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7年以来,沿海地区
动力煤交易价格波动不断,首先是1月上旬10-15元/吨的快速上扬,随后于1月下旬出现了3-5元/吨的小幅回调,又于春节前的2月上、中旬走稳,春节过后的2月下旬到3月初,再次出现了5-8元/吨的下滑。
与此同时,国内各条航线的海上
煤炭运输价格出现大幅度跳水,从今年1月份到现在,海上
煤炭运价已经出现了22-30元/吨的大幅度下滑。
对于近期沿海地区动力煤价格和海上运费的同步下滑,分析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市场热点明显减少。1月份,煤炭市场热点较多,例如2007年重点煤炭产需衔接问题、山西省煤炭企业开征“一金两费”问题、冬季供求高峰问题、节前煤炭储备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对于煤炭市场来说是利好因素,支持煤炭供求活跃和
煤炭价格上行。
但是进入2月份之后,上述一些问题对煤炭市场的影响已经得到消化,还有一些问题逐渐淡出了对煤炭市场的影响,煤炭供求逐渐走向平淡,从2006年7月份便持续上扬、累计涨幅高达70元/吨的煤炭价格,出现回调应该在情理之中。
2、煤炭需求有所减弱。这一点可以从海上煤炭运价的大幅度下滑中得到体现。沿海地区海上煤炭运价大幅度走低,应该源于这一地区煤炭供求对海上煤炭运力需求的减少,也可以说是这一地区煤炭需求减弱的直接体现。
3、
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增加。据了解,2月26日,秦皇岛的煤炭库存总量一度达到615.3万吨,比年初增加了174.5万吨,增长了39.6%。其中,内贸煤炭库存566.6万吨,比年初增加了212.9万吨,增长了60.2%,外贸煤炭库存48.7万吨。秦皇岛港615万吨的煤炭库存,已经开始对沿海地区煤炭供求形成压力,不利于煤炭价格的高位运行。
由于3月3日,我国渤海遭受1969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温带风暴潮袭击,秦皇岛、天津、黄骅以及山东诸港不得不停止煤炭装船作业,预计受此影响秦皇岛港的煤炭库存将再次回升。
4、
电力企业超前打压煤炭价格。2月底,沿海地区主要电力企业先后宣布下调3月份市场电煤的采购价格,大多在2月份采购价格的基础上下降了10元/吨,个别电厂下调了15元/吨。
预计,在当前煤炭供求逐渐走弱的状况下,电力企业下调动力煤采购价格的行动,将会对未来一段时期煤炭市场进一步产生影响。
5、淡季预期造成煤炭库存回吐。按照历史惯例,从3月份开始煤炭供求将逐渐进入相对淡季时期,主要特征是:煤炭消费减少、市场供求走软、煤炭价格下滑。
面对煤炭供求即将走向平淡的预期,以及近期海上煤炭运价跳水、上游地区煤炭交易价格回落,为了避免出现经营成本“倒挂”,当前一些煤炭营销企业已经开始减少采购和“清库”行动,同时造成煤炭库存回吐,增加了沿海地区的煤炭可供资源,对煤炭价格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