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重庆万盛区山体垮塌事件原因 人为堆起的煤矸石山垮塌

2004/6/8 0:00:00       
    截至7日下午4时,重庆万盛区山体垮塌事件死亡人数上升至11人,失踪人数降为10人。
    目前理赔方案确定,遇难人员每人将获赔偿10万元,生还无望的失踪者家属开始准备棺材。
    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成立调查小组,对山体垮塌原因展开全面调查。
    “这是人为堆起的煤矸石山垮塌,我要带你们看看这山是怎么造起来的 ……”昨日,一位村民带记者走访了重庆万盛区发生垮塌的煤矸石山,在他的指点下,矿井中的煤矸石怎样上山顿时一目了然。
    “人造山”就是这样堆成的
    由于当地矿业工作人员已经对记者非常警惕,昨日记者特别改换行头,装着抄近路走亲戚的人,步行进入了东林煤矿。
    “那条铁轨就是运送煤矸石上山的路线。”看到有人注意记者,带路的村民忙小声提醒:“快走,逮着了就不好办了,他们见不得记者。”记者看到,这条铁轨消失在了黑洞洞的矿井口。村民说:“煤矸石就是在井下挖煤时掏出的石头,装在小斗车里拉上来,然后沿铁轨运上去……”
    随后,记者徒步上山,山顶位置有一个绞车房,煤矸石运送轨道的上端口就在这里,装煤矸石的斗车在绞车的作用下顺着轨道运送到平坦的顶部。煤矸石堆放场地已经被拉起了隔离线,几个男子在垮塌处周围巡视。绞车房工人称,因为害怕再发生事故,有关方面特别安排这些人观察险情。
    在绞车房附近的铁轨上,正停着两个送煤矸石的斗车,当记者想了解煤矸石运送量情况时,工作人员顿时警觉起来,当记者准备拍照时,工作人员态度变得恶劣起来,威胁要扯下相机里的胶卷。
    “他们就是这样把煤矸石堆积在这里变成一座‘人造山’的。”村民说,煤矸石上山的路线就是:矿井———运送绞车轨道———山顶———倾倒———堆积。
    专家:煤矸石山选址应考虑住户安全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俞启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煤矸石山选址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住户的安全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排场、矸石山必须有防止发生泥石流和其他危害的安全措施……”“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应当采取预防措施。”俞启香教授认为,虽然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矸石堆积场所应该选在什么样的地方,但就他对法规中“安全”的理解来看,矸石堆积应该考虑周边特别是下方区域的民众及设施的安全,在下方是沟谷且有民房的山顶,不应该堆积矸石。
    山沟底下村民遭煤矸石山“压顶”
    “如果4年来没有这么多煤矸石堆积在这里,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死!”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住户表示当初将煤矸石山设置在有很多户人家的山沟沟谷上方没有充分考虑安全问题。
    在采访中,不少村民指着发生垮塌的煤矸石山和被冲毁的沟谷下方的原村民居住点说,山沟沟谷位置(胡家沟沟谷),相当于山洪的通道,矿厂的矸石却偏偏堆放在这样危险的位置之上,日积月累几年下来形成了高耸的煤矸石山,无疑对山下的住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他们质问:“难道就没有别的地方,没有山下没住户的地方可以堆积矸石了?为什么偏偏是这里,这个地方下面有那么多房子啊……”
    在记者采访时,很多村民反映在灾难发生时,确实听到了巨大而沉闷的爆响声,而后就看到了黑烟,而一个小孩还说看到了火光。
    就村民的说法,俞启香教授表示煤矸石堆积成矸石山后发生自燃的情况确实有不少。他解释说,矸石堆积成矸石山后,因内部含有煤粉物质,而煤本身就有自燃倾向性,燃烧时遇雨可能引起矸石山内部膨胀松动,引起滑坡垮塌。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