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上发放的由中钢协市场调研部副主任陈芳撰写的《国内钢铁产 品产销结构分析》表明,会员企业“为了适应产品结构调整,已将直供比例明显提高”,去年流通环节的销售量仅占钢材销量的45%,为1.2亿吨,同比降低17.2%,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直供量已突破9千万吨。
陈芳表示,钢铁企业直供比例也并非一刀切地提高,如线材、中厚板等的直供比例显著提高,而钢筋、冷轧等产品的直供比例变化不大。不过总的来看,与2001年相比,钢协会员通过流通环节的销售比例下降了20.6%。
面对这样的此消彼长,钢铁贸易商早就感到了生存压力,广东进发钢铁实业公司董事长杨文挥发问,“钢铁生产和流通业到底是阶段性合作还是长期稳定关系?是权宜之计还是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良性分工?”去年完成销售钢材80万吨、贸易额50亿元的上海展志集团总经理孙晋忠则表示,目前贸易商的经营空间在缩小,市场份额被外资钢贸企业和钢企自己的贸易系统抢去不少,“原来多年供应扶持的大型钢材消费企业,也被钢厂直销部门请到钢厂直接订货了”,面对钢厂的强势,贸易商越来越少话语权。
来自钢企的人士则对贸易商表达了“安慰”之意。包钢(集团)销售公司经理刘锐乐观表示,直供虽然是钢铁流通领域的理想渠道模式,但由于成本以及钢企产业集中度等问题,其比例始终难以占据主导,经销商的存在大量节约了钢企流通成本,因而双方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营销部部长王继光则认为,贸易企业不变则亡,其出路是行业并购整合。他表示,虽然钢铁流通企业有20万家,但缺少领头羊,今后单一贸易形式的中间商的供应份额将日渐萎缩,贸易商之间必须通过并购走集中化之路,并向流通服务型企业的角色转变。“今后的贸易商除具备雄厚资金和加工配送能力外,还须能对钢厂及时反馈市场信息,对终端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等”。王继光预测,随着钢铁业重组高潮的到来,钢铁流通企业也面临重大产业整合。
来源:中国证券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