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国内焦炭企业惨淡经营。焦炭价格一路下跌,多数焦炭企业亏损严重。2006年,国内焦炭业将面临哪些隐忧?安邦研究人员认为,
第一,产能过大是整个焦炭业面临的最大风险。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调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年底,全国炼焦产能达2.74亿吨,当年生产焦炭20618万吨,2005年新建已投产焦炉新增产能约2700多万吨,2006年还有在建拟投产焦炉总产能约达2000万吨。据了解,2006年的部分焦炭产能其实在2005年年底已经建成。粗略计算,目前焦炭产能在3.2亿吨以上。按照2006年2.6亿吨的产吨即可保障4亿吨钢生产。那么,今年可能将有6000万吨的焦炭产能过剩。
第二,国家将继续调控焦炭行业。由于焦炭产能过剩,2005年被国家划定为2006年的重点调控行业。此外,在其他10个产能过剩的行业中,焦炭的下游行业钢铁也在其中。因此,今年政策和金融对焦炭业倾斜的可能性较小。
第三,焦炭出口量有可能继续下降。2005年,全国出口焦炭1276万吨,同比下降15%。据了解,除印度等少数几个钢铁增产的国家/地区焦炭进口增加外,大多数国家/地区因钢铁减产焦炭进口减少。今年国外一些新建的焦炭产能将投产,这对我国焦炭出口将有不小影响。
第四,焦炭国内价格和出口价格恐怕难有较大突破。由于供求关系决定价格,预计国内今年钢铁产量增幅将会在10%左右,对焦炭需求增量并不会太大。此外,欧美国家对钢铁生产增幅的预期并不高,因此,国内和出口焦炭价格恐难有较大突破。
第五,独立焦化厂生存空间将会面临严峻挑战。2005年,重点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的焦化厂生产8043.3万吨,同比增长18.14%。2006年,还有部分钢铁企业的焦化厂将投产,这将使独立焦化厂的生存空间更狭小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