方面都要警惕,既要防止通货膨胀,也要防止通货紧缩。煤炭市场供求也处于供求相对恃的微妙时刻。首先对煤炭行业投资依然很热,1-4月份煤炭开采及洗选投资127亿元,同比增长69.4%,明年下半年煤炭新增产能将陆续投入生产。其次煤炭行业结构极不合理,国营及地方国营煤矿3000处左右,统计数据较真实可靠,而乡镇小煤矿全国在2.5万处左右,它们盲目增产及冒险生产,一方面无序开采,浪费资源;另一方面它们生产的煤炭大多没有经过深加工,就进入市场,使劣质煤炭充斥市场,造成运输紧张,国家资源浪费,同时盲目增产,煤矿安全事故不断,停产整顿,造成生产不均衡,整顿之后又加大马力在生产,使煤炭生产进入恶性循环,使煤炭市场动荡不安。国家宏观控制措施频频出台,主要耗煤行业是调控重点,煤炭价格更是国家关注焦点。国家从5月1日起将部分钢材出口退税率下调到11%,将煤炭、钨、锌、锡、锑及其制品出口退税率下调到8%,取消稀土金属、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钼矿砂及精矿、轻重烧镁、氟石、滑石、碳化硅以及部分木材初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从6月1日起将黄磷出口暂定关税税率从10%提高到20%,将硅铁的出口暂定关税税率从零提高到5%。同时还将于近日出台禁止钢铁产品、磷矿石、稀土原矿加工贸易的措施。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抑制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增加, 使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急剧,目前钢材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正是市场的强烈反应。煤电联动,要控制电价上涨首先控制煤价。种种迹象表明煤炭市场目前处在高位运行精煤价格面临局部调整的压力。

     国际上日益向人民币汇率施压,特别是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最强烈,尽管目前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并未出现大幅松动现象,而且国家明确表态中国不会迫于外界压力而对人民币升值,但部分外贸企业对人民币升值存有心理预期,大约在5%左右,这意味着美元结算的煤炭出口长协价格下降,以人民币为结算煤炭出口价格上涨,大大降低我国煤炭出口竞争力,使出口煤炭产量减少,加剧国内煤炭竞争局面。

     缓解煤、电、油、运压力是宏观调控重点,去年煤炭市场紧张局面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不可能延续下去。适应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紧跟宏观经济发展步伐,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行业经济才能拓展自己生存空间,才能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4、运输因素

     今年候月线新增能力5000万吨,其中煤炭大约3000万吨运力,而这些新增运力主要输出精煤进入华东市场,对华东精煤市场冲击较大,目前华东产煤企业面临压力,并逐渐由山东扩展至安徽两淮。从一季度统计数字来看从山西进入山东的煤炭产量增加200万吨,预计全年增加达到800万吨以上,1-4月份晋煤(山西)外运铁路同比增加1780万吨,增幅17.93%,按此预计全年同比增加5340万吨。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铁路白货预计今年增长减缓,铁路新增运能,煤炭运力比去年肯定宽松,这样华东煤炭市场资源充足,供求日趋饱和,精煤市场首当其冲,压力巨大,面临价格调整。

     华东市场由于库存压力,个别生产企业已经开始采取了只要用户接受煤炭,而货款结算再商定的妥协措施,如果再这样持续下去,有可能形成以降价来促销售。市场对价格的敏感度是十分灵敏的,降价的区域是多大,降多少幅度合适,最后还是由市场来调节。我们不能忘记97到2000年的教训,价格不是唯一最有效的措施,我们不希望煤炭市场出现像钢材市场那样的剧烈波动,也不希望华东精煤市场像华东水泥市场那样被动,陷入非理性的泥潭。适当调节供应量,给市场一个喘息消化机会。煤炭生产企业只能自律,自己保护自己的利益。寄希望于下游产业,或者政府政策保护,目前都不成现实。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