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全国碳交易市场价格首次突破百元

2024/4/25 14:59:30       

经过连续五日的持续上涨后,4月24日,全国碳交易市场价格再创历史新高。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数据显示,24日全国碳市场开盘价99.52元/吨,最高价101.51元/吨,最低价98.67元/吨,收盘价100.59元/吨,收盘价较前一日上涨0.99%,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44.8万吨,成交规模较23日明显放大。

 

这是自全国碳交易市场成立以来碳交易市场价格首次突破百元关口,而且碳价较成立之初累计涨幅已超100%。

 

碳价是碳市场活跃度的重要风向标。事实上,自今年1月中旬起,全国碳市场碳价就开始持续走高。以4月23日收盘价计算,全国碳市场碳价今年来已累计上涨近30%。价格上涨的同时,交易量也持续扩大。数据显示,全国碳市场3月日均成交量为16.97万吨,较2月增长5.8%。

 

专家认为,将于5月1日正式施行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是现阶段提振碳市场的关键驱动力。此外,进一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的各项措施正紧锣密鼓地展开,释放出全国碳市场行业扩容的强烈信号,或将刺激碳价持续走高。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全国碳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目前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市场。截至明确,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突破4.55亿吨,累计成交额突破260亿元,是全球现货交易量最大的碳市场之一。

 

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总体运行平稳,制度规范日趋完善,市场活跃度逐步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全面改善,碳排放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价格发现机制作用日益显现。

 

截至目前,全国碳市场在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方面成效显著。据测算,在两个履约周期,全国电力行业总体减排成本降低了约350亿元。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碳资产是绿色资产的重要类别,相比排污权、水权等环境权益资产,具有相对明确的市场化变现机制。碳资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主要包括碳排放权资产和碳减排资产两大类,狭义碳资产主要指碳配额、碳信用等可交易资产;广义碳资产泛指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的碳减排相关资源。

 

投资逻辑上,东吴证券此前研报分析,为降低碳排成本对于盈利的挤压,企业将提升对于再生资源、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的等减碳资产的需求。

 

“碳价上涨反映了碳市场参与方对未来的预期。”普华永道中国ESG可持续发展市场主管合伙人倪清表示,一方面,《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为国内碳市场运行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提振了碳市场参与方的信心;另一方面,免费分配的配额量正在收紧,市场需求大于市场供给,控排企业囤积碳配额的意愿增强。

 

根据《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与展望(2024)》预测,到2030年底,全国碳市场配额成交均价预计突破200元/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成交均价预计上升至150元/吨。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施懿宸分析指出,政策是现阶段提振碳市场、影响碳价的关键驱动力。随着“十四五”期间及未来“十五五”期间全国碳市场逐步纳入更多行业,同时扩大配额拍卖比例、完善配套制度标准,预计全国碳市场碳价还将持续走高。

 

但也有部分业界人士指出,碳价格不能上涨太快,否则企业接受不了。碳市场启动初期一些企业,在做碳成本预算的时候,都是按照每吨60元左右来预估的。然而,短短两年多一点时间,价格就翻倍了,一些需要强制履约的企业,恐怕要重新制定计划。

 

比如宝钢股份制定了三个五年减碳目标,提出以2020年为基准年,2025年减碳8%,2030年减碳15%,2035年减碳30%。

 

宝钢股份在其2022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中预测,如果有95%的免费配额,且二氧化碳价格按照60元/吨计算,公司的履约成本将会达到2.7亿元/年。

 

然而,目前全国碳市场的碳价已超过100元/吨,未来走向200元每吨也不是没有可能,今后公司的履约成本恐怕要比预期高出许多。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与展望(2024)》 预测,在“十四五”规划的最后阶段,全国碳市场的配额成交均价有望超过105元/吨。进入“十五五”时期,这一均价预计将进一步突破200元/吨的大关。

 

报告展望2030年,预计中国的自愿减排项目(CCER)的成交均价也将上升至150元/吨。

 

随着市场对于碳排放权价值的认可和对减排行动的持续投入,加上一些强制性法规的完善,全国碳市场价格有望持续增长。

 

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业务事业群主管合伙人李晓晨表示,碳价走高体现了碳市场的活跃度,并且反映了交易双方对未来碳价的预期。这背后有政策和市场双重因素影响。一方面,《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发布,对提振碳市场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期有关全国碳市场行业扩容的信号释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碳价走高。另一方面,随着全国碳市场建设稳步推进,碳定价功能逐步完善,价格机制的作用开始显现。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免费配额的收紧,控排企业囤积配额意愿的增强,导致市场需求大于市场供给,最终体现为碳价快速升温。(据环球零碳、经济参考报、上海证券报、金融界等相关消息编辑整理)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