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炭市场 -> 焦炭市场分析

2004年焦炭市场分析总结

2006/9/27 17:05:57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已成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所面临的普遍难题,各国之间优势互补、资源互补的合作方式,日益受到重视和欢迎。对于如何开发和使用本国的不可再生资源,成为各国政府十分关注的国策。资源不足的矛盾,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也日益凸显出来,钢铁业所需的铁矿砂等重要的原料,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以满足国内需要。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煤炭以及煤炭生产的焦炭等产品,也逐步成为我国的稀缺资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国内冶金行业生产情况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指标的持续走强带动了整个社会对钢铁及钢铁产品的进一步需求,刺激了中国钢铁行业的飞速发展。从2002年5月开始,由于我国钢铁工业呈现突发式增长,拉动焦炭内需不断扩大,同时我国政府从加强环保以及确保安全生产角度出发,加大了对小煤窑的整顿和关停力度,造成一定时间内的焦煤短缺,进一步加剧了焦炭供应的紧张程度,从而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焦炭抢购风潮,焦炭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焦炭价格迅速上升。由于焦炭价格的上涨,刺激全国各地掀起了重新改建和扩建焦化厂的热潮,2004年我国的焦炭生产延续了2003年高速增长的势头,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的焦炭产量17748.5万吨,同比增长25.8%,预计全年焦炭产量将超过2.24亿吨以上,同时2004全国累计产钢29738.7万吨,同比增长23.5%;生铁25185.05万吨,同比增长24.1%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2004年焦炭的增长幅度已超过了生铁和钢的增长幅度。根据焦铁比0.5计算,全年钢铁行业消耗焦炭1.5亿吨左右,加上化工及其它行业的消耗,预计各行业总计耗焦炭1.85亿吨左右,加上出口1508万吨左右,预计全年焦炭余量将达到2400万吨左右。虽然焦炭产量大幅增长,资源供应量明显增加,但是焦炭行情并没有因此下滑,相反,焦炭市场供需两旺,价格保持高位坚挺,造成价格坚挺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山西焦炭出省资源减少,国内外焦煤价格上涨,焦炭生产成本加大,另一方面由于全国范围的治理超载整顿,运力紧张的矛盾日渐突出,运费上涨等诸多问题及生产布局不均衡,造成目前山西多数焦炭企业库存普遍上升,许多企业因此采取延长结焦时间来减少产量,而外省却因运力问题,货源略显紧张,估计这种情况短期不会好转,焦炭短期放量供应能力有限,这也是近期焦炭价格跌势趋缓的主要原因之一,2004年我国焦炭产量将远超过需求总量已成定局。

 

二、我国的焦炭出口情况:

 

我国焦炭出口经过2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我国焦炭生产和贸易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焦炭早已摆脱了质次、价低、无信誉的形象,牢固占据了国际商品焦的龙头地位。下面是我国近几年焦炭出口及所占我国焦炭产量的比重。

 

1999-2004年我国焦炭出口情况

单位:万吨、万美元、吨/美元

 日期

数量

同比

金额

同比

单价

同比

1999

   997

 

  55,121

 

55.29

 

2000

 1,519

52.4%

  91,580

66.14%

60.29

9.05%

2001

 1,386

-8.8%

  92,824

1.36%

66.97

11.08%

2002

 1,357

-2.1%

  95,750

3.15%

70.56

5.36%

2003

 1,472

8.5%

 167,236

74.66%

113.61

61.01%

2004

 1,508

2.2%

 395,564

136.11%

262.35

130.99%

 

1999--2004年我国焦炭出口占我国焦炭产量的比重

单位:万吨、万美元、吨/美元

日期

出口量

产量

所占比重

1999

      997

  11,866

8.40%

2000

    1,520

  12,814

11.86%

2001

    1,387

  13,130

10.56%

2002

    1,357

  14,345

9.46%

2003

   1,472

17,800

8.27%

2004

   1,508

  22,400

6.7%

 

 

 

 

 

 

 

据海关统计, 2005年焦炭出口1508万吨,同比增长2.2,平均单价262美元/,同比增长131%,出口创汇39.6亿美元,同比增长136%,出口创汇已超过煤炭,对欧盟出口焦炭463万吨,2003年基本持平,出口创汇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6.2%,平均单价258.9美元/吨,同比增长134%

 从海关统计分国别看,2004年我国焦炭出口到44个国家和地区比2003年的51个又有所下降,其中焦炭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的日本、巴西,美洲的美国、巴西和欧盟的几个国家,其中,日本、美国、比利时与2003年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以下图表统计看,2004年我国焦炭出口国家的集中度有所提高,前10个国家占我国焦炭出口总量的比重从2003年的78%2004年的81%,集中度增长了3%,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国焦炭出口市场有所萎缩,依赖度提高,对于我国焦炭出口健康发展并不十分有利。

2004年焦炭出口分国别地区

单位:万美元、吨、美元/

 

 

 

 

序号

名称

累计数量

数量比例

累计金额

累计金额比例

平均单价

单价同比%

0

总计

15077584

 

395564.3

 

262.35

130.99

1

日本

3437253

22.8

88917.89

22.48

258.69

114.62

2

巴西

1844074

12.23

51304.32

12.97

278.21

138.23

3

美国

1665523

11.05

50583.95

12.79

303.71

168.92

4

比利时

1353271

8.98

32985.82

8.34

243.75

131.91

5

印度

969907.3

6.43

27978.64

7.07

288.47

142.93

6

意大利

819249.5

5.43

23982.11

6.06

292.73

163.29

7

法国

609058.6

4.04

16406.87

4.15

269.38

117.94

8

荷兰

573738.6

3.81

14113.49

3.57

245.99

132.09

9

英国

554772.1

3.68

14910.87

3.77

268.77

142.37

10

德国

414449.8

2.75

9024.24

2.28

217.74

121.14

11

其它

2836288

 

65356.16

 

230.43

 

2002-2004年焦炭出口月统计

单位:吨、美元、美元/

 

 

日期

数量

金额

单价

20021

732,366

     48,219,185

    65.84

20022

     1,091,237

     70,343,337

    64.46

20023

     1,051,192

     67,518,810

    64.23

20024

       988,639

     63,644,809

    64.38

20025

     1,134,159

     77,150,630

    68.02

20026

       858,823

     58,773,115

    68.43

20027

     1,256,945

     83,538,215

    66.46

20028

     1,165,329

     82,778,921

    71.03

20029

     1,532,131

    113,719,197

    74.22

200210

       732,207

     53,997,953

    73.75

200211

     1,614,538

    127,034,370

    78.68

200212

     1,413,244

    109,091,083

    77.19

20031

     1,468,476

    124,446,274

    84.75

20032

     1,371,101

    123,772,672

    90.27

20033

     1,298,670

    125,202,526

    96.41

20034

     1,824,603

    193,801,153

   106.22

20035

     1,432,738

    163,408,885

   114.05

20036

     1,377,951

    167,491,041

   121.55

20037

       764,910

     89,739,500

   117.32

20038

     1,069,476

    132,087,800

   123.51

20039

     1,437,232

    179,924,900

   125.19

200310

       838,758

    104,685,700

   124.81

200311

       840,838

    114,340,000

   135.99

200312

     1,026,300

    156,440,001

   152.43

20041

                 355,031

     59,803,200

   168.45

20042

     1,112,881

    229,637,200

206.34

20043

       888,980

    224,689,100

   252.75

20044

         1,163,502.00

    349,780,000

300.63

20045

1335975.51

    511,906,100

383.17

20046

1498849.94

    571,562,300

381.33

20047

1266164.91

    385,348,900

304.34

20048

713222.11

    186,720,000

261.8

20049

2058954.42

    503,619,700

244.6

200410

1677177.53

    352,154,800

209.97

200411

1578646.52

    298,446,100

189.05

200412

1390305.58

    278,352,600

200.21

从上面的图表可以看出,自2002年以来我国焦炭出口价格一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045月份我国焦炭出口单价创我国焦炭出口以来的最高值,由于焦炭出口价格上涨过快,引起了各方的关注,面对这种情况,五矿化工商会焦炭分会和广大的焦炭出口企业对国内外焦炭市场进行了研讨,分析问题,并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焦炭出口价格终于稳定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

综观2004年我国焦炭出口跌宕起伏,曲曲折折,可以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中国焦炭出口二十多年来,经过了风风雨雨,中国焦炭早已摆脱了质次、价低、无信誉的形象,牢固占据了国际商品焦的龙头地位。遗憾的是,2004年上半年,由于配额紧张而导致的价格飞涨,市场价格在两个月内攀升到近450美元/FOB的历史最高点,使许多国外钢厂在高价购买的同时,对中国焦炭整体的信任和信心备受打击,焦炭贸易问题也摆上了欧盟与中国高层的议事日程,面对这种局面,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在7月份及时下发了400万吨焦炭出口配额,对于稳定我国的焦炭出口价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焦炭出口价格趋于合理,基本稳定在200美元/吨左右。但是由于我国焦炭供应的不稳定,在无形中会影响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潜在收益,恢复信心还需要一定时间。最明显的变化是各国纷纷增加焦炭产量;增加PCI比例;欧洲部分铸造厂改造炉型,改用电炉替代铸造焦,以相对减少对中国焦炭的依赖。

 

三、国外焦炭生产情况

 

根据统计,近年世界焦炭产量一直保持在3.5亿吨左右。随着世界其它国家焦炉老化以及环保问题,各国的焦炭生产在逐步减少,为了弥补这一缺口,近几年我国的焦炭生产发展迅速。2001年我国焦炭产量1.3亿吨,20021.4亿吨,20031.78亿吨,分别占世界焦炭总产量的38%41%45.6%。特别是自2002年以来,由于全球钢铁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冶金原料的焦炭出现了供应紧张的局面,国内外焦炭价格上涨速猛。鉴于此种状况,各国为了降低对我国焦炭的依存度,纷纷恢复、改扩建焦炉,预计到2004年底,全球焦炭产能将新增8000万吨,达到4.7亿吨。

 

四、焦炭分会的工作

 

1993年焦炭分会成立以来,焦炭分会的工作在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的领导下,在全体会员共同努力下,行业自律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随着我国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焦炭分会面临的工作会更艰巨,任重道远,实践证明,加强行业的高度自律是提高焦炭出口经营秩序的重要保证。

1、焦炭分会第四次会员大会

会议全面总结了第三届焦炭理事会的工作,大会在如何进一步发挥商会的职能,加强焦炭分会的凝聚力,更有效地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的工作,履行商会在国家制定焦炭行业政策及具体事务中的咨政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焦炭理事会和常务理事单位,并就分会的今后工作形成了若干决议。

会议在全面分析了2003年焦炭国际、国内市场情况的基础上,以严谨的态度和大量的事实,对2004年的市场走势做出了较为准确的预测,大会形成决议,建议政府应该保持配额总量稳定,并适当增加,以保护中国焦炭来之不易的市场份额。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当初的分析判断是正确的,为政府主管部门的决策和了解行业的实际情况,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但遗憾的是,行业的这种重要的观点和判断,并未形成主流意见,导致后来市场的价格,超出了可控的范围,不断飚升,最后引发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中欧焦炭贸易争端”的爆发。

2、中欧焦炭贸易摩擦事件。

随着全球钢铁行业全面复苏,钢铁业的过热投资以及对焦炭需求的短期过度膨胀,焦炭需求更加旺盛,导致一些与钢铁业有关的部门与企业,极力呼吁政府大幅削减甚至停止焦炭的出口,国家有关部门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建议的需要,削减2004年的焦炭出口配额,导致焦炭出口价格快速上涨达到450美元/吨,由于配额紧缺,供应出现紧张,多年来依赖我国物美价廉的国外用户对我国稳定供应提出质疑,2004 5 10 日,也就是温家宝总理访欧期间,特别是在我焦炭出口企业和欧盟新近签署了262 万吨焦炭供货协议的情况下,欧盟官方向中国提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中国政府放弃对焦炭实行出口配额管理的限制,否则将于514 日将中国告向WTO ,针对欧盟的无理要求,在我会会领导的带领下,积极组织企业应对,奔波在政府和企业之间,为国家和行业利益在积极地工作。在518日 到 72780天内,五矿化工商会共组织企业研究和参加商务部、发改委有关解决中欧焦炭摩擦问题相关会议21次,并先后拜访了有关政府部门、国内外同行业组织,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提出了不少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积极游说,有关政府部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商务部根据商会的建议和焦炭市场的具体情况于 726 及时增发了400万吨焦炭配额,为尽快解决与欧盟的焦炭贸易问题奠定了基础。经过中欧焦炭贸易摩擦,我们看到了焦炭分会全体成员表现出高度的团结和统一,步调一致,群策群力,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集体智慧,为我们协助政府,解决争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中欧焦炭贸易摩擦,五矿商会积极的工作态度得到了政府、行业和企业的普遍认可,同时也使焦炭分会在业界的代表性、凝聚力和影响力得到不断增强。

3、协助政府研究制定焦炭出口资质标准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焦炭出口的协调,规范焦炭出口秩序,不断完善焦炭出口管理,积极配合商务部研究制定《焦炭出口企业资质标准和申报程序》,在商务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五矿商会及企业的共同努力, 2004年11月8日 商务部74号公告《焦炭出口企业资质标准和申报程序》正式出台。

4、配合政府完成焦炭出口资质的审核工作

焦炭分会根据公告规定于 20041120 开始对各地商务机关上报的材料进行复核,于 2004123 完成了对2005年的焦炭出口资质的复核工作,本次全国共有129家企业递交了申报材料,符合焦炭出口资质条件的企业48家,其中新增生产企业14家,符合条件的48家企业中,有生产企业27家,占合格企业的56%。这一工作的准时完成,为2005年焦炭出口配额在 20041214 的及时下达提供了保障,得到了业界的认同。

5、“对印度出口焦炭联合体”五周年大会

200446 ,对印度出口焦炭联合体在北京召开了成立五周年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了焦联体五年的运作情况,在行业意识、大局意识、自律意识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经验是焦联体不可多得的无形资产,值得大力推广。

6、促进国内外企业之间的交流

20041121 焦炭分会在云南召开了焦炭市场研讨会,210位中外来宾参加会议,中外焦炭行业的同行利用焦炭分会提供的这一平台,交流信息,洽谈贸易,加强合作,促进发展。参加会议中外代表就近几我国焦炭在生产、出口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各层面分析了国内外焦炭市场需求状况以及发展趋势,并就如何加大焦化行业的技术改造、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和污染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五、对2005年的预测

 

1、从钢铁业看,预计明年国内外钢铁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趋势将放缓,对焦炭的总需求量应该不会减少。

2、从焦炭产能来看,全球的产能将会逐渐提高。2002年以来全球钢铁业快速发展,对焦炭的需求量增加,2004年中国焦炭价格的迅速上扬使许多钢厂措不及防,引发了业内人士的警觉,为降低对中国焦炭的依赖度,许多国家纷纷扩建并新建焦炉。

总之,中国焦炭出口价格由于受到生产能力、炼焦煤价、运输、国内需求、国外炼焦成本及商品焦价格,还有居高不下的海运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变数仍然存在,但焦炭产量过剩已成定局,预计上半年的市场价格应维持在2004年以来的水平,但2005年下半年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焦炭价格将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但是像2004年剧烈涨跌的情形,应该不会再次出现。

 

六、焦炭出口中存在的问题

 

1、配额总量波动过大,不但造成市场供求失衡,还影响了我国在焦炭出口贸易中的形象;

2、自2003年以来,随着冶金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冶金原料供应出现紧张的局面,国内外焦炭市场价格持续走高,进一步刺激了我国焦炭行业的投资,我国焦炭产能剧增,同时焦炭质量有所下降;

3、由于焦炭行业发展过快,部分企业忽视了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部分地区土焦死灰复燃,呈大幅增长趋势,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等问题

4、国内外运输紧张也是焦炭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七、建议

 

1、源头抓起,狠抓环保,加大炼焦行业技术改造,严把焦炭项目的审批,对于不符合规定的焦炭项目要坚决打击;

2、严格执行焦炭出口资质标准,确保焦炭出口经营秩序的稳定;

3、加快炼焦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布局,确保炼焦行业健康发展。我国炼焦企业地域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东和东北地区。而我国生铁生产最集中的地区是华北和华东,但华北地区焦炭生产比重明显高于其生铁在全国中的生产比重,华东地区在全国中的生铁生产又比重明显高于焦炭生产比重。因此出现华北地区焦炭供应过剩、华东地区焦炭供应明显不足的形势,区域间焦炭流动量较大。

4、加强焦化产业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建设和小机焦的建设,坚决取缔小土焦;

5、制定政策措施,强化炼焦煤资源管理,杜绝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乱采乱挖。

6、焦炭市场坚持首先满足国内需求的原则,同时发挥两个市场的互补作用,合理利用国家资源;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