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中国钢铁业掀起了并购重组浪潮:鞍钢本钢重组挂牌、宝钢并购八一钢厂、武钢与鄂钢联合重组、武钢与昆钢战略重组、唐钢与宣钢和承钢组合成新唐钢、永钢与沙钢联合重组、济钢与莱钢合二为一.......。众多报道显示,中国钢铁企业间的整合重组似乎顺风顺水、颇有成效,然而调查发现,只有少数重组案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大部分则只是徒有虚名,在实际推进过程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产业集中度也因此未能明显提高。由此不难发现,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
众所周知,并购重组的目的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扩大产能或规模,更主要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事却令我们大失所望,目前国内钢铁企业重组大多只是玩“1+1=2”的数字游戏,而并没有达到或实现“1+1>2”的增值效应,实际性进展十分缓慢,有的甚至毫无进展。
在此,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我国钢企并购重组为何雷声大雨点小,又是什么一直在拖钢企联合重组的后腿。
地方保护主义
尽管一直以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推进钢铁业者间的重组与并购,但由于大型钢铁企业在各自区域“自立山头”,厂方领导与中央和地方官员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与此同时,兼并重组涉及到财政税收分配、高层领导人事变动及利益等问题,为保护各自利益,地方保护主义情绪随之显露无疑,严重阻碍重组联合的进展。
各方利益博弈
钢铁企业一向是各省市及地区的支柱产业,是地方财政的纳税大户,而我国现行的财税体制是“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分税制把所有税种分为中央政府收入、地区政府收入和中央地方共享收入三类。有的地方政府担心,重组后的企业势必会统一发展规划,如果规划不在当地发展将影响地方收入,企业被兼并后的税收问题难以保障。财税问题不解决,地方政府又怎么会轻易地将所属企业拱手相让。而且,重组还要涉及集团和直属企业之间的利益、高层领导之间的利益、职工的利益、集团和地方之间的利益以及各个直属企业之间的利益。再者,我国大多钢铁企业有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在各方利益博弈的情况下,要想谁都不吃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势必或多或少影响到实质性进展。
人事变动复杂
企业之间的重组必然会涉及到管理层的人事变动以及其他人员安置,而不少企业管理层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有的甚至找理由阻碍,联合重组所在企业的其他人员包括在职工、离退休职工的安置工作繁重而复杂,使得重组过程艰难甚至寸步难行。
金融工具有限
钢铁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业,固定资产庞大,这使得钢铁企业间的购并需要相当大的资金。如果没有品种较多的金融工具供企业选择,筹集购并所需资金将是钢铁企业需要面对的重大困难之一,进而导致我们所期盼的钢铁企业间购并难以大规模的顺利进行下去。
行政性重组占主导
当前大多数重组均由政府发起并主导,政府相关部门的确为推动钢企兼并重组发挥了极大作用。但实践证明,行政性重组存在一定弊端,很容易出现“拉郎配式”的行政性重组,同时进展过程中容易受到原有体制等方面的影响,效率相对较低,很难达到重组的真正目标。相比之下,市场化重组耗时短、见效快,如宝钢于2007年初出资30亿元取得八钢69.61%的股权,同年宝钢八一钢铁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达159.67%。
联合重组是发展循环经济、持续创新、节能降耗的需要,也是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和落实钢铁产业政策的关键。我们要有勇气直面钢企联合重组中遇到的种种障碍和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以推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进入实质阶段,进而增强整个钢铁产业竞争力。
来源:联合金属网
点评:钢铁重组浪潮不断,行业竞争力与产业集中度状况变化不明显。
相关链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