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产业链包括从原料、燃料、生产系统和钢材的最终用户所组成的一个非常复杂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实现原材料、生产、销售的一条龙是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在这个产业链上的每个链环都担负着对钢铁生产举足轻重的任务,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造成钢铁整个产业链的破坏。拥有完善的产业链,不仅可以降低成本,使钢铁产业在取得资源和占领市场上取得较好的优势,其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它可以使钢铁企业抗御任何来自上游或下游产业的风险。
加强与原料企业的合作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的重化工业时代,人口多、土地少、人均自然资源匮乏。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钢铁的持续稳定地增长,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大力推进资源全球化、多元化战略,加大对国内和海外矿山的投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破国际上少数公司垄断原料资源市场和价格的局面,我国钢铁的产业安全才有保证。向上游产业,例如铁矿石产业渗透,应该是我国钢铁业重组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大型铁矿山进入开采末期后,我国对国外铁矿资源的依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我国钢铁工业所需的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我国的矿产资源总量大,但人均量少,特别是钢铁生产的主要矿产品铁矿、锰矿、铬矿等已出现资源短缺。用进口铁矿冶炼的生铁占我国生铁产量的比重在逐年提高,已从2000年的34%提高到目前的53%左右,今后还有可能进一步提高。除了铁矿石进口外,我们炼钢所需的锰矿和镍矿,对外依存度也在逐年增加。
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2690万吨,同比下降6.37%,环比下降2.61%,是今年以来进口量最少的一个月。但是,这并没有让几个月后将要开始的2008财年铁矿石谈判变得简单。尤其是近来国外三大铁矿石巨头有意减产,造成供需紧张局面,从而推高现货市场价格,为明年谈判做准备。
面对钢铁原料这样的需求形势,为保证我国钢铁工业长期稳定发展,我们必须实施资源最优化战略。通过对国内外重点铁矿、煤矿等资源企业的投资、参股和控股,组成国际化的跨国大型钢矿或钢煤公司,发展与这些企业贸易合作,长期占有国际资源,以保证钢铁企业稳定的原燃料供应;通过与国内外海运公司、港口、铁路合作,组织联合海运,推进与港口、铁路的联合物流运输,保证钢铁行业的海上运输线的安全,降低原料运输成本。
在钢铁企业向上游延伸中,日本钢铁企业做的就比较好,值得我们借鉴。根据澳大利亚矿物研究机构AME提供的资料,在澳大利亚24个主要的铁矿中,8个有日本公司直接参股,其余的16个铁矿日本的企业也间接参股。实际上,日本公司几乎已经进入了澳大利亚所有的铁矿。在巴西的22个铁矿中,日本公司同样有参股,在铁矿石的其他主要产地加拿大、智利,同样可以发现日本公司的身影。
日本的情况比较特殊,基本上没有资源,所以日本钢铁企业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就注重海外投资。而在中国,一般认为国内资源完全能够满足国内需求,谁也没有预料到钢铁产量以如此快的速度增长,所以以前国内企业未能制定长远规划无可厚非,但当前的形势已经很明朗,国内钢铁企业应该做好下一步战略规划。
这方面,米塔尔集团做得也比较好,米塔尔集团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其拥有的完整的产业链。米塔尔集团财务总监曾经表示,米塔尔集团的策略就是向上下游产业的高度的纵向结合。
与之相比,中国企业的步伐显得有些缓慢,中国钢铁企业大举投资海外能源的案例屈指可数。在国内钢铁企业中,宝钢仍是这方面的先行者。在上游原料供应方面,2004年4月宝钢与哈默斯利合资的宝瑞吉矿山公司在澳洲正式投产;2004年7月宝钢与平煤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河南宝煤业公司、上海宝顶能源公司成立。
无独有偶,2004年武钢出资6亿元入股平煤集团,两家特大型国有企业以资本为纽带的战略合作正式启动。马钢将投资约11亿元,开发省内的罗河铁矿。7月9日,包钢矿业与元猛矿业在巴彦淖尔市举行合作仪式,包钢矿业参股元猛矿业40%股份,双方将合作勘探巴彦淖尔市1249平方公里上的矿藏。
加强与下游用户的合作
我国钢铁生产在先进与落后产能并存的情况下,总体能力供大于求已成事实。今后的发展既要通过市场竞争淘汰落后,又要尽可能的避免恶性竞争、价格扭曲;既受国际市场行情影响,又要符合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实际情况。这就需要产需双方探索有利于双方长远利益和减少风险的机制。
我国的主要用钢材行业——建筑、铁道、造船、轻工、机械、石化、集装箱、汽车等行业正在迅速发展,这些行业对钢材性能高级化、复合化、功能化、环保化和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优化。传统的集贸式钢材市场这种流通模式,已无法满足下游行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需要,下游行业自己配置钢材加工这种小而全、大而全的模式,由于效率低、成本高,将会逐步被现代物流体系所取代。不少行业提出“零库存”的管理理念,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被下游行业所接受。钢铁企业与有实力、有客户群的贸易商共同合力组建加工配送服务中心将成为建立稳固市场的必然选择。
钢材的加工配送作为一种高效的服务方式,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物流的主要模式。据了解,世界发达国家钢材的综合深加工比可达50%以上,其中线材达60%,棒材达到40%,管材达30%,板材达70%左右。而我国一般钢材的深加工仅为10%~15%。由于钢材深加工比例低,使我国钢材的成材率和使用效率较低,也因而失去了相当的市场。
在过去的10年里,我国外商独资或合资建设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居多。这些钢材加工配送中心主要是为家电、汽车、计算机、造船等行业服务。这些外商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通过其高效低成本服务,已占据我国相当一部分高附加值钢材加工市场,并出口到世界。
据了解,宝钢采用自建和合资等多种方式,已在上海、天津、广州、杭州、青岛、重庆、沈阳、东莞等城市建立起多个加工配送中心。除宝钢外,鞍钢、武钢、首钢、太钢、邯钢等国内大型钢厂也积极布局下游产业链,在国内建立或计划建立钢材配送中心。首钢计划投产巨资,到明年上半年建成7个钢材配送加工中心。
根据我国的总体发展战略,钢铁行业只要认真实施产业链战略,加快结构调整,就一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钢铁行业的战略调整任务,实现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转变。不过,整体上来说,国内钢铁业在这方面做得仍不够,今后,我国钢铁企业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工作,以建立完整的产业链。
来源:现代物流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