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是山西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行业,其快速发展对全省工业结构调整五年明显见效目标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山西化学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以化肥、甲醇、精细化工等煤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体系。特别是近年来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天脊、三维、山焦、丰喜、南风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脱颖而出。与此同时,一支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技能的职工队伍茁壮成长,企业
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山西煤化工产业规模初具。但必须承认的是,尽管我省煤化工大踏步向前发展,但整体水平与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称谓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同时应该看到的是,随着全球石油价格的居高不下和煤化工产业的技术进步,传统煤化工产业的竞争力正在提高。随着国内经济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基础产业供给能力增强为支撑的新一轮重化工业化投资热潮所带动的经济扩张,山西煤化工产业正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5月24日,在省经贸宾馆,来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政府官员近百人对省经委出台的《关于加快山西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意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发展煤化工引出了诸多的话题,归根到底一句话,山西发展煤化工产业已经到时候了。
  山西曾经是我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重振雄风从何做起?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区域工业经济的优化毫不讳言,近年来,在聚积效应和规模经济的引导下,我省煤化工产业以资源和大企业集团为依托,形成了区域化集中联片带状发展的特色煤化工产业区。这些产业发展围绕“肥、醇、炔、苯、油”五条主线展开,主导产品正在实现着规模化增长。企业集群正在成为山西煤化工实现规模经济的基石。
  山西省煤化工产业正在以特色煤化工产业区域建设为重点,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和就地循环,推进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几年,我省将优先鼓励和扶持大型项目,加强下游产品开发建设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在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拓展和延伸产业链,做到资源的“吃干榨净”。在实现产业主线纵向延伸的同时,力争产业链在五大发展主线之间的横向拓展,从而形成立体交叉的煤化工产业网链。做到区域经济内部原料产品互联、能量统筹利用、三废集中处理。推进技术创新提升煤化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受历史条件和技术装备水平的限制,资源利用率低、废弃物多、环境污染较重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在近年来的结构调整过程中,我省煤化工行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坚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伸拓展产业链,加大了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力度,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特别是在煤化工经济区域的建设中,坚持产品关联度大的企业互联,适度集中处理“三废”,统一配置水、电、气、热等公用设施,使我省煤化工经济区域的发展既实现了产业集群,又推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污染的治理,生态效益开始显现。
  科技创新是煤化工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今后几年,山西省将加大对煤化工产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扶持力度,积极吸收先进技术,优化改造我省煤化工产业,全面提升我省煤化工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煤化工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引导科研院所和煤化工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加大对新技术的开发和投入力度,加快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培育和打造知名品牌,以名品占据市场。创优投资环境增强煤化工产业对资本吸引力
  山西省煤化工产业要实现区域内集中规模化快速扩张,煤、水、电、土地、环境、资金、人才等都将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协调服务,合理统筹配置资源,创优我省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成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山西省环保、土地、水利、税收等有关部门将因地制宜制定鼓励和扶持当地煤化工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于“六区一带”内重点煤化工企业予以支持。应加大对特色煤化工区域内配套水、电等公用工程和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尽可能做到每个区域都配套自备电厂及废水、废渣等污染物集中治理回用设施。对于电耗较大的重点煤化工项目鼓励建设自备电厂,实施热电联产,降低用电成本。
  资本投入是煤化工基地建设的根本。要积极鼓励外资、省外内资和有市场营销实力的企业集团投资我省煤化工产业,同时要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多种方式引导银行资金、民间资本投入我省煤化工产业。特别应该提倡勤奋加服务的工作理念,实行优质、便捷、满意的“一站式”跑步服务,营造有利于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综合经济环境,增强我省煤化工产业对资本的吸引力。实施联合重组提高驾驭市场和抵御风险能力
  采访中,有专家提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经济现象,即受优质煤炭资源逐步减少的影响和煤化工行业发展强劲势头的带动,大型煤炭企业的产品链条正逐步向煤化工产业延伸,这也成为我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我省煤炭、焦化、电石、铁合金等资源型、高能耗行业的民营资本也正逐步流向煤化工产业。令人兴奋的是大型煤炭企业和民营资本的规模化介入,进一步增强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后劲,促进了煤化工产业自主性增长机制的形成。
  随着大型煤炭企业和民营资本加盟我省煤化工产业,我省煤化工行业的组织结构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应引导和鼓励我省煤炭企业与煤化工企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以及位于产品链上下游的关联企业联合重组,实现煤炭企业原料优势和化工企业技术人才优势的结合、国有企业技术装备优势和民营企业灵活的经营机制的结合以及产品关联企业的优势互补,培育核心龙头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实力。同时引导核心煤化工企业牵头组建我省煤化工企业战略联盟,使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人才共享成为一种可能,并通过联盟协调价格、一致对外,形成推动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最大合力,提高我省煤化工企业驾驭市场和抵御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