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总署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进口煤炭424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9.9%。对此,有分析师预计,进口下降可能是国际煤炭价格飙升所致。与此同时,进入1月中旬之后,秦皇岛等地市场煤的交易价格出现加速上涨态势。对于今后国内的煤炭价格走势,煤炭网煤炭产业信息中心认为,后期的煤炭市场将相对稳定,在国际煤炭价格高位运行的情况下,以及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大环境下,中国煤炭进口将保持低速的增长态势。
受到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近两年来,煤炭价格步步上扬。根据历年来的数据统计显示,以秦皇岛港大同优混平仓价为例,2006年的最高报价在500元/吨,最低报价在450元/吨左右。而2007年,最低报价升至490元/吨,最高达到了640元/吨。尤其在今年1月份开始,更是出现加速上涨形势。同样以秦皇岛大同优混煤平仓价为例,去年12月24日的报价为540元/吨,而2008年1月28日的报价为645元/吨。针对市场煤价暴涨的情况,国家发改委官员曾于1月28日表示,如果煤炭上涨幅度过大、过快,造成整个价格大幅度波动,可能价格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采取相关的措施。但是考虑到国家节能减排以及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等需要,如果煤炭价格没有连续大幅度上涨,超出下游行业的承受程度,国家不会对已经放开的煤炭市场轻易的干预的。
而对于当前一些媒体所提及的中国需求强劲导致全球煤炭价格上涨的“蝴蝶效应”说,煤炭网煤炭产业信息研究中心认为,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生产大国。从有关统计数据看来,我国煤炭产业现存的生产能力是基本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如果现有的煤炭生产能力全部发挥作用,都变成煤炭有效生产能力的话,整体上会保持煤炭市场的供求平衡,甚至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煤炭产量过剩。另外,中国煤炭进口的总量占中国煤炭总的消费量的比例很低(不足2%),因此说中国煤炭消费需求拉动世界煤炭价格上涨引发蝴蝶效应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
造成当前导致国内当前的煤炭市场供应紧张以上有几个原因:山西、河南等地煤矿矿难导致对部分中小煤矿“一刀切”的关闭政策造成有效生产能力短期内急剧下降。另外,近期雨雪天气造成煤炭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加上煤炭库存量不足、运力大幅下降,无法在短期内补充煤炭大量需求的不足,出现阶段性的煤炭供应紧张。同时由于新年、天气寒冷等因素,部分煤矿按照惯例进入停产检修阶段,造成煤炭实际有效生产能力下降。
综合以上的分析,煤炭网煤炭产业信息研究中心分析认为,中国煤炭市场尤其电煤市场供应紧张的是由于相应的机制没有理顺,加上突遇历史罕见暴风雪对煤炭交通运输的影响造成的,中国煤炭市场生产供应总体充足,中国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进口虽成上涨趋势,但总量有限,对国际煤炭市场价格的拉动有限,当前国际、国内煤炭市场价格双重上扬是由当前国际能源矿产产品总体价格上涨以及全球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需求的总体拉动以及金融等诸多因素影响的综合结果,说中国煤炭消费需求对世界煤炭价格上扬形成蝴蝶效应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甚至是别有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