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4月,山西省几大焦炭企业将每吨焦炭提价40元。在焦炭业效益连续下滑的形势下,这一被业内人士称之为积极自救的行为似乎给该业态带来了一丝曙光,于是此举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此次提价是焦炭企业一时兴起,还是“预谋已久”;提价幅度是“随行就市”,还是一成不变;提价行为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业内人士又如何看待此举?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组合拳”难击要害
实际上提价不是焦炭企业实施自救的首次尝试,去年焦炭企业曾试图组建欧佩克,并签订了绵山公约,该公约要求入会的焦炭企业限产20%,试图通过此举缓解供大于求的状况,从而阻止焦炭价格的一再下跌,但是效果不佳。
今年,就在焦炭业一蹶不振之时,焦炭协会再次牵头发起自救,即与河北冶金钢铁协会结成联盟。协会副秘书长赵涂家坦言:此次自救最终也以失败告终。“原因很简单,钢材价格一度滑入低谷,面临亏损的钢铁企业为了保住自身,反而还会要求降低焦 炭价格。”这对于想救自己于危难之中的焦炭企业来讲,无疑是火上浇油。
焦炭协会发起的“组合拳”频频“出局”,问题究竟出自哪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是供大于求的必然性。那么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何在?
无序发展惹的祸
一次,记者来到运城河津采访,天空中灰蒙蒙的烟雾以及空气中散发的刺鼻焦油味令人几近窒息,同行人员问当地官员:“你们不觉得难闻吗?”“这么多年都这样过来了,已经习惯了。再说,要不是依靠这些焦化厂来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河津不可能有今天百强县的称号。”
当地的这位官员继而感叹道:一个小小的河津目前就有大小59个焦化厂。生存环境怎可能谈得上好,但是没有了它们,银行贷款谁来偿还,农民工谁来安排,如果为了一个环境问题而放慢经济发展速度,那么我们的政绩上不去,就意味着无能!
这是目前我省焦炭业发展的一个写真,也道出了焦炭业秩序混乱的一个主要原因。于是,各地为了发展经济,疯狂上马焦化厂,最终带来了焦炭的产能过剩,于是就有了今天焦炭价格一跌再跌的现状。
自救需要的是自觉
对于此次提价的效果如何?赵涂家的回答是协会尽最大的努力,但是还需企业的自觉行为。
为了避免焦炭企业暗箱操作,提价有名无实,协会已制定出了内惩措施。目前焦炭出省需要配额,如果一旦发现企业不按照规定提价,协会就以减少或不给配额进行惩罚。“但是必须承认的是,这依然杜绝不了不自觉焦炭企业的私下交易。真可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赵涂家举了一个简单例子:“如果一个焦炭企业表面上每吨提价40元,但实际上却以交易量的减少来抵扣高出的价格。类似这种情形我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赵涂家一再强调企业自救需要的是企业的自觉行为。
不要让“剩者为王”
今年一季度,山西焦化集团每月焦炭亏损700多万元。山焦是具有国内最先进的技术装备的大型国有企业,产品结构合理,化产占40%。“背靠焦煤集团,自己还拥有煤矿,又有银行的支持,这样的企业都难以为继,这不符合市场规律!”省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李镇西认为,“不打败那些大肆存在的非法炼焦厂,‘正规军’永无安宁。”
“那些土炼焦厂,挖一个坑,就能自家门前炼焦炭,成本十分低廉,而且能灵活地应对省里组织的检查。他们虽然赔不起,但他们却停得起,看谁能耗过谁!”最终造成的是“剩者为王”。
“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供需失衡还是主要依靠市场自我调节。”但就目前焦化业如何尽早走出低靡,李镇西指出,省政府应痛下决心治理非法存在的焦化厂,只有坚持不懈地打击,才能真正避免非法生产带来的供求失衡现状,才能促焦化业走向良性发展轨道。而目前焦炭大企业联手实施自救的积极行为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应充分发挥大企业的社会自律作用,同时还应赋予他们合法的权利和手段。
来源:山西日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