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节能与环保 -> 节能环保咨询

电煤市场缘何又吃紧?

2006/9/30 8:58:01       
     今冬,华中电煤市场再度“变脸”,湖北电网严重缺煤,河南省甚至有个别电厂出现了停机待煤的现象,益阳、襄樊等电厂相继发出“存煤告急”的警报。 

  电煤紧缺带来了电力供应不足的连锁反应。在今冬用电高峰期,华中电网“缺电”呼声再现。河南用电缺口高达100万千瓦,湖北、四川拉闸限电警报频传,而重庆自12月7日以来,几乎天天拉闸限电。 

  华中是全国电煤市场的“晴雨表”,华中足、则天下无忧。实际上,今年全国电煤市场从总体看并不紧张,真正缺煤的是华中和河北。这与华中电网“南水北火”的电源结构有关。华中水电资源丰沛,夏季水电大发,冬季就需要火电能适时地顶上来。因此,冬季用电高峰期,也是电煤需求难过的一道坎。 

  2002年冬季,华中地区的火电承担了较去年同期更为艰巨的发电任务。这首先是由于今年水电来水情况不好,河南三门峡、小浪底严重缺水,出力不足;葛洲坝来水情况也不佳;二滩来水较去年减少了5%,弥补用电缺口的重担全压到了火电身上。其次,今年国民经济增长呈先抑后扬的态势,在第四季度突然发力,各项经济指标全线飘红,由此带来华中地区社会用电量的快速增长。如四川省2002年预计售电量将超过不去50亿千瓦时,较去年增长21%。在此情况下,一旦电煤供应出现不足,火电机组不能稳发、满发,电网难免会捉襟见肘、拉闸频频。 

  按理说,近年来全国煤炭市场应基本实现了供需平衡。1997、98、99年度,我国煤炭市场还是供大于求、价格偏低,随后通过限产和关停小煤窑,逐步实现供需平衡。那么,为何华中地区连续两年出现了电煤紧缺的局面呢? 

  这其中有全社会用电增长速度快于电力装机容量增长速度、“西电东送”工程增加了华中地区电力需求等宏观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煤炭资源的相对短缺和铁路运力不足。 

  今冬,华中电网全网存煤量达到276万吨,明显好于去年同期140万吨的水平,但今年煤炭资源却较去年明显紧缺。这主要是煤炭行业为了扭亏,连续几年限制产量及今年“十六大”召开前夕,国家加强了安全生产管理,对产量在30万吨以下小煤窑实施严格的关停措施。此外,一些国有大煤矿如鹤壁、长治矿务局等仍相继发生了井下安全事故,影响了产量。因此,今年的出煤量明显少于往年。 

  同时,由于春运将至,铁路运输逐渐紧张。据知情人士介绍,截至10月底,全国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和铁路运输部门今年的计划大多完成,从行业利益的角度出发,他们年内将实行限产限运的措施,电煤运输能力大大受限,这对将以火电“唱主角”的华中电网是一个不妙的消息。 

  那么,对于电煤市场中现出的供需失衡,能否用市场的手段来解决呢?从目前看来,市场自发的力量似乎有限,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电煤市场面临两大变数。 

  其一,煤、电价格还未实现联动。2000年,国家为了实现扭转煤炭全行业亏损的局面,放开了对煤炭价格的控制。此举意在让价格杠杆发挥作用。因此,尽管今年我国电煤供应总量有了大幅增长,但当局部地区发电用煤消耗更快,出现用煤紧张时,煤价就有迅速上涨的势头。出于拉高煤价的考虑,煤炭企业显然有限量供应的冲动。燃料成本占到了火电成本的以上,实际上近年来煤价上涨,已大大挤占了发电企业的利润空间。而且,目前国家对电价依然实行严格的管制,电价不可能随煤价起落而涨跌,那么在电煤市场上以价格杠杆来平衡供需,显然是不现实的。 

  为了控制煤价,华中电力燃料系统在今年12月,召开了全网电煤价格协调会,提出争取“煤价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电煤紧张的形势下,采购成本逐年攀升已是不争的事实。 

  其二,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电煤管理体制可能发现较大的变化。首先,电力煤炭采购可能将改变目前的单一垄断采购模式,有分有合演化成为几个具备一定规模的集团采购。以前国家电力公司系统的电力燃料管理、价格工作由中国能源燃料公司(中能公司)负责协调、监督、指导,并在各网省局有相应的燃料公司系统。但随着“网厂分开”,独立发电集团的出现,电力系统可能会出现多个电煤采购主体。而目前,煤炭供应已呈“寡头垄断”态势,电力企业单独采购,可能出现拉抬煤价的恶性竞争局面。尽管,国家电力公司要求,目前电煤采购管理仍沿用“中能公司模式”,但随着改革的深化,未来变数仍多。 

  国电华中公司副总经理、华中电力燃料公司董事长付文灿认为,目前煤炭企业在联合,电力企业不宜采取分开采购模式,还是实行联合采购方式,才能减少和控制住煤价上涨的压力。 

  尽管今冬,华中地区电煤供应较为紧张,但仍然有发电企业的存煤形势良好,如河南三门峡火电厂存煤多、煤质好,完全满足了机组稳发、满发的要求。据华中电力燃料公司副总经理汪映荣介绍,由于网内各火电企业对燃料储备工作着手较早,今年电煤供应形势要好于去年;而且电煤价格控制较好,比地销煤每吨要低30—40元。华中地区如能在交通枢纽建立大的中心储煤场,发挥“蓄水池”调剂补缺的作用;同时加强燃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电煤管理信息化水平,华中地区可以在今后几年缓解电煤紧缺局面。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