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耗煤行业 -> 电力行业 -> 行业走势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电力行业的影响分析

2007/6/25 15:24:43       

2005 7 21 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表明中国正式启动了具有实质意义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2005 年,电力供需形势也有所缓和,从2004 年的持续性、全国性缺电转变为区域性、季节性、时段性缺电,全国缺电省由年初的26 个逐步减少到11 月的7 个。但是电力供需结构失衡、电价、投资与能耗问题依然存在,电力市场改革形势仍很严峻。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如何,是否影响我国电力市场环境,值得关注和思考。

2006 5 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首次8。之后,人民币汇率开始返回,到6 15 日再次8,人民币较2005 7 21 日升值3.49%。总体来看,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但呈现升值趋势。人民币汇率变动将对电力供需、电价体系以及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对电力供给的影响

一是汇率变动后电力燃料成本下降,增加了供给潜力;二是电力设备等投资成本的降低,对电力市场供给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扩张作用。

首先,由于目前动力煤进口关税的下调、国际煤炭价格的走低以及石油价格持续的高位运行,导致国内许多燃油电厂改用水煤浆或改造为燃煤方式,增加了燃煤机组构成比例,促使国内煤炭进口需求增长,人民币的升值趋势将会降低煤炭的进口成本,刺激电煤需求增长。人民币升值趋势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石油、天然气燃料的进口成本,增强国内燃油、燃气电力企业的购买力。人民币的升值趋势将降低电力燃料成本,对进口燃料采购份额较多的电力企业带来低成本优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电力供给能力的增强。

其次,由于电力行业的低需求价格弹性以及对生产、网络输送的高安全性、可靠性要求等特征,电力供给主要依赖国内投资,而很少用外贸方式来弥补电力供应缺口,所以国内电力投资对电力供给的影响很大。2005 年,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行业投资增长速度达到33.7%,如此高的增长速度就是对电力供应短缺的反应。由于电力投资需求中对技术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较大,在电力设备投资方面,一些主要的电力设备(如大型燃油、燃气机组和大容量、高参数、超临界机组),主要零部件(如发电机主轴、硅钢片、电子元器件等)与原材料(如特厚钢板、金属铜等)的采购成本以及烟气脱硫、脱硝等环保技术的进口支出,都可能因为人民币升值而降低,从而降低电力企业投资成本,对国内电力供给能力起到增强

作用。

二、对电力需求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电力需求的影响需要具体分析。一方面,人民币升值趋势将可能给建设周期长、供给弹性较小、资源稀缺性强的垄断性产业(如机场、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产业)以及资金密集型产业(如建筑业与房地产业)带来资产增值,带动此类行业投资规模的扩大,从而增加这些产业的电力需求。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将会降低以出口业务为主的行业的价格竞争优势,如纺织业(特别是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业)、家电与建材行业等,直接影响该类行业的利润预期,降低该行业的生产能力,从而对其电力需求产生紧缩效应。

三、对电价形成机制的影响

从目前的电价形成机制看,虽然在各区域电力市场的发电侧竞价模式中增加了上网电价形成的市场基础,但是在电力供应短缺的环境下,电力库交易中对竞价机组的限制,部分电量竞价方式以及对上网电价竞价的最高最低限价等,都使得上网电价市场化形成机制的作用有限,而目前销售电价制度受到国家发改委的严格管制。所以,人民币升值趋势对燃料生产成本、相关产业与国民收入的影响等供需因素的作用,只会在较小程度上对上网电价有所影响,还难以迅速传导到管制性过强的销售电价体系。

四、对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导致电力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等账面价值的汇兑损益产生变化,从而影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与全面经营管理。一般而言,人民币升值对人民币资产规模较大或外债比重大(尤其是美元比重大)的电力企业产生有利影响,而对外币资产份额高的电力企业负面冲击较大。电力企业由于市场准入制度的限制,利用外资比例较小,部分电力企业利用的外债主要是美元和日元,且多属于长期借款,根据我国现行财务会计制度,汇率变动产生的外币折算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在偿还期之前对电力企业财务报表影响较大,但对其实际现金流影响较小。在电力设备投资与燃料的成本方面,人民币升值降低了电力企业对进口依存度高的大型燃油、燃气机组和大容量、高参数、超临界机组的采购成本,降低了燃料进口份额较大的燃油、燃气与燃煤电厂的燃料成本。因此,要求电力

企业准确判断与预测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趋势,加强对金融环境的监测,提高成本管理能力,科学进行战略规划。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