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新疆变矿产资源优势为区域经济优势

2004/6/7 0:00:00       
    据说,此次巴州政府以一个地州级政府身份将矿产资源招商引资研讨会做到了首都北京,是首开了全国的先河,请问巴州此举对新疆资源开发的影响?
    李恒海:我认为巴州党委、政府此举是站得高、看得远。他们能率先把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拿到全国来衡量它,做它自己想做的事,意义深远。
    事实上,新疆类似像巴州这样矿业资源丰富地区还有阿勒泰、哈密 、吐鲁番、伊犁等地区,各地区的矿产资源也是各具特色。但是只有巴州率先推出这一步,这给整个新疆矿业资源勘察开发,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这件事对于在北京的专家院士们,印象都非常深刻。
    加之,自治区政府对新疆矿业资源发展,用现在的话说,是顶层在设计,也就是高层领导人在设计,然后有关部门统筹规划,再由各级部门和有关部门全力推进。
    尤其是最近几年内,世界范围内矿产资源从低谷向高峰攀进,加上我国经济发展是一次新的重工业发展阶段,对矿物的需求与新疆迫切需要的发展非常和谐,巴州这一步走的及时,如果全疆地州都能落实这个政策,就能争取把新疆矿产资源开发推向高潮。
    10年 摸清资源“家底”
    记者:矿产资源被称为固体资源,新疆的固体资源具有哪些优势?
    李恒海:中国这么大,国家要迈向小康。不管是石油、电力、有色金属都是大量需求的资源。加上中国东部经过50年勘察,资源枯竭,新疆是世界上少有的资源潜力巨大的地区。
    如果把中国资源从东部到西部进行比较,是一个三角形,是以新疆和西藏为底边的三角形,是资源金字塔底座,而西藏高原海拔高、开采困难大,加上交通等问题,可以明确地说,新疆资源的优势已经被非常看好。
    记者:这也正是目前各界资本都纷纷将目光放在新疆矿产资源上的原因。大家也知道,新疆的政策也是放宽门槛,让各路资本进入开发新疆的矿产资源,但是目前好像仍然有些制约发展的因素在里面?
    李恒海:新疆虽然矿产资源储备丰富,但是整体上矿产资源“家底”还是不清楚,这是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制约环节。像阿尔金山、昆仑山还是区域地质资源调查的空白区。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加速矿产资源的勘察步伐,先深化阿尔泰山再主攻天山山脉,然后开拓阿尔金山与昆仑山。我们大致要用10年左右的时间,摸清资源的“家底”,在此基础上能够循序渐进,引进开发。国家和自治区政府已加大勘察投入的资金力度,今后准备朝2个亿的投入上走,这与以前的三、四千万比较,增加了许多。
    一些企业,像山东鲁能等在勘察上也增加着投入,这样会加快解决阻碍新疆矿业发展的“瓶颈”。
    接轨中亚 推动新疆矿业
    记者:就在各路矿产资源勘探的投资者将目光对准新疆时,新疆的一些企业却将目光投向与我们接壤的中亚,这是为什么?
    李恒海:新疆以巨大的矿产资源潜力成为吸引外资勘察开发重要地区的同时,又是我国贸易西出的重要通道。
    因为我国与中亚各国经济发展有很强的互补性,我们要积极利用两种资源,面向两个市场,推进我国与中亚各国陆上资源走廊互补互利供应体系的形成,使新疆成为新兴亚洲中部资源型经济区域中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扬长避短,开创新疆矿业新局面。
    如果我们在新疆建成矿产资源深加工基地,就能把它们的原料拿来加工,可以这么说,如果新疆没有很大一片石油,哈油入疆也不能在疆加工。在这个前提下,如果我们自己有资源,再用外国资源搭配就可以做大做强。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有利于建立全方位开放的矿业格局。
    白皮书 为新疆资源撑腰
    记者:新疆将成为21世纪我国资源接替区,这还需要多长的过程?
    李恒海:到2020年期间,也就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的这个时期,新疆是我国能源矿产资源的接替区。
    从自治区目前的优势资源潜力特点来看,现在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战略接替区的大框架已经清楚了,比如三大盆地、煤、石油、有色金属潜力优势已经清楚。
    但是现在可供开发储量的资源偏少,我们大致还要用10年左右的时间,加大勘察力度,在此基础上能够循序渐进,引进开发,在开发基础上精细加工,新疆在整体上能够到2020年变成我国矿物原料的接替区、深加工基地,也变成我国与东亚的资源走廊中一个集深加工基地、资源集散区为一体的最活跃的一个地区。
    记者:新疆的矿产资源将以何种形式来拉动经济的发展?
    李恒海: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大环境,离不开世界的大环境。
    21世纪初矿产资源白皮书当中确定、我国矿产资源政策是“立足国内矿产资源勘察”,这就为新疆成为资源战略接替区奠定了政策基础,同时新疆作为资源战略接替区,为国家资源安全起到保障,新疆作为我国典型的矿产资源大省区,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将以输出为主、并拉动经济发展。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