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耗煤行业 -> 电力行业 -> 行业新闻

中电联建议煤电再联动 煤炭企业不希望电价上涨

2007/1/26 0:00:00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透露,其已向国务院提出建议实行煤电同步联动,以化解煤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而煤炭企业则表示,倘若今年电价再次上调,大约一半的成本支出来自电力的煤炭企业,也难过上好日子。

    中电联:涨价已到联动标准

    中电联日前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2007年电煤产运需衔接有关问题的报告》,建议国家和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稳定当前电煤价格的指导性意见,对电煤价格矛盾予以协调或干预,同时建议及时安排有关部门进行煤电价格联动方案测算,予以同步实施。

    中电联向国务院提交的报告被看作是实行第二次煤电联动的推动力量。去年1月初的煤炭订货会上,煤电矛盾久拖未决,直到3月初,获得了相关批示。中电联常务副理事长谢振华指出,这促进了6月底第二次煤电联动政策的出台。

    而今年煤炭运销协会的相关人士表示,“按照目前的情况,应该比我们预期的涨价幅度高,原来是3-5%,现在看超过了5%,达到8%。”

    他同时还表示:“这个幅度基本上已经达到了煤电联动的要求了。”

    2005年5月第一次实行煤电联动政策时,确立了以6个月为一个周期和5%的价格幅度。即倘若周期内平均煤价比前一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相应调整电价;如变化幅度不到5%,则下一周期累计计算,直到累计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看,煤价涨幅已经超过5%,应启动联动。不过,在2005年11月再次达到联动的标准时,发改委却没有实行联动政策。直到两个周期后的2006年5月,才实行第二轮煤电联动。

    中电联秘书长王永干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对8%的上涨幅度表示担忧,同时对能否实行新一轮煤电联动表示谨慎。

    中能电力工业燃料公司总经理、中电联燃料分会会长解居臣表示:“联动的政策能不能要来,要看价格司对各地物价指数的测算,不是说涨幅达到联动要求了就一定能联动;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同步联动肯定不可能,有半年左右的价格周期,所以这段滞后期对电力企业的影响是无法消除的。”

    而据电力内部人士透露的消息,目前已经有个别省份要求降低电价,以减轻居民生活成本。

    在今年的衔接工作中,中电联燃料分会已经开始为测算电煤价格涨幅作充分的准备。因为各地的煤炭企业报上来的数据不同,有的在去年初签订合同的基础上提出涨价,有的在年底市场价格基础上涨价,计算平均涨幅的尺度不一样,所以目前还在对汇总的合同价格进行调整和计算。

    煤企:联动对我们也有影响

    早在煤炭订货会尚未签单、煤炭企业内部协商涨价幅度的时候,煤炭行业一位资深人士意味深长地说:“我们不要那么傻,一味的涨;涨到什么尺度对我们合适,才是最关键的。”另一位煤炭行业人士表示:“悠着点涨,哪怕是4.99%,也别超过5%。”

    煤价涨幅不超过5%,就不能引起电价联动;否则一旦电价上涨,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水涨船高,到头来也占不到多少便宜,这就是煤炭企业的小算盘。

    部分煤炭行业研究员指出,由于开征两费一金等政策性成本的推动,煤价的上涨并没有给煤炭企业带来多少涨价空间,如果再实行联动,煤炭企业的成本支出将更大。

    龙煤集团的一位人士说:“煤价上涨时,电力企业不干了;现在电价要涨,煤炭企业也肯定不干。”

来源:中国证券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