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七家银行融资
1月21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称,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已接洽巴克莱、瑞银集团、高盛、汇丰控股、法国巴黎银行、盛达银行以及花旗银行,欲使这些国际性财团提供介入,以筹集并购力拓计划中所需的700亿美元资金。该报表示,除花旗以外,另一个最初为必和必拓融资的美林仍将作为中间人,但不再为必和必拓提供资金。
因全球信贷危机使得资金筹措更为艰难,必和必拓的这一新融资安排将使其拥有灵活性,从而可以执行并购计划中300亿美元的股票购回,或在目前作价为1300亿美元的全股票收购计划基础上增加现金。
报道称,这笔资金将对力拓矿业去年收购加拿大铝业所进行的400亿美元贷款进行重组,而控制权变更条款则意味着必和必拓必须在收购完成45天内实现这笔贷款的重组。
此前,英国并购委员会对必和必拓并购力拓案作出决定,必和必拓公司必须在2月6日之前提出正式出价,否则在未来至少6个月内都不能再对力拓提出并购。
“虽然必和必拓还没有正式提出恶意收购计划,但看起来事情越来越朝着这一方向发展。”必和必拓一位顾问对媒体如是说。现在距2月6日为期不远,必和必拓此时的举动表明,其并购力拓的决定已颇为坚决。
力拓要求提价
市场推测,必和必拓可能提高对力拓的并购要约,以3.5股必和必拓股票和14美元来交换1股力拓股票。对于此项推测,必和必拓公司不予置评。
2007年11月,必和必拓突然宣布,其欲以3股换1股的方式并购力拓,但这受到力拓方面的强烈反对。几经周折之后,力拓改变了态度,表示接收必和必拓的收购,但必须提高收购价格,因为其股票价格远比必和必拓要高,其公司价值潜力也超出必和必拓的评估。
然而,必和必拓则一再表示,其出价甚为合理,不愿意再提高并购价格。由此,必和必拓并购力拓案陷入僵局。日前,力拓集团北京代表处负责人向媒体表示,力拓股东不会对必和必拓提出的并购力拓计划作出让步,力拓期望在英国监管机构对必和必拓设定的2月6日最后收购期限前尽快了结此事,而力拓未来的业绩增长将更为强劲。
前不久,力拓公布了其去年第四季度的生产情况,其第四季度铁矿石出口量创历史纪录。截至2007年12月31日,力拓铁矿石出口389.6万吨,上涨幅度达11%。力拓表示,未来5年,其计划投资至少10亿美元,使澳大利亚Pilbara地区铁矿石年产量达到3.2亿吨。
一家民营钢铁企业的厂长向记者表示,必和必拓与力拓的合并是否会成功,这主要还是取决于必和必拓所出的价格是否能达到力拓的理想价,如果价格谈不拢,那就没有可能性了,但是显然双方都很有兴趣达成这笔交易。
中国或成最大受害者
必和必拓如果成功并购力拓,中国的钢铁企业或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目前,有消息表示,铁矿石价格谈判已陷入僵局,理由是三大铁矿石巨头要求新年铁矿石上涨50%以上,而国内以宝钢为首的企业表示只能接受30%的涨价幅度。“今年的铁矿石价格会长40%左右。”上述民营企业厂长表示,去年的价格大涨,今年势必会更高,如果必和必拓与力拓顺利完成合并,那么,全球最大的矿石巨头将会出世,造成进一步的行业垄断,继而哄抬价格、控制市场。
他戏言,到那个时候,或许所谓的谈判就毫无意义了,因为巨头可以说涨就涨,说跌就跌,另一方则会失去发言权。
“如果造成行业垄断,那对我们这些下游企业的冲击就太大了。”该厂长忧虑地表示,对于宝钢、武钢这些大企业来说,因为已经形成了一体化运行,冲击不会太大,但是对于下游以加工制造为主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影响太大了。若是铁矿石不断上涨造成企业利润成本越来越小,那么,到最后成本运营问题突出无法解决的时候,就是许多企业倒闭的时候了。
但是,他对于目前行业的整体状况还是表示了放心:“铁矿石与石油和天然气不同,还不存在紧迫的储备不足问题。现在的铁矿石资源至少还可以使用两三个世纪。我想,铁矿石价格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仍将回到稳定状态。”那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钢铁制造企业应整合重组,改变目前过于分散的局面,这样就能够在与矿业公司谈判时形成合力。”该厂长认为,中国本土企业需要整合,同时,也需要外资企业的进入。因为外资企业可以引入先进的技术,共同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含量,这对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必和必拓并购力拓趋于利好的同时,中国企业进军海外铁矿资源开发或将再度受挫。日前,《南华早报》表示,中钢集团拟议斥资12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铁矿石开采商MidwestCorp的交易已经被Midwest的一位大股东否决。该报道表示,尽管中国中钢每股5.60澳元的报价较Midwest上周五收盘价4.66澳元已溢价20%,但Midwest的股东DavidLaw拒绝了该项提议,希望获得更高报价。
来源:国际金融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