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紧缩循环怪圈取得快速发展
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发展之所以未能出现“发展—膨胀—跌落—紧缩的循环怪圈”,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民营企业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民营钢铁企业兴起时,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和初步实践时,“九五”和“十五”国内市场经济发展比较充分之时,同样也是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大发展之时。
其次,我国经济近几十年来的蓬勃发展,国内市场需求旺盛,且市场需求是多层次的,这是拉动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三,河北国有钢铁企业40多年的发展,不仅为民营钢铁企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在河北较早地形成了成熟的炼铁、炼钢、连铸、轧钢技术,尤其是关键共性技术的过关,为民营钢铁企业的广泛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地支撑。另外,国有钢铁企业人才流动到民营企业,使民营企业直接获得了国有钢铁企业几十年积累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先进的工艺技术水平。
第四,民营钢铁企业机制灵活,比当时的部分国有企业更容易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和效益为目标,决策快,手段灵活多样,对外很容易打开市场,对内管理到位用人少,成本低。这种建设速度的推广促使了河北民营钢铁企业的迅猛发展。
第五,从“九五”到“十五”期间,民营钢铁企业以调整结构为主线,年年抓项目,年年抓技改,年年进行投入,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2000年以前的高炉大都是100m3或179m3,转炉为5吨至8吨;2000年以后的高炉大都建设为450m3左右,转炉大都改建为30吨及以上,乃至120吨左右,致使河北300m3及以下高炉、20吨及以下转炉等落后的生产能力到今年大体已有3/5以上被淘汰,从而使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在产业、产品和工艺技术装备结构调整中,依靠近几年来连续性的后发优势而保持不断发展。
第六,一批市、县的国有或集体所有的小钢铁企业,由于机制不活和资金链断裂而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被有一定资本积累的民营企业家收购,被扩容改造配套,迅速发展起来。
第七,标杆企业的带动,拉动了民营钢铁企业的大发展。1995~1997年,在市场经济突然带来的市场竞争中,唐山市属企业全部败下阵来,而张家口地区地方小钢铁企业基本上“全军覆没”,这时的津西铁厂却“一枝独秀”,仅4个100m3高炉,却能实现利润2008万元。1997年后,唐山国丰迅速崛起,由亏损9600万元转为1999年利润超亿元;与此同时因亏损而停产多年的松汀钢铁由国有改为民营成功;建龙又收购遵化国有世盟钢铁成功;津西于2001年改制为中外合资加民营企业成功;同样文丰南下进军收购钢铁企业成功,德龙则到邢台收购新牟钢铁成功等等。此时,武安市也已崛起东山和新金。这些企业像一个个标杆式的示范作用带动了河北省民营钢铁企业的发展。
第八,当地政府支持和资源型经济发展推动了河北民营钢铁企业的崛起,尤其是在唐山、邯郸一带表现更为突出。
钢铁企业重组结构矛盾更加突出
在看到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发展优势的同时,还必须看到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发展中的劣势,如企业多而分散,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且同构化现象严重,在节约型、环保型、循环型经济发展方面明显不足。尤其是在民营钢铁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转型、与曹妃甸大钢和邯钢新区建设差距将要拉大,以及国内外钢铁企业重组联合新趋势等三方面,河北民营钢铁企业面临着新挑战、新压力。
河北民营钢铁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转型。
从“八五”、“九五”到“十五”历经十年创业期和五年的高成长期。在十年的创业期中,河北民营钢铁企业的发展正好历经了国家第三次宏观调控的波谷到第四次宏观调控的波峰与波谷,既经历了1992~1994年的业绩繁荣,又经历了1995~1999年需求下滑以及供给关系的恶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一时期的民营钢铁企业主要是在自身的完善配套和适应性调整中寻找发展的机会。在2000年以后5年的高成长期中,又经历了2003~2006年三次比较集中的、阶段性的宏观调控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考验。这个时期的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主要是抓住了国民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旺盛的重要机遇期,打破了计划经济下部门管理的条条框架,争取到了规模迅速扩张的机会,实现了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这两个时期,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从1994年的钢产量73万吨、生铁39万吨,利税2.5亿元、利润7179万元,到1998年底的钢产量170万吨、生铁297万吨、钢材229万吨,利税1.47亿元、利润亏损1.03亿元,形成了河北地方民营钢铁企业发展的谷底;再到2000年钢产量280万吨、生铁474万吨、钢材329万吨,利税5.79亿元、利润2.24亿元;经过5年的成长期,到2005年钢产量达到4615万吨、生铁4173万吨、钢材4028万吨,利税206.45亿元、利润130.61亿元。
从总体上判断,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在1994年与2005年出现了两次周期高峰。如果按照1994~1998年行业的下滑趋势,预计今年利润增幅回落明显。这是因为民营钢铁固定资本累积比例较大、相对比较集中,与周期特征成正相关关系。但由于今年市场需求仍然呈刚性势头,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利润增幅有可能有所回落,但不会明显下滑。周期特征和河北民营钢铁企业高成长期已基本完成的两方面特点,都需要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从高成长期转入成熟期或成型期,并又恰恰与今年是进入“十一五”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新一轮战略调整相吻合。这一战略调整期或成熟成长期,要求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从重视市场开拓、规模扩张转为要更加重视企业技术和管理的完善提高,更加注重走以技术改造为途径的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更加注重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更加注重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和循环型经济。
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将与唐钢、邯钢发展水平拉大差距。
以曹妃甸大钢和邯钢结构优化升级项目工程开工建设为标志,河北钢铁工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也将拉大与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并将加大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发展的压力。单从炼铁、炼钢系统装备水平来说,曹妃甸大钢将建两座5500m3高炉,3座300吨转炉;邯钢新区将建两座3200m3高炉、两座200吨顶底复吹转炉;同时,他们都将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打造装备高档、精品高端、布局合理、管理一流、节能环保与循环经济并重、国际水平现代化企业的优势。发展钢铁企业,不仅资源配置要全球化,而且还要从国际先进水平的角度来考虑技术和装备。在这些方面,都将使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在新一轮战略调整期内形成与唐钢集团、邯钢集团发展水平新的落差。
国际、国内、省内新一轮钢铁企业重组趋势将使河北民营钢铁企业面临新的挑战。
最近,全球第一大钢铁企业米塔尔成功收购全球第二大钢铁公司安赛乐,组建“安赛乐—米塔尔”新公司,粗钢产能将达到1.5亿吨,产量超1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1%。由此引发了全球钢铁业第四次大规模的重组并购时代的到来。第四次重组对我国钢铁业产生的冲击力最大。因为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钢铁大国,且产量比身后四大国钢铁产量之和还多2900万吨,却没有世界第一大钢铁企业。因此必将引发国内钢铁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由于国内钢铁企业跨地区重组受地方政府利益制约很大,因此,在国内最有可能成功重组的钢铁企业在山东莱钢、济钢重组之后,就应该是河北的新唐钢集团与邯钢集团的重组。在河北钢铁工业的布局中,原有的国有企业邢钢已改制演化为职工控股的民营企业,原有的国有企业石钢已被收购入港企中信泰富麾下,进入与大冶特钢(5.71,0.09,1.60%)、兴澄特钢的特钢业布局之中。因此,一旦唐钢集团与邯钢集团重组,多而分散的河北民营钢铁企业组织结构矛盾将更加突出。鞍本合并且建营口港(9.23,0.08,0.87%)项目,形成3500万吨产能,武钢购并鄂钢、柳钢并建千万吨防城港项目;山东济钢、莱钢合并形成3000万吨产能;唐钢、邯钢重组形成3000万吨产能;宝钢已有3000万吨产能并有可能加快对八一钢铁(4.05,0.03,0.75%)、马钢、包钢股份(2.66,0.01,0.38%)的收购标的,据估算仅出资250亿元左右,即可使宝钢产能达到7000万吨。因此,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必须正视这种国内外钢铁业重组的压力和资本运作的挑战。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