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力投资增速减缓但依然维持高位 2002年以来,电力投资增速逐年加快,到2004年电力项目投资增速达到最高50.8%,2005年高位回落至33.2%,今年前11个月电力和热力投资增速仍保持13.5%。电力行业连年来的高投资带来了发电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电力装机容量增速从2002年开始逐年加快,到200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42亿千瓦,比上年增长5100万千瓦,2005年发电装机突破5亿千瓦。今年1-10月,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5.8亿千瓦,其中火电4.41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76%;水电1.27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2%;其它为0.12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1-10月装机容量比2005年增加6240万千瓦,装机容量增长12.6%,其中火电新增4745万千瓦,增长12.6%。预计2006年装机容量将达到5.9亿千瓦左右,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7500万千瓦,同比增长14.5%,其中火电新增装机容量5300万千瓦。
新建无烟煤和贫瘦煤电厂陆续投产。近年来,新建拟建的电源项目中,以无烟煤、贫瘦煤为设计煤种的燃煤电厂大幅增加,同时作为电煤消耗的无烟煤在无烟煤总消耗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无烟煤、贫瘦煤电力市场主要依托山西、河南等无烟煤主产区,集中分布在山西中南部、河北南部电网、山东胶济沿线和京九沿线、河南、湖南、湖北等地区。据不准确统计,2004年全国新投机组5056万千瓦、2005年上半年新增2600万千瓦中,设计煤种为无烟煤、贫瘦煤的新增电厂约占20%,与过去不足5%的比例相比有了大幅提高。2005年以来新投的无烟煤、贫瘦煤机组共20台600万千瓦,其中电投河津电厂新投一台30万千瓦机组;华能榆社电厂二台30万千瓦机组;河北建投恒兴发电有限公司二台30万千瓦机组;中石化胜利电厂二台30万千瓦机组;华能淮阴电厂二台30万千瓦机组;华能沁北电厂一期二台60万千瓦机组;香港华润登封电厂二台30万千瓦机组;河南永城电厂二台30万千瓦机组;贵州纳雍电厂一30万千瓦机组;黔北电厂30万千瓦机组;广西北海电厂两台30万千瓦机组等。 从2005下半年至2006年、2007年仍然会有一些设计煤种为无烟煤、贫瘦煤的电厂陆续投产。如中电投河津电厂一台30万千瓦机组投产;华电青岛电厂二期二台30万千瓦机组,2005年9月份投产一台,2006年年初投产一台;华电潍坊二期二台60万千瓦机组,2007年全面投产;鲁能聊城二台30万千瓦机组明年投产;国电龙山电厂四台60万千瓦机组,一期二台60万千瓦2006、2007年陆续投产;河北兴泰电厂2005年投产一台30万千瓦机组,明年再投一台30万千瓦机组;河北邯郸电厂明年将投产一台20万千瓦机组;另外,华能德州电厂2#、3#、4#机组由30万千瓦扩容改造为33万千瓦,5#、6#机组由66万千瓦扩容至70万千瓦的项目目前已完工;华能上安电厂二台60万千瓦机组2005年开工建设;而大唐微水电厂二台60万千瓦机组、华能邯峰二期二台60万千瓦机组、国电聊城二期二台60万千瓦机组也都在筹建中。这些电厂2005年下半年至2007年陆续投产,将新增电煤需求2000万吨左右。
二、电力需求快速增长拉动电煤需求市场同步快速增长 用电行业快速增长拉动发电量保持较快增长。今年1-11月份,全国粗钢产量38153.85万吨,增长24.1%。预计全年将达到4.2亿吨,同比增加6382万吨,增长18.1%;水泥产量109742.6万吨,同比增长19.7%。预计全年完成119720万吨,同比增长12.9%;平板玻璃产量36508.7万箱,同比增长12.7%。预计全年完成39827.7万箱,同比增长12.7%;化肥产量4778.9万吨,同比增长12.7%。预计全年产量5213万吨,同比增长12.7%。主要用电行业的快速增长,拉动电力需求日趋旺盛,支撑电厂发电量保持较快增长。据统计,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发电量248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其中火电208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预计2006年全年发电量达到272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1%。其中火电228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
从分省市火电发电量看,高于平均增速的省份有12家,且大部分集中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其中增幅排在前八位的是云南43.2%,内蒙古41%,贵州33.6%,宁夏26.5%,青海26.4%,重庆26.1%,浙江24.9%,陕西22.7%。这充分说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效应逐步开始显现。
火电持续增长带动电煤消耗较快增长。从供电标准煤耗上看环比上涨,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同比持续稳定增长。据统计,1-10 月累计全国供电标准煤耗为364 克/千瓦时,同比下降6 克/千瓦时,但比1-9 月份累计供电标准煤耗高1 克/千瓦时。1-10月份全国6000千瓦以上机组总耗煤量为92887万吨,同比增长11.9%。其中发电耗煤85155万吨,同比增长12.1%;供热耗煤7732万吨,同比增长10.4%。预计2006年全国6000千瓦以上机组总耗煤量111462万吨,同比增长12%。其中发电耗煤102186万吨,同比增长12%;供热耗煤9278万吨,同比增长10.4%。预计全年发电及供热将新增煤炭消耗1.2亿吨。 从全国直供电厂耗煤总量看,同比及环比都有所增长。进入四季度以来,全国气温普遍下降,电力直供电厂耗煤持续增加,各地区耗煤增长率明显趋高。11 月份电力直供电厂共耗煤达到4855.1万吨,同比增长17.4%。各地区电厂累计耗煤量如下:华北地区耗煤1270.3 万吨,同比增长10.1%;东北地区耗煤975.1万吨,同比增长16.1%,华东地区耗煤1322.5 万吨,同比增长28.9%;华中地区耗煤832.9 万吨,同比增长11.1%,西北地区耗煤454.2 万吨,同比增长24.8%。1-11 月,全国直供电厂累计耗煤4.93亿吨,同比增加10.80% 。由上可知,所有地区累计耗煤量均有所增长。1-11月累计直供电厂耗煤量约占电力行业6000 千瓦以上机组耗煤量的47.8%。
三、电力市场供应形势有所缓解但局部地区依然紧张 当前全国电力供需紧张形势有较大改善,但部分地区季节性、时段性拉闸限电现象依然存在,主要集中在华北、南方和华中的部分地区,华东紧张局势明显缓解,东北、西北地区电力供需基本可以平衡。2005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呈现"前紧后松"的状态,一季度有26个省(区、市)出现拉闸限电现象,二季度减少到18个,11月末减为5个。2006年我国电力供需矛盾进一步缓解,但季节性电力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存在。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数据,今年前10个月,全社会用电量为23183.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05%,同期全国发电量为2245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了13%。另据国家电网网站公布数据,预计今冬明春华东电网最大用电需求为9660万千瓦,同比增长16.40%。而供电方面,加上区外来电量,今冬明春高峰时华东电网实际可供电10920万千瓦,即使扣除200万千瓦预留备用电量,预计还有富余电力近1060万千瓦。西北地区用电负荷则随着供暖的开始而逐渐攀升,发电量5.03亿千瓦时,用电量4.93亿千瓦时。可以看出,整体电力供需将基本平衡。预计2007年以后,全国电力装机不足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扭转,除少数地区高峰时段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可实现电力供需平衡,部分地区略有盈余。
四、2007年电力市场需求和电煤需求发展分析 “十一五”大规模新投火电机组将驱动电煤旺盛需求。“十一五”期间,全国电力安排开工建设规模2亿千瓦。2006年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9亿千瓦左右。考虑关停退役1800万千瓦和投产部分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机组,2010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5-8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约5.7亿千瓦,电煤需求约16亿吨左右。“十一五”期间,安排投产的大中型项目1.5亿千瓦左右(年均投产3000万千瓦),包括水电4512.7万千瓦、煤电8738万千瓦、核电40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1364万千瓦、新能源发电100万千瓦。与此同时,关停小机组的平均单机容量提高到6万千瓦,其中火电平均单机容量提高到8万千瓦,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所占比重达到50%,每千瓦时供电煤耗下降到370克标准煤。同时,将继续推进西电东送,全国西电东送规模在2005年达到3070万千瓦的基础上,2010年达到6400万千瓦。 从中长期规划看,2011—2020年均净增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到2020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5亿千瓦左右,其中水电2.3亿千瓦、核电3600万千瓦、气电600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2000万千瓦、煤电6.05亿千瓦,电煤需求约18亿吨。 2007年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将进一步显现,中央将继续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力度,“国六条”等政策的落实将使房地产投资呈现平稳回落态势,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耗电行业产品产量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将进一步回落,波及电力需求增长进一步减缓。但与此同时,生活消费用电增长将开始凸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受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我国生活消费用电平稳快速增长,居民生活用电占总用电量比重由1990年的7.5%上升至2006年的12.5%,对用电总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5%左右。2007年居民生活用电量将在此基础上将继续提高。由此,我们可以定型分析认为,2007年电力需求将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电力需求弹性法预测电力需求。2003年以来,全国已连续三年平均发电量增长速度超过两位数,平均电力弹性系数达1.2-1.5,电力增长高于GDP的增长速度。2006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10.4%,发电量增长12.9%,电力需求弹性系数1.24,火电增长14.5%,火电需求弹性系数1.39。据此预测2006年全国电力需求增速约14%,全社会电力需求将突破28000亿千瓦时。预计2007年GDP增速小幅回落至9-10%,电力需求弹性系数取1.25,火电需求弹性系数取1.35,则2007年全社会电力需求将达31150-31500亿千瓦时,增速11.0-12.5%。其中火电将达到25700-26000亿千瓦时,同比增加约3000亿千瓦时,增长12-13.5%。据此预计2007年电煤需求约13亿吨,同比增加1.2亿吨。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