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淮南 倾力打造"火电三峡"

2004/3/18 0:00:00       
    遍地“乌金”的热土,孕生出火热与不屈的性格。淮南在汹涌的改革大潮中,经过对市情的再认识和科学调研,重新确立发展战略定位:建设煤电化“三大基地”,打造“火电三峡”。思路带来巨变,蓝图孕育辉煌。
    发展破题:打造“火电三峡”
    电!电!各省都在缺电!企业拉闸限电,生活用电告急,成为2003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一个特殊现象。 >    能源遭遇瓶颈,是国民经济的一大警讯,却是淮南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从“煤”看,今后几年全国每年新增煤炭需求量都达亿吨;从“电”看,全国每年都需新增装机2000万千瓦以上;从“化”看,能源紧缺加剧使化工原料加快由石油向煤炭转化,建设煤化工基地被摆上重要战略位置。
    淮南是不折不扣煤的世界,远景储量444亿吨,探明储量153亿吨,约占全国的19%。资源优势催生淮南发展新思路:兴建亿吨煤基地,利用好丰富的煤炭资源;兴建千万千瓦火电基地,充分实现能源的就地转化;建设100万吨化工产品和100万吨合成油煤化工基地,将矿业经济做大做强。
    “淮南是个老工矿城市,经济总量偏小,外向度不高,产业结构单一,走跨越式发展之路,建设‘三大基地’,促进资源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变,是最现实、最有效的选择。”淮南市委书记陈世礼分析。
    这既是淮南的选择,也是安徽的抉择。面临全国性缺电,江浙沪纷纷向安徽求援。良机稍纵即逝,安徽不抓紧,江浙沪就会自办电厂,影响安徽能源优势的发挥。实施“皖电东送”,淮南是全省乃至全国能源布局最重要的棋子之一。
    2003年,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淮南正式启动“三大基地”建设。按照规划,到2010年,全市煤炭产量达亿吨,形成1000万千瓦装机火电生产能力。到2020年,煤产量达1.5亿吨,火电装机生产能力将超过三峡的1800万千瓦,达2000万千瓦。一时间,淮南建设“火电三峡”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
    “智力公关”:寻找发展共振点
    在经济改革中品尝过喜悦和阵痛之苦的淮南人民,从未停止过对发展模式的反思与探索。21世纪的现实曙光让思路越来越明晰———决不能放弃煤电化。“三大基地”建设的宏伟规划,源于淮南人民对历史和今天的把握。
    清晰的发展蓝图,让城市迸发前所未有的激情与热力。人人踊跃参与,献计献力。在2003年8月开展的“三大基地建设与新一轮对外开放”大讨论活动中,就收到社会各界人士讨论文章500多篇,建议500余条。
    世纪性的三峡工程乃是倾全国之力兴建,淮南的“火电三峡”,同样离不开国家全力支持。一个淮南人开始北上京城,进行独辟蹊径的“智力公关”。他是淮南矿业集团董事长王源。到了北京,王源不是跑部委、见官员,而是走访一个又一个中科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处游说,求教专家,阐释淮南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着眼于整个华东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分析、探讨在淮南建立煤电基地的长期战略利益。
    2003年7月底,一个特别评估会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7名院士与会。紧接着,同样的院士评估会又在上海举办。参与两次评估会的十多名院士联名向国家发改委提交报告:建议国家推动淮南“三大基地”建设。这引起决策部门高度重视,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专程召见王源听取汇报。
    “这一构想首先符合华东能源布局战略需要,其次符合安徽实施‘皖电东送’战略决策,第三才是推动淮南经济跨越式发展。”
    不同层次的决策者目光瞄向一处,国家、省、淮南市找到发展共振点。吴邦国委员长在淮南调研时指出:“建设三大基地,符合淮南实际。”淮南煤电化基地建设得到国家政策倾斜,省里全力支持。
    “动力之乡”:大开放与大建设
    活力澎湃,激情飞扬,2004年春,大开放与大建设的浪潮席卷“动力之乡”淮南。
    2003年,淮南矿业集团现有9对矿井,年生产能力由2600万吨提高到3000万吨,还有更多巍峨的井架正在矗立当中,年生产能力分别为1000万吨、400万吨、600万吨的顾桥矿井、张集北区、丁集矿,建设正节节推进;淮南第二大煤炭企业国投新集在现有产量800万吨的基础上,正加紧建设800万吨的刘庄矿。大开发波澜壮阔,千百万吨“乌金”准备“重见天日”,为祖国建设发光发热。
    大地流“金”,化作输往华东、全国的源源电力。田家庵电厂30万千瓦机组、平圩电厂二期2×60万千瓦机组、洛河电厂三期2×60万千瓦机组、淮南矿业集团两个2×60万千瓦机组、香港瑞亨公司4×22万千瓦低热值燃料电厂、刘庄2×60万千瓦机组……一大批电力项目正争先上马,“火力三峡”由蓝图一步步化为灿烂现实。
    “三大基地”建设齐头并进,淮南化工集团100万吨/年甲醇项目今年即将实施,以淮化集团为依托的“煤化工”基地建设已如火如荼。与此同时,化工医药、建材冶金、纺织、轻工食品等一批新产业群正在淮南崛起,生物医药园、韩国工业园、万向工业园、托普淮南软件园等一批园区争奇斗艳,配套产业和工业园区成为汇入淮南多元化经济的涓涓细流。2003年,淮南招商引资位居全省第四,增幅全省第一。
    “淮南的‘三大基地’建设已成为面向全国吸引资金、项目、人才的一大品牌,对长三角的‘磁吸’效应已初步显现。”淮南正加紧做好塌陷区复垦和生态恢复以及煤矿矸石、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一条资源综合利用、能耗低、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将贯穿“三大基地”建设全程。
    建设煤电化基地,对加快淮南资源开发与转化、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乃至对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带动安徽、华东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期待淮南上下同心,攻坚克难,加快“三大基地”建设,尽早建成中国的“火电三峡”。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