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耗煤行业 -> 冶金行业 -> 行业新闻

中国钢价处于世界高位 钢材出口今年或负增长

2008/3/21 10:21:15       
钢材出口今或负增长

  目前中国钢价处于世界高位,价格回落可能性增加

  2007年,中国和全球粗钢产量再创新高,分别达4.9亿吨和13.2亿吨。钢材产量的上升及铁矿石价格同比上涨65%的飙升,引发了新一轮的钢材价格上涨。钢材,作为基础建设和制造业最重要的原材料产品价格飙升,自然牵动各方敏感的神经。

  3月2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在第六届钢材市场和贸易国际研讨会上指出,当前中国钢材市场价格处于世界高位,将导致进口回升,出口下降,过剩产能加快释放,国内市场由供不应求向供应过剩、社会库存上升转变,增加了价格回落波动的可能。而按照协会发布的预测,今年预计出口钢材4800万吨、钢坯150万吨、折合成粗钢5250万吨,比去年下降27%.

  建议勿囤积进口矿石

  “为消化铁矿石涨价带来的成本增加,进入2008年以来两个月,钢材价格暴涨。”在第六届钢材市场和贸易国际研讨会上,吴溪淳如是说,并举例与2007年末比较———螺纹钢筋涨了550元每/吨,中板涨了870元每/吨,镀锌板涨了900元每/吨。吴溪淳认为,目前钢材价格的暴涨已超过主要原燃料涨价增加的成本上升负担,将4月以后进口矿价上涨增加的钢铁生产年成本等支撑钢价上涨的因素提前透支了。钢材价格暴涨,使2月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6%,进一步增大了通胀压力,对钢铁行业的宏调必将进一步加强。

  吴溪淳进一步指出,根据国际钢协2008年1月23日公布的数据,2007年世界钢产量13.435亿吨,比上年增长9330万吨,增长7.5%.除中国外,世界其他各国和地区产钢8.329亿吨,同比只增加粗钢2700万吨,增长3.3%.中国去年净出口钢材和钢坯折合粗钢5488万吨,比2006年增加2015万吨,世界除中国外2007年表现消费粗钢增量为4715万吨,其中中国的贡献率占42.73%.

  据了解,今年中国基本上不出口钢坯,长材出口量也将大幅度减少,这对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钢材市场将产生的影响从本年度以来亚洲地区钢材价格大幅度上涨已可以看出。与此同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中国今年以来钢材价格暴涨,其中也有受周边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对此,吴溪淳特别指出,中国今年3月上旬钢材市场价格水平涨幅过大,钢材流通商对市场后期价格上涨预期过高,存货增加。而据巴西矿长期协议进口离岸价上涨65%-71%估算,下半年现货市场价回落后有可能出现长期协议与现货价持平或倒挂,建议对进口贸易矿不可囤积过多。

  去年下半年即现负增长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首席分析师李世俊指出,中国仍处于钢的需求总量上升阶段,还有增长空间,但随着供需关系的变化,中国钢铁的主要矛盾从规模扩张转到结构调整。

  中国钢铁产量增长速度快于需求增速,钢铁供需关系在2005年是个转折点,2006年开始,中国粗钢产量大于国内粗钢消费,进入供大于求阶段。据预测,“十一五期间”中国钢的消费需求为4.9亿吨,在进出口平衡的条件下,需求的最低值为5.1亿吨,最高值为5.5亿吨钢。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则从我国钢铁产品出口及2008年发展态势来分析,指出由于国家有关部门限制钢铁产品出口,这一政策效应已明显发挥,2007年下半年净出口粗钢下降到2395万吨,比2007年上半年净出口减少698万吨,钢铁呈现负增长的态势,将延伸到2008年。

  根据论坛发布的数据预测,今年全年进口钢材1600万吨左右,钢坯22万吨左右,预计出口钢材4800万吨左右、钢坯150万吨左右、折合成粗钢全年出口5250万吨,比2007年减少2000万吨左右,下降27%,基本保持2007年的进口水平。而进出口钢材综合平均差价300-400美元/吨,出口钢材以中、低档次品种为主,进口钢材以高档次品种为主。

  钢企应关注盈利新领域

    李世俊指出,国内钢材出口下降,过剩产能加快释放,国内市场由供不应求向供应过剩,增加了价格回落波动的可能,因此应关注中国钢铁市场需求,寻找新的盈利点。

  “比如建筑、装备制造业和船舶工业。”据李世俊介绍,去年地方企业造船完工量833万载重吨,占全国总量的40%,其中南通中远川崎,江苏新世纪、江苏新时代、扬州大洋都是佼佼者。而日韩的船舶分段制造同样用钢量大,年需163-253万吨,日本今冶、常石、川崎、三井以及韩国的三星、东方精工、大宇等已在中国投资扩建。近两年造船需求增长最快,造船板缺口巨大。

  与此同时,美国钢世界动态经理合伙人彼德进一步指出,对于中国钢企来说,除了寻找新领域外,同样需要掌握上游行业,并购国内铁矿与煤矿,以及海外铁矿开采收购。

来源:联合金属网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