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新日铁与淡水河谷达成铁矿石上涨71.5%的价格协议,随后国内外钢铁企业踊跃上调出厂价,现货市场积极跟进,国内钢价迅速攀升至历史新高。但好景不长,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及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下,从4月起钢价一路下挫,至年底时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下跌超过30%,冷轧板材跌幅更是超过40%……
2008年钢价是否会重蹈2005年覆辙?综合原材料成本、产品供求状况、宏观环境等因素分析,行业基本面变化巨大,历史重演的概率非常小,接下来市场更可能演绎出“高位盘整、缓步上扬”的走势。
高成本构成价格支撑
一方面,从绝对价格上看,目前线材、螺纹钢等建筑钢材的价格要比2005年同期高出1000元/吨左右,热轧板基本持平,中厚板高出600元/吨左右,而冷轧板和镀锌板则仍低出1200元/吨左右。另一方面,从原料成本上看,仅考虑铁矿石和焦炭两项,吨钢成本就比2005年增加约1100元/吨。基于高成本的支撑,分析认为今年钢价下调的空间有限,即使下游需求持续低迷,类似2005年依靠压缩利润空间应对钢价下跌的情形也无法重现,成本劣势的小型钢企将被迫减停产,供给的减少反过来又将支撑钢价启稳。
2005年钢价出现大拐点的最重要原因,是新增产能释放过快、导致供给增长失控。全年粗钢生产同比增长在25%以上,在年初的短短5个月间粗钢月生产就增加了18.5%,环比月增长率高达4.3%。加上价格暴涨后的需求萎缩,致使供求状况短时间内出现逆转。
相比之下,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钢铁生产明显放缓,进入4季度后月度产量更是出现环比下跌。2008年1月份粗钢产量4089万吨、2月份产量3856万吨,同比涨幅分别降至7.3%和6.7%,远远低于去年1..8%的平均水平。究其原因,国家从2005年下半年起严格控制新建产能审批的政策贡献最大,加强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实施力度也颇见成效。根据统计,鞍钢的“鲅鱼圈项目”是2005年后唯一获批的高炉项目,而宝钢的湛江、武钢的防城港等重点项目至今尚未获得发改委正式批文。由此推断,近年来行业内固定资产投资应该主要集中在设备更新和结构升级上。从总量上看,2006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负增长,也预示着今年的供给不太可能失控。
分品种来看,板材的产量增幅明显高于长材,而热轧板、中厚板、冷轧板的涨幅则分别高达29.4%、29.5%、28.2%。这一方面反映出钢铁企业产品结构升级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很多建筑钢材产能属于淘汰落后的对象。鉴于这些因素尚未消失,今年建筑钢材的供求总体上仍将偏紧。这一变化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高低端品种之间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小,但考虑到当前价差与加工成本已基本相同,预计未来各品种同步上涨的可能性较大。
下游需求仍然旺盛
统计显示,今年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121亿元,同比增长24.3%,虽然比去年的25.8%略有下降,但仍保持高位。从下游行业来看,汽车、造船、机械等主要需求方的增长率在20%以上,家电也保持较快增长,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建筑需求,但尽管房地产受宏观紧缩政策的影响较大,基础建设的升温仍能保证需求小幅上涨。
从外需来看,年初起实施的钢铁出口新关税政策效果明显:1月份出口钢材414万吨,同比下降5%;2月份“再接再厉”,出口311万吨,同比下降幅度高达29%。对这一数据的解读是:今年钢材出口应该能够基本控制在产量的10%这一合理范围内;考虑到春节和雪灾造成的交通阻塞对出口的抑制作用,2月份数据并不具有代表性;目前国内外钢材价差有所扩大,后期出口可能会有所反弹。在国家不出台进一步控制出口的政策之前,市场仍然维持今年钢材出口总量在4800万吨左右的预测。
综合各种因素可以估算,即使不考虑产量增长的因素,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高和所得税率下调,今年一季度钢铁行业的净利润增长率有望超过50%。
来源:联合金属网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