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韩国主导型产业钢铁工业,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并在推动韩国经济的繁荣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在世界钢铁业一直保持着第五大钢铁制造国的地位。
一、 生产状况
韩国钢铁生产一直处于上升趋势,1962年开始有钢铁产量统计时其粗钢生产仅为几十万吨,至1981年突破1000万吨,1989年2000万吨,1993年3000万吨,1997年4000万吨。2006年粗钢产量达到4846万吨,占韩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6%,出口总额的5.6%。在世界钢铁业界多年持续保持位居第五位,排在中国、日本、美国和俄罗斯之后。
韩国钢铁协会预测,2007年韩国粗钢生产总量将比上年增长3.5%,将首次突破5000万吨大关,达到5015万吨。
韩国各类钢铁制品的生产虽经历了2005年和2006年较低幅度增长时期,但进入2007年,随着汽车、造船、一般机械等制造业生产的好转,钢材消费量增加,各类型材的生产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棒型钢、中厚板、钢管三种产品增幅均超过9%,钢管增幅达到10.8%。
粗钢生产 (单位:万吨)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1-3月) |
产量 增长率 |
4385 1.7% |
4539 3.5 |
4631 2.0% |
4752 2.6% |
4777 0.5% |
4846 1.3% |
1272 9.2% |
转炉生产 增长率 |
2474 0.3% |
2489 0.6% |
2558 2.7% |
2665 4.1% |
2673 0.2% |
2629 -1.6% |
661 2.3% |
电炉生产 增长率 |
1911 3.6% |
2050 7.2% |
2104 0.8% |
2087 0.6% |
2104 0.8% |
2214 5.2% |
611 17.7% |
制品生产 (单位:万吨)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1-3月) |
型钢 增长率 |
4202 1.1% |
4648 10.5 |
4538 -2.3% |
4747 4.6% |
4623 -2.6% |
4674 1.1% |
1215 9.6% |
棒型钢 增长率 |
189 -3.3% |
215 13.7% |
217 1.1% |
236 8.8% |
247 4.3% |
252 2.2% |
649 9.8% |
中厚板 增长率 |
528 3.4% |
530 0.4% |
535 0.9% |
577 7.8% |
592 2.6% |
635 7.1% |
169 9.1% |
钢管 增长率 |
412 8.6% |
413 0.1% |
426 3.1% |
424 -0.4% |
407 -3.9% |
419 2.7% |
107 10.8% |
二、 市场需求
受当局限制房地产投机政策的出台,建筑业出现萧条,导致钢坯、型钢类特别是长材的需求量减少,个别年份出现负增长。但汽车、船舶业的增长带动了冷轧板、钢板和镀锌板的需求。2006年钢材整体消费量比前年增加5.3%,达到4964万吨。进入2007年以来,各类钢材消费134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1.5%,预计2007年全年钢材类消费量将达5116万吨。
韩国人均钢材消费量近年也持续增长,1980年为153公斤,1990年为501公斤,1997年为857公斤。2005年以后达1000公斤,跃居世界最高位。
需求量(单位:万吨)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1-3) |
钢材产量 |
4889 |
5168 |
5327 |
5470 |
5504 |
5725 |
1508 |
国内消费量 |
3806 |
4371 |
4537 |
4722 |
4715 |
4964 |
1342 |
人均消费量 |
805 |
918 |
947 |
982 |
979 |
1025 |
|
三、 进出口情况
受全球钢铁业景气的驱动,从2003年开始,韩国钢铁出口数量和金额都呈较大幅度增长(见下表),尤其是出口金额,2004年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后,持续保持增幅在15~45%之间,大于出口数量的增幅,这说明,出口产品逐步向高附加值转变。
2006年,韩板材类出口比2005年增加13.9%,达1326万吨,棒型钢类出口增加11.2%,达325万吨。2007年1-4月份,板材类出口比上年同期增加1.6%,达到442万吨,棒型钢类出口增加16.8%,达99万吨。
按出口国家和地区看,对华出口2006年是398万吨,比上年度下降15%,2007年1-4月124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9.1%。对华钢材出口量占其全部出口量的比重逐年降低(05年29%、06年22%、07年1-4月19.6%)。
对日本出口2006年261万吨,减少9.8%,2007年1-4月9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9.7%。对美国出口2006年255万吨,增加39.4%,但,2007年1-4月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1.7%,仅为65万吨。
出口数量表(单位:万吨)
|
总量 |
型钢 |
棒型钢 |
钢管 | ||||
数量 |
增长率 |
数量 |
增长率 |
数量 |
增长率 |
数量 |
增长率 | |
2007(1-5) |
811 |
9.1% |
702 |
17.6% |
154 |
29.9% |
68 |
40.3% |
2006 |
1820 |
11.8% |
1459 |
1.9% |
325 |
11.2% |
132 |
16.7% |
2005 |
1626 |
7.7% |
1431 |
9.8% |
292 |
9.4% |
113 |
10.7% |
2004 |
1509 |
6.6% |
1302 |
26.3% |
267 |
1.7% |
102 |
0.9%% |
2003 |
1415 |
10% |
1030 |
-15.8% |
262 |
18.8% |
101 |
-5.0% |
2002 |
1286 |
-8.3% |
1225 |
-7.7% |
220 |
-10.4% |
106 |
-6.9% |
2001 |
1403 |
2.5% |
1329 |
-3.3% |
246 |
11.6% |
114 |
9.1% |
进口
国内钢铁需求增加和供应短缺使钢铁进口规模自2002年以来不断刷新纪录,并成为纯钢铁进口国。2001年后,韩国钢材进口增长率年均15.8%,进口钢材在韩国内市场占有率呈现较快增长态势,2006年达到21.6%。
2006年板材类进口1197万吨,增长20.3%,棒型钢进口448万吨,增长35.3%。2007年1-4月,板材类进口47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0.4%,棒型钢类进口4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7.3%。
从进口来源地看,韩国2006年从中国进口钢材1035万吨,增加52.7%,2007年1-4月进口48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83.1%,从中国的进口量占韩国钢材进口总量的比重逐年递增(05年35.9%、06年46.0%、07年1-4月53.3%)。自日本2006年进口880万吨,增长13.6%,2007年1-4月进口20万吨,同比增长14.5%。自欧盟2006年进口61万吨,减少19.4%,2007年1-4月进口20万吨,同比回升66.3%。
进口数量表(单位:万吨)
|
总量 |
型钢 |
中厚板 |
钢管 | ||||
数量 |
增长率 |
数量 |
增长率 |
数量 |
增长率 |
数量 |
增长率 | |
2007(1-5) |
1148 |
35.2% |
83 |
45.8% |
182 |
16.8% |
28 |
59.3% |
2006 |
2248 |
19.1% |
141 |
103.5% |
364 |
25.7% |
49 |
25.3% |
2005 |
1888 |
6.4% |
70 |
35.8% |
289 |
5.7% |
39 |
18.7% |
2004 |
1773 |
13.3% |
51 |
-22.9% |
274 |
66.7% |
33 |
40.7% |
2003 |
1563 |
11.1% |
66 |
-9.4% |
164 |
20.8% |
23 |
-10.3% |
2002 |
1407 |
31.0% |
73 |
58.2% |
136 |
26.8% |
26 |
10.3% |
2001 |
1073 |
-6.0% |
46 |
18.3% |
107 |
2.9% |
24 |
17.3% |
产品进出口
韩国自2002年开始成为钢铁净进口国后,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逆差逐年增多。进入2007年,进口增速加快,1-5月份逆差达337万吨,接近上年全年水平,逆差额1009万美元,超过上年全年的860万美元。
进出口数量及金额表 (单位:万吨、百万美元)
|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1-5) |
数
量 |
出口 |
1403 |
1286 |
1415 |
1509 |
1626 |
1820 |
811 |
进口 |
1073 |
1407 |
1563 |
1773 |
1888 |
2248 |
1148 | |
差量 |
330 |
-121 |
-148 |
-264 |
-262 |
-428 |
-337 | |
金
额 |
出口 |
6728 |
6888 |
9080 |
13114 |
16240 |
18555 |
9096 |
进口 |
5753 |
6990 |
9213 |
15485 |
18301 |
19415 |
10105 | |
差额 |
975 |
-102 |
-133 |
-2371 |
-2061 |
-860 |
-1009 |
四、产业竞争力和产品结构特点
韩国钢铁产业以浦项钢铁公司为代表,具备世界最高竞争能力。根据世界钢铁咨询公司WSD和日本钢铁新闻发表的资料显示,在制造成本、收益性、财务结构、扩充设备、内需成长潜力、技术革新等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中,浦项钢铁公司都位居第一。韩国产业研究院研究报告指出,韩国钢铁业在普通钢领域具有世界最高竞争力。同时在确保设备高效率运转,拥有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方面占据优势。但是,韩国钢铁业同时受到基础原料(铁矿石、废铁等)短缺的制约,以及高级钢铁制品领域技术脆弱和部分产品供应过剩等不利因素影响。
韩国钢铁业经历了从低端产品到高级产品的发展历程。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到97年金融危机前,棒型钢、钢筋、线材等普通钢铁制品增长迅速,91年至97年,钢筋年均增长11%以上,线材产量年均增长5.5%以上。进入二十一世纪,前述低附加值产品产量增幅减小直至出现负增长,而船用钢板、汽车用钢板等高附加值产品增长加快。
金融危机后,韩国钢铁企业致力于发展新技术。从90年代早期,POSCO就专注于FINEX处理方式的发展。今年成功地实现了设备的商用化,领先于发达工业国家的钢铁企业。FINEX处理方式的优势在于不再依靠无粘结特性的焦炭和煤的使用,原材料的处理被简化,处理过程更加环保,生产成本降低。此外,企业开始致力于汽车薄钢板相关技术的研发,例如hydrofoaming和TWB技术。今年6月,现代制铁通过电炉制钢方式,用废铁成功生产出210毫米厚的汽车钢板用平板。为应对新的环境规则,韩国企业正在加倍努力开发各种环保型性产品如无?钢板等。
五、国际合作
韩国钢铁企业重视加强国际合作,加入了多个国际组织,包括世界钢铁协会、东南亚钢铁协会,以及诸如OECD钢铁协会这样的政府间组织。
2005年7月,韩国钢铁行业主办了“韩德钢铁研讨会”,旨在帮助促进韩德之间的技术合作。同年10月在首尔召开了“国际钢铁协会会员大会”。并利用第四届“中日韩商务论坛”在首尔召开的机会,加强了三个东北亚国家在钢铁领域的交流。
此外,韩国钢铁企业积极寻求多个分支领域的合作。例如,2004年举办了第八次“国际不锈钢论坛(ISSF)会员大会”,吸引了世界范围的不锈钢制造商。并吸引国际?发展协会(ICDA)和国际镍发展协会(NiDI)会议相继在首尔召开,与这些协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网络。
另,韩国钢铁工业协会作韩国钢铁业界行业组织,既是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又是会员企业了解国际市场动态、技术发展趋势等主要信息来源。协会代表本国钢铁行业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钢铁行业组织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来源:商务部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