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报道,因为仅在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方面已经难以满足中国、印度等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急剧增长的能源需要。随着全球煤炭市场价格的日益飙升,纵然全球第二经济大国,世界第一煤炭进口国---日本,也不得不加入了这一竞争激烈的行列。
日本首当其冲
作为仅次于美国经济的世界最大经济体,日本因其本国能源资源十分缺乏,因而其能源资源的90%都需要依赖国外进口。而在煤炭资源方面,日本不得不依赖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量煤炭进口。
由于2007年7月日本和中国刚刚签署了两国的长期贸易协定,所以2007-2008年度中国出口日本的发电用煤炭将大幅度提升,而且还不大可能确保满足日本的煤炭进口需求。
中国是继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之后的日本第三大煤炭进口对象国。中国向日本供应的煤炭,每吨价格同2005年度相比,上涨了28%~40%,最高时达到每吨75美元。
在这一轮全球煤炭价格上涨中,不单中国出口的煤炭在上涨,纵然占据日本六成煤炭进口的澳大利亚煤炭的价格,亦因为供不应求和运输费用急剧增加而持续走高,比2006年度秋天时的每吨55美元到57美元,上涨了大约25%左右。
因为国际煤炭价格普遍大幅度上涨,受此影响,日本的煤炭需求大户被迫做出强烈反应。日本关西电力公司已经开始尝试购买价格比较便宜的加拿大煤炭,以便实现其煤炭来源多元化的长期目标。
由于用于钢铁生产的原煤价格也飞速上涨,新日本制铁公司已经决定与澳大利亚方面共同出资210亿日元,开发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的一家煤炭厂。
中印越亦加入
中国因为本国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因而长期一直以煤炭出口大国自居。然而,中国发电站大多是火力发电,所以煤炭耗费量相当大,这也成为中国煤炭资源不断缺乏的重要原因。据统计,中国消耗的初级能源有七成来自煤炭,2007年1至6月中国的煤炭进口量超过了出口量,预计今年中国将成为煤炭进口国家。
为了限制煤炭大量出口,中国被迫采取多项举措。首先,中国提高了出口关税,以便箝制煤炭出口。其次,中国扩大了从澳大利亚和越南的煤炭进口。再次,中国积极争取得到海外煤炭的权益。中国神华集团下属的神华能源公司近日宣布,他们正在同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就争取煤炭开采权展开谈判。
亚洲另外一个经济大国---印度的电力供应中,有70%以上来自火力发电。因此,印度政府正在着手投资20多亿美元,以便建立一家国有企业,用以争夺海外的煤炭开采权。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最大的两个新兴市场大国,他们针对开发世界各地油田和天然气田已经展开了激烈的较量,而争夺煤炭资源的大战刚刚正式打响。
亚洲另外一个后来居上的快速增长国家---越南,也加入了煤炭争夺的队伍。随着越南经济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亦比较大。所有这些,都预示着亚洲今后在煤炭资源争夺战中的战斗将会更加激烈。
美国有大动作
美国虽然不属于亚洲国家,而且国内的煤炭储存量比较多,但是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强国,随着美国高消费的拓展,该国在煤炭领域的需求量亦不断增多。
况且,美国为了摆脱对国外尤其是海湾国家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性,也在大力倡导火力发电。鉴于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制造交通燃料的煤炭液化工程正在加速进行,因而,美国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在迅速上升之中。美国对煤炭需求日益增加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例证表现在,2006年夏天,美国能源巨头皮博迪收购了澳大利亚EXCELCOAL矿山公司。这被人们看作是美国为将来进口煤炭资源作准备的大动作。如此一来,亚洲煤炭争夺战不仅不会减弱,反而将更加剧烈。
毋庸置疑,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势必会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由于为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一些大国也把目光瞄准煤炭资源,以便使火力发电得到较大的发展,但是这样一来,亚洲煤炭资源争夺战,必然会加剧。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