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我国钢铁出口出现了回落的趋势,预计6、7月的钢铁出口会明显下降,而且下半年还会持续下降。由于今年以来我国钢铁新产能的增长主要是靠出口消化的,一旦出口下降,将导致国内供给矛盾激化。
数据显示,1~4月,我国钢铁月出口量逐月上涨,其中,4月达到716万吨,但5月则为617万吨,出现了今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6月钢铁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更加印证了这一观点。在国家统计部门监测的多种工业品中,6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最为明显。该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自2月以来一直徘徊在60%上下,但6月回落到50%的临界点边缘。
根据近期发展和改革委与钢铁企业代表达成的共识,预计全年钢铁出口占生产总量的10%左右。对于可能到来的钢铁出口放缓,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研究员聂秀欣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出口退税的影响。6月19日,财政部公布7月1日开始执行的部分商品出口退税调整方案,钢铁是此次调整关税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
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认为,由于预期会调整出口退税,前几个月钢铁产品与出口退税调整、开征出口税赛跑,抢关出口导致出口过高增长,把正常情况下后面几个月的销售额提前透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预计近几个月的钢铁出口将大幅下滑。而且,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压缩了中国钢铁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对钢铁出口下降有一定影响。
此外,虽然一直在讲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但由于2007年以来世界经济走高,同时中国钢材出口价格相对较低,全世界范围内对中国钢铁需求持续增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钢铁业的产能过剩才没有明显显现出来。
但是,今年4月我国钢铁产量已经达到4600万吨,5月超过4700万吨,上涨100万吨。按当前速度预测,今年总产量将高于5亿吨。2006年,我国钢铁产量是4亿多吨,今年在稳居世界第一的基础上可能再次出现20%左右的增长,“且不说出口会下降,只要出口增长速度跟不上产能的增速,今年就肯定会出现各钢厂火拼国内市场的场景。”
虽然会导致短期内的供给过剩,但梅新育还是希望钢铁出口回落的趋势能继续下去。“钢铁工业具有双重特性,既是我国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业,又是一种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污染的产业。我国目前钢铁出口迅速增长,实际上是建立在水资源消耗迅速增长基础上的。而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一些钢铁企业所谓的发展,实际上就是牺牲当地环境、占用本应归子孙后世使用的水源,制造出来几个漂亮数字。”
来源:经济参考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