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公司与中、日、韩钢铁企业早就确定了粉矿价格及球团价格,但亚洲钢厂的主要铁矿石供应商——澳大利亚的力拓与必和必拓至今还不肯接受淡水河谷公司与钢厂达成的协议,而中方也不认可澳矿企提出的“到岸价结算”建议。国内钢铁咨询机构MY STEEL研究中心分析师曾节胜认为,在占领先机的情况下,澳洲巨头可能采取拖延战术,并可能先谋求与日本钢厂达成涨价协议。
曾节胜认为,澳大利亚供应商更有可能采取拖延战术,如果最终双方达不成协议,而中国钢厂又联合抵制接受澳洲供应商在现货市场销售的矿石时,供应商有可能寻求WTO仲裁。由于这将会造成两败俱伤,估计此种局面不大会出现。
目前澳大利亚供应商除加大现货铁矿销售外,其另一项选择就是要求钢厂给予运费补偿或以到岸价结算。尽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负责人多次公开表示,不会在谈判中接受澳大利亚矿山提出的“到岸价结算”建议。曾节胜分析,在谈判之外,澳大利亚供应商正试图绕开宝钢等主导钢厂,直接与中型钢铁企业洽谈以寻找突破口,这类企业由于无长期合同和自有矿山,容易接受澳矿企的条件。如果按到岸价结算的先例一开,将有可能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在现货市场中可能会形成这一制度,进而间接颠覆长期以来形成的“离岸价结算”制度。
目前三大矿业巨头在谈判中的态度可谓“各怀心事”,淡水河谷公司因运输成本高要求维持现有价格形成机制,而今由于必和必拓对力拓的收购仍悄然在进行,必和必拓比较注重稳定的业务拓展,而力拓方面则更加注重利润表现和眼前利益,希望通过谈判获利来提高公司估价。曾节胜判断,因此钢铁企业先与必和必拓达成协议的可能性较大,尤其是日本钢厂,因为除非澳洲供应商接受65%的涨幅,任何其他结果都会遭致来自国内各方面的批评。就新日铁而言,由于日本大部分铁矿石都是从澳洲进口,日本钢厂在三大矿山公司中多持有股份,一方面作为需求方承受铁矿石价格上涨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也作为股东分享价格上涨的利润。因而,澳大利亚供应商可能寻求先与新日铁达成协议。
“由于日本企业基本上与运输企业签订了COA协议,所以不会与供应商讨论按到岸价结算的问题。如果澳大利亚供应商要求铁矿石协议价格上涨85%,估计日本企业不会轻易接受,毕竟今年的情况与往年不同,2008年澳大利亚供应日本企业的炼焦煤协议价格大幅上涨200%,对没有焦煤资源的日本企业来说,成本压力似乎不亚于中国企业。”曾节胜说。
来源:上海证券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