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耗煤行业 -> 建材行业 -> 运行走势

水泥行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2007/1/11 0:00:00       

2006年对于水泥行业来说,是个难得的好年景。
  一是水泥产量高速增长。到2006年11月底,全国水泥产量10.97亿吨,同比增长19.7%,预计全年产量超过12亿吨。
  二是销售收入大幅提高。到2006年11月底已实现2868亿元,同比增长24.1%;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将突破3000亿元大关。
  三是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到2006年11月底,全行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2 2.38亿元,同比增长104.8%,预计全年实现利润总额可达150亿元,超过历史最好年份2004年。
  四是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06年11月底已累计出口水泥及熟料3363万吨,同比增长73.7%,特别是水泥成套设备、技术服务和工程总承包在国际市场份额已达到25%以上。
  五是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06年11月底虽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8.74亿元,同比下降4.07%,但新上项目主要集中在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项目。2006年全国新建成投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77条,新增熟料产能8448万吨,新型干法比例提高到49%,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
  六是企业兼并重组进程加快。
  安徽海螺、中国建材和中材科工等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市场运作收购兼并小水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七是全行业节能节约意识普遍提高。由于新型干法工艺的发展,2006年利用水泥生产余热发电项目热火朝天,协同处理和利用垃圾、有毒有害废弃物也取得积极进展,水泥生产单位综合能耗进一步下降,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综合分析,2006年水泥行业经济运行之所以出现又快又好,除了受市场需求拉动外,与国家为解决水泥工业潜在产能过剩矛盾,加大对水泥行业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是分不开的。
  2006年初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结合水泥工业实际情况联合有关部委及时印发《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十一五"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而为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文件。多数省级发展改革和经贸主管部门还转发了该文件,并结合本地实际做了一些补充规定。
  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充分运用价格和税收杠杆,对落后工艺水泥实行差别电价政策、降低水泥出口退税率等;按照水泥结构调整和环保新标准的要求,抓紧重新修订《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水泥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按照"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政策,初步确立了一批国家重点支持结构调整大型水泥企业(集团)。
  一些地方加大了淘汰落后工作力度。浙江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近年来累计拆除了350余座机立窑,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3500多万吨。目前浙江省新型干法水泥比例已达到90%以上。河南省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把立窑水泥的关闭淘汰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做,加大执法力度。到2006年11月底,已关闭小水泥比较集中的南阳市蒲山镇、禹州市无梁镇和辉县市等三个重点区域所有机立窑水泥生产线。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正在河南形成良好的发展势头。
  落后产能退出步伐仍显缓慢
  回顾2006年,虽然水泥行业运行和发展确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目前,全部水泥产能中机立窑等落后产能仍占半壁江山。由于淘汰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尚未建立,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一些地方出于社会稳定需要和财力限制,对关闭淘汰小水泥企业态度不甚积极,致使落后生产能力退出缓慢,结构调整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另外,优势企业加快发展在某些地区受到不应有的限制。特别是一些金融机构对水泥项目贷款实行"一刀切",以致有发展潜力的优势水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资金受到较大影响。
  近年来国家对水泥工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给予了高度重视,但仍需要政策上的配套。目前在部分地区,落后的机立窑水泥企业仍然享受着比先进的新型干法大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这种实际存在的税赋不公客观上起到了保护落后的作用。
  齐心协力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水泥工业面临较好的发展环境。但是,水泥行业要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因此,有关方面要齐心协力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要坚持毫不动摇地支持发展先进水泥生产力,同时要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速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把局部地区短期内新增产能过快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二是要更加重视大企业大集团发展,进一步支持他们尽快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以增强在区域市场的调控能力和在结构调整中的导向作用。
  三是要鼓励有条件的水泥企业"走出去",使我国水泥工业由产品输出向资本、装备、技术、管理、服务等配套输出的国际化经营方向发展。
  四是要发挥好水泥生产工艺特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水泥工业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能源及废弃物。
  五是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淘汰工作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应安排适当资金作为水泥工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用于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经济补偿和补助。

来源:经济日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