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再次让钢铁业界人士神经紧绷,钢企重组机遇和挑战并存,节能减排取得进展但仍不敢松懈――
钢花四溅道忧喜
2007年,钢铁行业结构调整传来喜讯:受宏观调控影响,今年1―9月生产粗钢36273.2万吨,同比增长17.61%,同比增幅呈逐月下降态势。其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材的产量大幅增长,呈品种扩大、产品质量提高态势,产品结构继续优化。全行业节能减排向前推进。今年1―9月,纳入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能耗16070.93万吨标煤,同比增长11.2%,总能耗增幅比同期粗钢产量增幅低6.41%。在钢铁产业总体形势看好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铁矿石谈判:“分散”对“集中”难有话语权
再没有比“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更能牵动钢铁业界人士的神经了。
对今年钢铁业面临的谈判形势,业内专家再次表示忧虑。虽然明年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供给增量7000万吨,需求增量4856万吨,但铁矿石供应方的寡头垄断格局使供应量被控他方。此前,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收购力拓公司(RioTinto)一事被媒体和业界炒得沸沸扬扬。若收购成功,将意味着国内钢企对全球铁矿石的定价权进一步削弱。
不论谈判结果到底如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全球铁矿石供应商产能高度集中,而我国钢铁产能比较分散。以“分散”对“集中”,国内钢企在谈判中缺少争取谈判有利地位的关键筹码。据悉,国内前十大钢铁生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2005年时有37.7%,去年下降至34.6%;今年前7个月,更是降至33.7%的水平。而全球三大矿山公司每年的铁矿石贸易量占铁矿石贸易总量的75%以上,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我国钢企所用的铁矿石38%须从澳大利亚进口。
据悉,由于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国内铁矿石价格也大幅涨价。有些企业已难以承受,被迫关停高炉。而导致“铁矿石价格谈判”国内钢企缺失话语权,最根本的原因是钢企重组进展迟缓、钢铁产能过于分散。
钢企重组:打破坚冰方能做大做强
毫无疑问,兼并重组今年仍是钢铁企业发展的主旋律:宝钢并购八钢,济钢和莱钢合并,重钢拟重组本土12家钢企……“如果钢企重组不能得到实质性推进,我们与国际上的钢铁巨无霸企业就不能平等对话,实现钢铁强国的目标就只能是空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王伟说。
虽然我国钢铁业重组紧锣密鼓,联合路径多样,也出现了几个钢铁巨无霸,但与国际上的钢铁巨头相比还远不是一个“重量级”。以国际第一大钢铁公司安塞乐―米塔尔为例,其生产布局遍布欧洲、亚洲、南北美四大洲,钢产能约1.2亿吨、约占全球市场份额10%。基于其规模、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它将进一步加大在各大洲收购、建厂的力度,尤其对亚洲虎视眈眈。
钢企重组的艰难推进没有带来产业集中度的提升。有统计显示,我国年产粗钢最多的十大钢铁企业,2001年粗钢年产量占全国粗钢总量的比重为46.25%,2006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34.66%。而根据《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到2010年,前十大钢企粗钢产量要达到全国总量50%、2020年达到70%以上的目标。
钢企重组缘何难以推进?
太钢集团董事长陈川平说,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缺乏动力和压力。近年来,由于钢铁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盈利能力较好,淘汰落后产能的进程不快;一些企业领导则担心丢掉“位置”而难下兼并重组的决心。此外,我国钢铁企业所有制不同,央企、地方企业、民营企业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存在差异,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地方利益分配和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根本性突破,跨区域重组难度较大。同时,我国税收政策的缺陷,致使被并购企业被兼并后的税收问题难以解决,给地方财政造成损失,让跨区域并购阻力重重。
罗冰生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他指出,在协调和照顾跨省市、跨地区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中,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是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此坚冰不破,钢企重组难行。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支持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政策措施,协调和照顾跨省市、跨地区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地方政府利益。
据悉,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近日已上书国务院,建议国家制定推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规划。罗冰生强调,在重组规划中要结合当前实际,充分发挥宝钢、鞍本、首唐、武钢四大集团在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组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特大型企业集团。同时,对被兼并联合重组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妥善处理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基础上,重点实现工艺装备技术水平的现代化,淘汰落后和低水平钢铁产能。
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推进十分艰难
海关总署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钢材出口424万吨,相比去年同期略减1万吨,这是今年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
为了抑制钢材出口,相关政府部门今年“密集”出台调控政策:继连续几次降低出口退税率后,
如此密集的出台调控政策固然有减少贸易纠纷的原因,但根本的初衷还是节能减排。在几大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中,钢铁被显著地排在首位,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任务之艰巨、之紧迫可见一斑。
据统计,今年1―9月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
由于涉及地方利益,关停工作进行得十分艰难。据悉,部分企业为逃避淘汰将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办法》。从明年起,中国地方省级官员将开始向中央上交节能答卷,如果成绩单未能及格将面临问责和“一票否决”。年底前,国家发改委还将与大约18个省份的政府签订第二批钢铁淘汰落后产能“军令状”。无疑,新一轮的小钢厂关停风暴即将掀起。
来源:人民日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