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6日,内蒙古新丰电厂项目终于撞在了国务院整顿的枪口上。
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对直接责任人员作出严肃处理,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2人,并责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向国务院作书面检查;全区高达860万千瓦的违规电站项目一律停止建设,认真进行整顿。
引人注目的是,中央要求在新丰电厂项目违规建设中负有领导责任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杨晶及两位副主席作出书面检查,对自治区政府予以通报批评。
内蒙古新丰电厂建设规模为2台30万千瓦燃煤机组,工程总投资28.88亿元,2004年4月违规开工建设,2005年7月8日因抢进度、违规施工造成汽轮机主厂房球型网架坍塌,导致6人死亡,8人受伤。国家发改委对该项目的调查表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存在越权审批、违规批准征地、虚假申报、突击建设、违反招投标程序等严重问题,尤其是在有关部门将其确定为违规项目、明令停工后,建设施工仍未得到制止。这种现象并非内蒙古所独有。
“补课”式发展导致超常规投资
此前,打擦边球、“爱哭的孩子有奶吃”是地方政府官员应对中央政府的普遍心态,而中国也罕有省级政府因执行中央政令不力而被通报批评的情形。对新丰电厂近30亿元违规建设和发生重大施工事故做出的严肃处理,释放了强硬宏观调控的信号。
执行力也是生产力。如果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不进一步完善“十一五”电力发展规划,强化规划的执行和落实,加强对电源项目的统一规划和管理,规范电源建设程序,引导电站项目有序发展,做好清理违规电站的后续工作,促使违规项目按照清理意见停建、缓建,难免再陷入“盲目上马高耗能项目—电力供应紧张—电力项目投资热—电力供应出现富余—新上高耗能项目—电力供应紧张”这样的“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怪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部长冯飞认为,造成这一投资怪病的原因是,在十年前,政府对电力需求作出不正确的判断后引发了随后的电力短缺,而在电力短缺后政府又通过放松投资管制进行“补课”式发展,导致了各类电力企业的超常规投资。在超常规的情况出现后,政府又采取控制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又缺少保证电力行业平稳持续发展的机制,必然出现投资的大起大落。
所以,业内一致的意见是:当务之急还是要改革现有电力投资体制,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办电,由市场自动调节电力生产,从根本上杜绝电力投资忽冷忽热的现象。
来源:中国广播网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