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耗煤行业 -> 化工行业 -> 行业新闻

应势而起 陕西省煤化工发展的春天来了

2006/11/28 0:00:00       
受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内许多地方都将煤化工作为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纷纷规划和建设煤化工基地,在全国上下形成了一股“煤化工热”。有“煤炭大省”之称的陕西,正在抓住历史机遇,应势而起。

“煤化工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这是目前不少业内人士发出的感慨!的确,随着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影响,长期与石油化工竞争处于劣势的煤化工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国几乎所有的产煤区都将煤化工产业列入了当地的“十一五”规划,将其作为重点产业来培育、发展。我省作为全国的资源大省、能源大省,能源工业也是我省的“十一五”规划中要重点进行发展和建设的,而煤化工产业也正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得天独厚的资源技术优势

陕西省的陕北地区是世界罕见的矿产资源富集区,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大型矿藏储量丰富,其中煤炭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三位,煤炭剩余可采储量达1685万吨,其中1446万吨适合发展煤化工,且大多属于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和化工原料用煤。因此陕北地区被称为中国21世纪重要的能源接续地和能源化工基地之一。

据省发改委能源处介绍,我国煤化工企业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而煤化工产品的需求地大多在东部。陕西位于我国中部,承接南北、连接东西,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同时,我省拥有一大批科研院所,培育了一大批生产、管理、操作方面的技术人才,掌握了一些先进技术。其中,煤制油技术在国内领先,还有前不久在我省实验成功的世界首套万吨级DMTO(甲醇制取低碳烯烃)装置,经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认定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经吸引了数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神华、长庆、中铝、中盐、中化、鲁能、兖矿等数家国内知名企业争先落户。一批煤电一体化、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醋酸、煤制油、煤盐化工对接等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开工或积极准备。

神木化工的总经理何平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主要从事煤制甲醇的生产,一期年产20万吨的项目已经投产,产品一直供不应求,主要销往华东、华北、华南地区。二期年产40万吨甲醇的项目也正在加紧施工建设。这些大企业的落户,带来了一批先进的技术和项目,也给我省的煤化工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几大因素制约后续发展

我国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计划在陕西省投资建设煤制油项目,据该公司一位姓陈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公司在陕西投资,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水源!在11月15日西安举行的陕北能源基地建设评审会上,美国陶氏化学的工作人员说,陕北原本的生态环境就脆弱,如果不适度发展煤化工产业,将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而省化工协会理事长贺永德认为:“我省发展煤化工产业,水资源和环境问题一定要解决好。我省的煤炭储量集中在陕北,特别是榆林地区,而当地又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发展煤化工需要耗费大量的水,预计到2010年这些规划的项目建设完成之后,当地水资源承载量已经饱和。同时,发展煤化工产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势必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使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据了解,目前在陕北地区还有一些规划缺乏长远性,布局缺乏科学性的项目存在。煤化工产品的生产是存在很大危险性的,而一些工业园区在进行整体规划时,恰恰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安全问题。以甲醇生产为例,按规定是应该在厂区周围划定一定的爆炸范围,在这个范围内不应建住宅、学校等民用设施。而神木的锦界工业园区在危险区内建学校、住宅、宾馆,这都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西安华陆设计院一业内人士说,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对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资金和社会配套条件要求较高。陕北原本的化工产业水平相对薄弱,配套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在一些地方还存在不顾生态、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承载力盲目规划、竞相建设的情况。对资源的开发缺乏应有的保护措施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缺乏行之有效的环保措施,有些地方污染严重超标,这些因素都势必对我省煤化工未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坚持“三个转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这项规定对我省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同时也对我省煤化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贺永德充满信心地说。他又举例说,一吨煤作为燃料卖150至200元,生产成甲醇卖3000元一吨,升值了15倍;煤制油的成本每吨3000元左右,而市场卖价在6000元左右,利润空间很大。以前陕西在能源化工基地开发过程中仅仅是挖煤、采油、输气,只有能源开发,没有化工生产,产业链条较短,现在要对原有产业及时进行合理规划,要以煤炭为原料,以煤气为龙头,采用高新技术重点发展煤化工产品链,延长产业链条。煤化工项目投资大,风险大,技术复杂,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大,切不可盲目发展,一哄而上,要建设有自身产品特色的园区,减少重复建设。

今年7月7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审慎规划、科学发展煤化工,解决好煤化工发展中的过剩、盲目发展和资源环保等方面的问题。省发改委的甘建平则认为: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目前省上已明确要求在发展煤化工产业时要注重环保问题。要求煤化工企业要采取节水措施,原来用水冷却的要改用空气冷却装置,力争做到废水的零排放、减少废气排放量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在建设项目的过程中也兼顾生态环境的建设,对在建项目、规划项目都要请相关专家做区域环评。

而陕北能源化工专家李树元认为,新型的煤化工发展大多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项目,只有达到了一定规模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规模小、能耗高、技术落后的项目不能再建设了,同时对现有的一些企业要尽快进行技术改造。在建设项目的过程中要对资源总量、用水量、环境容量进行控制。明确规模化、大型化、基地化、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稳固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的现代化煤化工企业。

专家建议,各地应严格执行省上制定的煤化工的发展思路即“三个转化”: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实现煤、气、电、化等综合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打好循环经济牌,兼顾环保和生态,我省的煤化工产业在未来一定大有作为。

来源:陕西日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