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煤炭市场 -> 消费地市场

侯月线运力增强后的华东地区煤价分析

2006/9/20 16:23:59       
    今年,侯月线增量5000万吨,上半年按照计划,增加的运力已基本兑现。经侯月线运出的煤炭大多进入山东省境内,然后经日照港下水运到南方各地,相比较,对华东部分产煤地区的影响显得过大过重。

     一、侯月线基本情况

     侯月线,主要是侯马——月山段,与新荷——日照线相连,形成“西煤东运”二通道。随着侯月线五大工程相继改造后,将会全部实现电气化。运能将由2004年底5000万吨/年增加到1亿吨/年,今年预计运煤5500-6000万吨,其中进入山东约2800-2900万吨,与上一年度相比增加1300万吨左右。上半年总运量4586万吨,同比增加2430万吨,增幅112.71%。进入山东1440万吨,同比,山西增加421.06万吨,陕西增加270万吨,共691.06万吨,留在山东市场532.86万吨,日照下水156.2万吨。

     上半年,侯月线增量任务5000万吨没有全部完成,为了强化力度,目前,太原、郑州局已分别派出工作组,将其做为一项政治任务,在煤矿和发煤站点监督装车发运,1-6月份基本将山西富余煤全部运出,现在,很多矿井和发煤站均无存煤,此举已引起了山西煤炭局分管领导的重视,并向省政府反映,如继续大规模外运恐难保证资源供应,认为铁路这种做法并非市场经济,更不是为企业服务,与实际情况有差距,正确性值得商榷。但效果究竟如何现在还无法定论,相反,运力增多更加激发了各类煤矿增产高产的积极性。超运增产,冲击市场,已形成一系列新的问题,但国家有关部门认为这样做解决了煤炭价格过度上涨,可以缓解煤电油运的紧张程度。

     陕西省今年上半年在五大运输通道中侯月线增长相对不大,西安局也想方设法增发侯月线车辆,其它线路运量因此有所减少,导致了陕西供华中地区合同兑现率大大降低,最低的仅有20%,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另外,山东和华东地区由于进煤较多,用户煤库存增加,开始向煤矿提出降价要求,华中受此冲击程度弱,价位相对较高,但山西煤又运不过去,煤矿受损也显得无能为力。

     二、源头生产地情况

     山西、陕西是产煤大省,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赋存条件相对较好,可开采储量丰厚,在侯月线大幅度增量之后,两省煤炭外运的规模和数量逐步加快加大。

     山西:全省共有大同、宁武、太原、沁水、霍西、河东六大煤田,预计储量6413亿吨,探明储量2700亿吨,保有储量2500亿吨,煤种主要是主焦煤,肥煤、气煤、瘦煤,共占58%,无烟煤占25%,其它占17%。全国13个煤炭基地,山西就有3个,后备资源充足,将长期是我国的主要煤炭能源基地,产煤中心和外调压力不会在近几年内降低。
1-6月份,产量2.519亿吨,其中:重点矿1.2亿吨,同比增加12.6%;非重点矿1.32亿吨,同比增加4.94%,非重点增速低于重点矿,原因有二:一是因安全,全省4000多个小煤井停产整顿,截止7月中旬,只有1600多个发放了生产许可证,下半年将陆续发证,只要安全不出问题,产量有可能会大增;二是因安全原因,全省尚有大量不在规范统计内的小井,晚上生产,天亮时将煤运走,产销量无从统计,虽然山西省已着手整顿,但难度大,产量无法控制。
1-6月份,销量2.44亿吨,同比增加23.84%,其中:铁路出省运量1.586亿吨,同比增加22.81%,公路出省4679万吨,同比增加27.46%。

     陕西:全省已探明地质储量1600多亿吨,从南到北共有煤田15个,现有矿井900多处,其中,陕北主要有三块:一是神木、榆林、府谷、横山、靖边、安边等地区,已探明储量1401亿吨;二是延安、子长、富县一带,已探明储量20亿吨;三是黄陵、宜君、耀县、彬县,已探明储量150亿吨。

     渭北煤田现生产的韩城、合阳、澄城、白水、蒲城、铜川等四大矿务集团,现已探明储量58亿吨。这块煤田主要是贫瘦煤,矿区潜力不大。但它的接续区潜力较大,也有三块:一是黄陵矿区,设计能力1000万吨,目前生产能力500万吨,再加上地方煤矿,今年该地区产量在1200万吨,今后可达到2600万吨;二是彬长矿区,现在正处于建设期间,第一步规划3000万吨,最终达5000万吨能力,目前已初步建成,今年底将投产150万吨,2006年上半年大矿投产600万吨,地方小井800万吨,共1400万吨,目前的问题是铁路在建,无法外运,只能靠汽车,铁路要三年时间才能建成;三是榆林地区,除了神华集团以外,地方煤矿生产能力3500万吨左右,该地区今年产煤共7000万吨。地区3500万吨地方煤矿产出的煤,当地消耗500万吨,向南运出3000万吨,通过汽车分流到山西等地再装火车外运,主要靠包神线——神朔线北往,侯月线——陇海线——宁西线东去南下,宁西线全线通车后外运量将会增加,资源也有保证。
1-6月份,产量6500万吨,全年预计1.3亿吨(包括神华3500万吨),上半年全省销售5200万吨左右,省外销3200万吨,其中火车外运1396万吨,同比增加150万吨。进入侯月线运输634万吨,运往山东334万吨,同比增加270万吨,主要是铜川、蒲白、韩城、黄陵、陕北,主要供山东14个电厂;进入其他地区300万吨。04年陕西省供山东重点合同电煤129万吨,05年436万吨,同比增加307万吨,是2000年的 3.3倍,预计全年会超合同供煤。

     三、山东受到的影响

     侯月线增量,主要在于侯月线向东可以继续延伸,最后进港,下水后即可进入华东各地,交通便利,由于其后续线路基本位于山东境内,因此,山东目前受到的冲击最大。

     1-6月份,晋陕豫三地进入山东省煤炭共计3794.3万吨,月均632.4万吨,同比增加613.56万吨,月均增加102.26万吨。其中:

     车运进入山东计3364.1万吨,其中:山西2926万吨,同比增加539万吨;陕西334万吨,同比增加270万吨;河南104.1万吨,同比减少5.6万吨。

     汽运进入山东主要是山西,共计315.4万吨,同比增加66.2万吨;河北、河南等省由于线路分散暂时无法统计。
港口共计447.9万吨,黄骅港以北六港转入427.9万吨;山东半岛地方小港约20万吨。

     进口共计77.3万吨,同比增加20.1万吨。

     进入山东省境内煤炭共计4204.7万吨,减去下水煤410.4万吨,实际进入山东的煤炭3794.3万吨,月均632.4万吨,同比增加613.56万吨,月均增加102.26万吨。

     1-6月份山东市场总资源量计8091.39万吨,其中外地调入3794.3万吨,本省企业销售4297.09万吨。按近三年山东煤耗分析,应消耗量7535万吨,富余556.39万吨,这些煤炭已经变成了山东省目前的社会库存。

     在价格方面,山东省的煤价也无法与晋陕地区的价格相比。

     山西省5月份重点煤矿综合平均售价为292.39元/吨,较4月份下降8.02元/吨,7月上旬西山、汾西、霍州三局5300-5500大卡电煤车板价 220-280元/吨,精煤620-650元/吨;6月份地方煤炭综合售价为301元/吨,7月份开始下降10-20元/吨,精煤降20-80元/吨,如吕梁地区发南京电厂、扬州电厂车板价270元/吨,长治地方煤280-310元/吨。

     陕西省省外重点合同电煤价格260元/吨,比04年上涨40元/吨,比省内电煤高60元/吨,所以,企业有向外省发煤的积极性。

     经受运力、价格双重压力,山东各煤炭生产企业不得不调整自己的价格。

     目前山东省重点煤矿动力煤价格下降了20-30元/吨,个别生产企业因质量差降了40元/吨左右。精煤价格下降了40-45元/吨,但用户还认为没有降到位,购煤积极性仍然不高,封堵外进煤力度不大,稳价压力依然很重。

     四、对苏浙的影响

     江苏和浙江两省既是经济发达地区,又是能源严重缺乏地区,经历了04年严重的“煤荒”之后,今年库存煤受侯月线、大秦线大幅度增量影响,普遍增多,并在“迎峰度夏”期间,保证了煤源。

     侯月线铁路直达到江苏地区,1-6月份1662万吨,同比增加70.46%;进入浙江地区1018万吨,同比增加30.85%,大大缓解了苏浙地区煤炭供应压力。

     现在,沿江各大电厂并不缺煤,江苏电、浙江电、利港电厂等大电厂存煤好于往年,甚至保持在20天用量以上。由于煤源较多,运力相对有保障,煤炭质量又有所保证,部分铁水联运户出现了到货量集中、待卸船只增多的现象。

     由于煤炭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所以煤炭的价格自年初以来出现了松动,部分用户开始提出降价要求,并同时要求缓发或严格按合同要求发煤。同时,中间经营户购煤积极性不高,市场煤经营的风险增大,利润减少,市场交易不活跃,部分用户持币待购,观望心态皆是。

     五、对豫皖的影响

     安徽、河南两省能源丰富,煤炭储量充足,由于两省受侯月线和大秦线冲击不明显,所以煤炭市场供求相对稳定,价格也保持了平稳。

     安徽省1-7月份产煤4551.56万吨,同比多生产煤炭229万吨,增长5.3%,销售3947.22万吨,其中:销省内2499.43万吨,占总销量 63.3%;销往省外1447.78万吨,占总销量36.7%,全省煤炭产销率为96.8%,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7月末全省账面存煤195.6万吨,同比增加122万吨,比年初增加138万吨。从省内目前的市场看,供求基本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但是煤质普遍下滑,给销售工作增加了难度。精煤市场受供过于求影响,全国范围内价格出现了下调,省内也不例外。混煤由于山东省境内受侯月线冲击严重,与山东、山西有交叉的用户受价格影响,在价格上也出现了用户要求协商的情况。由于煤质原因,部分煤炭生产企业对煤价做了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对低质煤处理方面多是看重市场,价格上也大多采取惠价让利的办法,并由供需双方自主衔接,价格调整的幅度相对较大。但煤质没有出现问题的煤炭生产企业,靠提质稳市场、稳价格,没有出现跟风降价的现象。

     河南省煤种丰富,往年,山西、陕西煤进入量较大,今年,两省煤大多进入侯月线外运,进入河南省的煤炭数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相应减少,这就给河南本地煤炭销售创造了极好的时机,价格不仅没有下跌,部分煤种还出现了涨价的现象,这在当前的煤炭市场是很不多见的。受大环境波及,目前煤炭市场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销售压力增大,由于煤质较差,地销煤压力较大,实际库存量增加。而且精煤产量提高以后,洗煤的副产品增加,销售也出现了暂时的缓和期,由于生产条件的不断变化,煤质的问题在短期内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另外,用户回款也开始出现不积极的现象。

     六、侯月线增量后期判断

     侯月线是“西煤东运”的二通道之一,今年,包括焦煤增量在内,共计5000万吨,受安全力度加强影响,上半年山西、陕西两省的煤炭资源增幅没有达到预期要求,所以,侯月线增加的运力难以保证,影响了进度兑现率,也给下半年的外运工作增加了新难度。

     对侯月线后期基本判断目前有两种说法:

     一是认为侯月线增量是短期形为,主要是为了平抑华东地区过高的煤价,缓解供需矛盾,一旦供求关系得到缓和,这种行政调控的力度就会减弱,不会长此以往。舆论认为,目前大规模增加侯月线运力,形成了新的资源流向体系,打破了过去相对平衡的格局,比如,原本进入中原腹地和东北地区的煤炭,现在也开始流向华东,使得中原地区煤炭频频吃紧,甚至出现了东北从北方五港调煤的反常情况;另外,加重了源头地区治理小煤窑的压力,使得安全问题紧而又紧,对华东部分地区的产煤大省则形成销售和生产的压力,煤炭价格与价值的均衡关系有逐渐被扭曲的可能。所以,这种调控不会长久延伸,顶多1-2年。

     二是认为增量将继续进一步得到加强,这一调控不仅使“西煤东运”的步伐加快,而且也对西部大开发起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使西部资源被合理分配到资源紧缺的华东地区,既能稳定能源合理的价格,而且又能很好的发挥资源的作用。从国家正在改善西煤外运通道的规划和现状看,这种趋势将是长期的形为,合理配置资源,加速资源流动,利于地区资源的整体平衡。

     确实,侯月线为缓解东部地区煤炭资源紧张的状况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目前出现了新的问题,而且,督察组进驻装煤站点监督煤炭发运更不是长久之计。由于盲目推进外运速度,更导致了煤质大面积滑坡,普遍较差,出现了劣质煤大量压港,货流速度因此受到制约进而放缓。由于资源流向发生改变,原本靠晋陕煤炭支持的地区则出现了供求不平衡的情况,而增加的运力集中在大秦和侯月两线,想要改变供应渠道,调剂余缺又因运力少难以解决,所以,以行政的手段加速物资外运,缺乏市场调节的基础,而且,引发潜在的一系列安全问题,显然也促使这一政策难以长期坚持,所以,侯月线大规模增量的可能性不大。应该在第一轮调控发生作用后增速适度放缓。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