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力拓两月亏损25.7亿美元,相当于中国铝业全年盈利的近两倍。
像中投投资黑石后陷入巨额亏损一样,中铝在联合美铝购买力拓集团9%的股份后也正面临市值缩水近20%的窘境。中铝董事长肖亚庆表示,目前增持力拓的可能性要大于减持。但是面对这样的压力,中铝似乎应该好好权衡当前的时机。
股价下跌
1月31日,中铝联合美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力拓英国上市公司12%的股份,从而获得力拓集团9%的股份,成为这家全球第三大矿业巨头的最大单一股东。
收购当日,力拓英国收于每股49.56英镑,中铝支付的每股约60英镑的价格,比其当日收盘价溢价约21%。
然而进入3月份,受美国次债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加大,力拓英国的股价开始一路下跌,与中铝收购时的股价相比下跌了20%。按当时中铝收购力拓时投资128.5亿美元来算,中铝已经亏损了25.7亿美元。而中铝旗下上市公司中国铝业(601600)2007年全年利润也只有102亿元人民币,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中铝的亏损已经相当于中国铝业全年盈利的近两倍。
当然力拓股价的下跌也与必和必拓收购力拓遇阻有关。联合金属网分析师胡凯说,必和必拓与力拓同为矿业能源公司,股东重复面达60%以上,在必和必拓要并购力拓的消息公开以前,握有必和必拓与力拓股份的投行及各路热钱,已大量增持力拓股票,伺机套利。
现在两拓合并由于中铝的介入,前景变得不明朗,这些投资者抛股解套也在情理之中。
增持也难
而对于力拓股价的下跌,中铝董事长肖亚庆看到的更多是机会。在3月19日召开的中国铝业2007年业绩报告会上,肖亚庆表示,由于力拓股价近期下跌,中铝增持力拓的机会比减持大得多。
东方高圣高级经理郑威认为,中铝入主力拓属于战略投资,看中的应该是力拓在矿业方面的投资价值。所以它不会特别在意力拓股价阶段性的下跌所造成的损失。在力拓股价走低时增持,还可适度摊低收购价格。
而且从财务状况来看,公司并不缺钱。中铝有3000多亿的资产总额,并可以通过银行融资,所以收购力拓的资金压力并不大。
不过即使不缺钱,中铝增持力拓的空间也不大。
由于力拓实行特殊的英国、澳大利亚两地“双上市”结构,如果中铝购买力拓英国的股份超过15%,也必须经过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因此中铝与美铝所签订备忘录约定双方最多将收购14.9%力拓英国股份。
“现在中铝要再增持力拓英国2.9%的股份,估计问题不大。但是一旦超过15%,中铝要获得澳大利亚监管部门的批准估计很难,这牵涉到国家利益问题。”郑威说。
还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铝没有增持力拓的必要性。因为力拓的股东本来就很分散,中铝联合美铝购入力拓9%的股份后,已经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作为战略投资者,中铝的入主,已经给必和必拓收购力拓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争得话语权的目的已经达到。
对于具体增持的数目,中铝还没有明确答复。肖亚庆说,需要与美铝达成一致意见后,再向澳洲及英国相关部门提出申请。
虽然增持看似必经之路,但从国内情况看,几年来,中国资本走出去完全成功的案例几乎没有,海外并购的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随着次债危机影响的加深,经济已经出现衰退迹象,资本市场动荡加剧,许多企业包括金融企业资本大大缩水。次债危机的底在哪里,很值得商榷。
郑威说:“中国由于大基建的发展对资源需求加大,因此需要大量去海外买资源。不单是中铝,现在很多大型国企海外收购资源已经成为一种热潮,并且大多是溢价收购。而事实上,对于大众原材料公司的投资是可控的,我们还应重视需求减速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调节价格,避免总是高位买入带来投资的风险。从这个角度而言,中铝的增持计划应该谨慎。”
来源:财富时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