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耗煤行业 -> 冶金行业 -> 行业新闻

美国酝酿对华钢铁反倾销

2007/2/11 0:00:00       
 2006年,中国钢材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1/3。   

    美国政府刚刚就中国出口补贴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英国《金融时报》2月7日又报道称,美国的钢铁企业已向政府提出申请,要求对中国的钢铁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华尔街日报》称,美国挑选中国钢铁下手,是因为美国钢铁生产商“受中国廉价出口打击尤为沉重”。对此,一位对中国钢铁业颇为了解的中国专家反驳说,这种说法反映的是美国人的贸易霸权心理:只许他们强大,不许中国企业强大。

 
   中国钢铁输美增幅达130%

    据美国媒体7日报道,美国最大钢铁公司的领导层终于听到了他们一直想听到的声音。2月2日,布什政府将钢铁作为重点向世贸组织就中国出口补贴提出申诉。美国钢铁协会主席夏基称,这是“重要的一步,也是第一步”。他说,这次申诉只是“刚刚触及中国对钢铁和其他制造业补贴的冰山一角”。去年底,负责国际贸易事务的美国商务部副部长拉文在中国之行中也曾威胁说,如果中国不就其廉价的钢铁出口问题与美国开展对话,两国将爆发一场“破坏性的贸易大战”。有媒体报道称,美国钢铁协会已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来自包括中国在內的进口碳合金盘条进行反倾销调查﹐并征收330%的反倾销税。

    据“美国之音”报道,2006年,美国大约进口了3600万吨钢铁,比上一年增长了大约40%。其中,从中国进口的钢铁约为550万吨,占美国进口钢铁总量的15%,但其增幅却达到130%。这让美国钢铁协会很不舒服。据美国钢铁协会报告,2006年中国已超过墨西哥﹑土耳其,成为对美国出口精炼钢的第三大国,仅次于加拿大和欧盟。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目前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它一直在将多余的产品出口,导致美国市场的钢铁价格下降,扰乱了美国市场,对美国制造商造成了损害,使得美国钢铁工业多年来丧失上百万个就业机会。

    
美国公司赚了大钱

    尽管中国钢材正源源不断地输往美国,但对美国钢铁公司似乎并没有造成严重的冲击。华盛顿的律师也承认,中国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钢材价格,尚未降至美国钢铁企业能够证明自己受到“实质性伤害”的水平。

    实际上,根据美国几大钢铁制造商近期公布的业绩报道,美国的钢铁公司不但没有亏本,反而都赢利颇丰。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之一纽柯公司2006年销售收入增长16%,达到147.5亿美元,获净利17.6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34%;另一家美国钢铁公司获净利13.74亿美元,而2005年只获利9.1亿美元。美国专家也承认,“鉴于美国钢铁企业的高额利润,要证明它们受到伤害,几乎不可能。”

    美对钢铁业有179项保护措施

    既然没有受到伤害,那美国人为什么说中国钢铁倾销呢?专家分析认为,这是由于美国钢铁业面临成本难以降低的发展瓶颈,而中国钢铁业正好在劳动力成本上占有优势,美国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制裁来遏制中国钢铁业的发展。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周世俭曾长期从事中美贸易谈判,他在五矿商会时就曾参与过美国钢铁公司与中方有关倾销问题的谈判。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钢铁工业平均时薪约为0.77美元,而美国的却为18美元。钢铁工业发挥了廉价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加上国际市场上钢材价格高,中国钢铁工业只要出口就能获利。

    业内人士表示,美国最善于用贸易保护措施保护其落后的钢铁工业,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就达179项,占据所有贸易保护措施的一半以上,这使美国钢铁业不注重技术的提升及生产效率的提高,竞争力大大降低。它们不从自身找原因,却把中国钢铁当成“替罪羊”,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的贸易行为。

    一位华盛顿律师说,“我们起诉的不是中国政府给予本国钢铁公司的出口退税补贴,而是中国政府为了吸引外资而给外资企业大量的税务减免。”周世俭对此反驳道,这一理由与国际贸易的惯例根本相悖。他说,国际贸易的惯例就是出口要退税,使企业的产品不含税进入另一个国家的市场,以避免双重征税。“拿这个问题来说事,说明他们不是不懂国际贸易惯例,而是别有用心。”

    从大买主到大卖主

    中国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材生产国的同时,也由钢材的大买主变成了大卖主。2006年,中国生产了4.19亿吨钢材,约占全球产量的1/3,实现利润1700亿元人民币。周世俭告诉记者,从2003年到2006年,我国进口钢材数量从3717万吨下降到1851万吨,而出口钢材却从696万吨上升到4301万吨。

    中国钢铁业的不断发展不仅引起了美国人的警觉,不少日韩企业对此也非常敏感。据报道,首都钢铁总公司计划将搬迁到河北曹妃甸,成为我国第一个临海而建的钢厂,此举有利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日韩企业为此颇感紧张,它们不仅拒绝给首钢提供新技术,甚至连谈判都不参与。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日前表示,中国钢铁企业2006年出口的钢材价格跟国际价格基本一致,出口和进口价格处于同一水平,不存在低价倾销问题。如果有关国家单方面对中国钢材采取反倾销措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将采取法律的手段,维护中国钢铁企业的利益。
 
来源:环球时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